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w跟我推荐了很多次这本书,还没来得及看。 他说的怎么样?
×××××××××××××××
《忧郁的热带》·大智者,大老实
看《忧郁的热带》之前,从来不太注意那些畅销书排行榜,一个朋友在书店向我推荐时也未提及此事,但由于相信那位朋友,于是也就相信他推荐的书了。待到刚刚看完了作者自续的时候,才和另一朋友闲聊中得知,一本社科类的书能够盘桓在热门榜上如此之久,于是又翻后记。说是一部为所有游记敲响丧钟的书,不解。想是极尽景物描绘之能事才有此一说吧。于是只顾又继续看下去。
若说句坦率的话来讲,我是个构图能力比较差的读者,所以很少读游记之类的东西。因为经常对文字描绘出来的建筑结构,景观地貌之类的东西不知所云,因此当读这本书的时候,很多作者所描述的各种植物的名字,各种建筑风格的名字都让我一头雾水,这里面有很多东西是我闻所未闻的,我也并不知道有什么必要非得知道这些名词不可。因此很多地方都被我跳过去看了。再加上有些地方也许是因为我能力有限或是翻译的缘故看不懂,所以说这本书我只能说看懂了百分只七,八十而已。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本书也足够让我喜欢不已了。我想他真正吸引我的除了那些异地风情,自然风光以外。最重要的,是为列维的那种对世界和对自我的坦率和真诚所折服。更何况这是一个智者的坦率和真诚。这才是我读完了这本书,终于明白了上文提到的所谓丧钟之说的原因。那就是这本带有自传性质的游记,在某种程度上,揭穿了一个由许多精美印刷的游记和照片,热烈的宣传,无数的讲故事的旅行者所编制的一个美妙的谎言。也说出了作为一个人类学家和一个旅行者的真正的精神上的困惑和迷茫。
这让我想起前两天看到铁凝说过的一句话。真正的小说家,是需要一种大老实的。而看完了列维的这本书,更让我相信,真正的智者,也是需要一种大老实的。列维可以在看到太姬陵的时候向他的热心的听众们大加赞扬它的巧夺天工,也可以在印度的那一章节里着力的营造一种异国情调,这都可以让我们这些每天坐在家里的人艳羡不已。事实上很多人都是这样坐的,然而他没有这样做。他面对着出现在他面前的这个世界,总是以一个有着最朴实的目的的人类学家的头脑去思考。于是他带给我们的是另外的一种东西。那无疑是经过认真甚至痛苦的思辩的结果。他把它呈现在我们面前。含金量和那些精美的画册和旅游指南不可同日而语。每每看到这样精彩的段落都让我欣喜不已。因为再没有什么,比这更能表达一个作者对读者的真诚的尊重了。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一直不断的产生一个疑问,人类学家到底是干什么的。这样子跑到荒蛮的热带去到底有什么必要?而我自己现在读的这本书到底又有什么非读不可的原因呢?难道仅仅是猎奇或者是因为它的热销还是一种时髦?我很欣喜的发现我自己面对的是一个值得我尊敬的作者,也是一个坦率的朋友。因为他在这本书的最后也追问了自己相类似的问题。这让我深感亲切,特别是从他的字里行间,我可以感觉到的是列维并不是以利用描述那些离我们距离遥远的异地风情来博得一种赞赏为目的,而是以一种大老实的态度坦率的承认作为一个人类学家的迷茫和矛盾。特别是他的那个未完成的话剧,实际上是揭露了一切关于旅行家的谎言的话剧。我很遗憾他并没有完成这个作品。这实质是列维作为一个学者和旅者内心思辩的一个过程。他说,旅行是一个场大虚幻,是一种烦死人的过程,整个过程只会对那些习惯于反射的影像而对真正的现实不熟悉的人才会觉得真实无虚,他还说,一个探险家有的时候为了取得遁隐者的名声,不过是为了经由向整个既成的社会秩序挑战的方式得到自己觉得应该得到的一切而已。
这所有的坦率让我有些吃惊,因为我自己不是个探险家,于是若非有列维的这番坦诚相告的话,可能我将永远无法体会到这其中的真味。而他所怀有的这种巨大的虚无感却又是我所能理解的。就这一点来说,他的确是敲响了所有游记的丧钟,也敲响了一切沽名钓誉者,以及特权社会所欣赏的虚伪的所谓历史意识和文化意识的丧钟。虽然他的探索并没有给他找到答案,也没有能够让我们读者找到答案,但这本书至少是让我想通了一件事情,也许一个人需要一种大的老实,才有可能有力量跳脱出自我眷恋的迷宫,挣脱世俗名利的束缚,才能真正的以一种自由的目光来看待这个世界,思考这个世界。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智者。
正所谓,大智者,大老实也。
- Re: 《忧郁的热带》?大智者,大老实 (ZT)by 水木丁posted on 04/15/2003
How do I say ? Levi-Strauss' adventure is different than
Gonzalo Pizarro, Pizarro's is different than Walter Raleigh , Raleigh's is different than Alexander von Humboldt. It's a magic world, why end the adventure?
Please paste HTML code and press Enter.
(c) 2010 Maya Chilam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