三、王者必居土中

公元79年,以儒雅著称的汉章帝在白虎观组织了一次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以期统一当
时流派纷呈、各不相让的经学理论。这次盛会的学术成果,由著名的大文豪班固整理之
后流传于世,它就是今天仍可看到的《白虎通义》。这部典籍的第一卷就专门讨论首都
问题,题为《京师》,开篇设问道:“王者必居土中何?”
“王者必居土中”的观念源自《尚书》,其语为:“王者来绍上帝,王自服于土中。”
“土中”又称“地中”,意即大地的中心位置。
“王者必居土中”的观念,是华夏民族崇尚中央集权的社会哲学思潮的反映。这种观念
到底起源于什么时候?
宋代王应麟在他的《六经天文编》里说,“作历之法必先准定四面方隅以为表识,然后
地中可求。即地中然后可以候日月之出没,星辰之转运。故尧所以使四子各宅一方者,
非谓居是地也,特使定其方隅耳。”由此看来,远在传说中的尧的时代就开始测量“地
中”了。殷商时期的“天邑”,自然也是尧时“地中”意识的延伸。而周朝,寻找“土
中”修筑都邑的活动差不多贯穿了它的整个统治时期。
姬周王朝经过牧野之战之后,代殷而起。王朝初立,举国欢腾,可是最高统治者武王姬
发却闷闷不乐。为什么呢?《逸周书·度邑》说他因为“未定天保”,而“何暇寐”?
所谓“天保”即政治中心,亦即殷商所称的“天邑”。周武王茶饭无思,不可终日,中
国人心目中的圣人周公对此颇为疑惑,于是前往询问原委。武王回答说:我忠实地“依
天室”的意志,推翻了殷商王朝。作为一个“受命于天”的人主,在王朝建立之后,首
要的大事是“定天保,依天室”。而现在却迟迟“未定天保”,我怎么能吃得香,睡得
着呢!
武王在这番谈话中阐述了他建造国都的原则,即“依天室”——依照天的格局建造国
都。“天保”的“保”,原意是伞盖的中心部位。武王以为天的中心就伞的中心一样。
所以要依“天室”之制定下他的“天保”。为此,他对河宛、三涂、有岳等地进行实地
考察之后,又来到河洛,“瞻于河洛,无远天室”,认为伊洛平原是大地的中心——
“土中”,与天的格局即北极星居于天之中的结构相去“无远”,甚为接近。
看来,周武王的“依天室”,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形式上的“为人君者,取象于天”,而
是要从外壳到方位都要彻底地与“天”保持一致。天帝的宫殿——紫微垣是天的中心,
作为天之骄子的人间君王,他的宫殿——“天保”也必须亦步亦趋,居于大地的中心。
这是多么虔诚、多么教条的对于天的依附意识。
周武王根据他的意志,责成周公“营建洛邑”。周公、召公两位亲自督工、大兴土木,
积年而洛邑成。所谓“周公度土中”、“周公测日影”的历史典故即由此而来。
周武王是一位新兴的统治者,在建国之初他必须面对殷人复国的军事行动,必须建立百
姓的认同、归从意识。也就是说,为了巩固他的政权,必须占领宗教文化的主导地位。
他找到了最有力的武器——天象理论,来和垂死挣扎的殷人做战。殷人的宗教把“天帝
”和始祖神同等崇拜,统治者生前称“王”,死后升天而称“帝”,在“天帝”左右,
与“天帝”并列,具有同等法力。这种信仰使他们自视最高,亡国之后,“天邑商”自
然难以接受“小邦周”的摆布。周武王很清楚这一点些,因此,他要完成由“天邑商”
到“天命周”的转变,就不惜代价舍弃丰、镐二都重新测量“土中”而营建“洛邑”这
处“天保”。这样一来,他就可以配比皇天,可以祭祀天神了。以设立“天保”宣传天
命、体现天命的方式,使周王朝找到了对内维持心理优势、对外压服殷人反抗的有力武
器,难怪天保建成时,周人“以莫不兴”、“以莫不增“、以莫不庶”、欢呼“如月之
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并由《诗经·小雅·天保》将此传唱
下来。
周武王派周公“测日影”、“度土中”,是尧测土中的历史继承。但尧测土中是为了制
作历法,“即地中然后可以候日月之出没,星辰之转运”,周人已将其真正地推向了政
治,将天文观念与政治观念合而为一,这种“天”与“邑”、“王邑”与“土中”的紧
密结合形成了中国宫廷建筑的传统制式,之后世世代代演袭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