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斯的这篇有没有受xw的点化? 从来没见娜斯谈过宗教。


鬃鬃鬃鬃鬃鬃鬃



  想我们人类的祖先,本是从树上走下来的。在农业与文明还没有发展起来之前,树可以遮风蔽雨,可以钻木取火,树皮树叶可以用来蔽寒,果子熟了还可以充饥。在那没有房屋没有麦子的时代,一棵树就可以是我们的一切,生命的居所,想象的原乡。关于树木的记忆,也可以说是我们记忆中最深层处的的沉淀之一。所以,宗教的故事,往往从树讲起。基督教的《圣经》故事,开篇的故事里就有一棵生命树,一棵智慧树。人类的历史,就跟那树下发生的故事有极大的关系。后来世界发大水,诺亚方舟上的人也是因为鸽子啄回一枝橄榄枝,而看到了希望洪水退了,树们最先浮现出来,并且生出了绿色的希望之叶。

  《古兰经》里,也有类似的树和平树,地狱树,等等。这两个经常是打得不可开交的宗教其实都诞生与中东地区,里面树的意象也颇有相似之处。读过一本图文并茂的讲圣经植物的书,一页是《圣经》提到该植物的原文,一页介绍该植物以及配绘图。读了这书之后,就想知道有没有同样一本讲《古兰经》植物的书,却还没有找到,只听说有个约旦作家PierreBikai写过关于宗教发展与植物关系的文章,英文的则看到一位阿拉伯学者做的一篇论文,比较研究《圣经》和《古兰经》里的植物,我略略读了一下,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圣经》提到约120种植物及其产品,而《古兰经》则提到20种。为什么《古兰经》里提到的植物这么少?这是我的一个疑问。自顾自说《古兰经》是阿拉伯人的宗教,阿拉伯人生活的地区植物比较少?

  古老的民族都有树崇拜,据说至今约旦乡下还有把装饰一棵树象征死去亲友的遗风。而基督教文明形成的民俗则是过圣诞节总得在家里弄棵圣诞树,还要装饰得花花绿绿,颇能反应基督教积极向上的精神万物枯萎的季节,人人家里要种树。

  至于诞生于热带印度的佛教,那当然就绝对是一片枝繁叶茂青葱润泽的世界。佛祖生于无忧树下,成道菩提树下,居住于竹林精舍,入灭于婆罗树林中,佛经的故事,充满各种各样译到汉文里格外美丽的树木,读其名似乎就有昭然若揭的愉悦之感:

  无忧树 阎浮树 菩提树 尼拘律树 婆罗树 七叶树 龙华树 阿顺那树 沉香树 旃檀树 多摩罗跋香树 熏陆香树 多揭罗香树 安息香树 龙脑树阿梨树 多罗树 频婆树 轲地罗树 珊陀那树 安禅那树 迦罗毗罗树 合欢树 轲梨勒树 迦罗迦树 迦毗陀树 频螺树 任婆树 如意树 波利质多罗树乐音树 好坚树 衣领树 尸陀树 须弥南树 伊兰树 拘毗陀罗树 铁树 波罗翅树厖

  这还说的是树,还没有罗列佛经中那些香花丽草。

  用今天的时髦语言,佛教应该称得上是绿色宗教。事实上佛教徒在中国的历史上的确可以称作环保先锋的。到佛教名山去,经常会遇到华严林,于是知道和尚们不光是择天然而居,而且是种了不少林子的。以华严经一字种一树,形成华严林,这种身体力行结合文化与天然,格外是佛教的一种悟意之美。

  最有名的华严林应该是峨眉山的吧。去峨眉山玩时,得知这里的禅门师徒历经数代,可以说是前赴后继地种植了大片禅林,是绝对的环保英雄。这其中有清顺治八年,贯之性之率领门人经20年种植的伏虎寺虎溪禅林,其徒寂完由于生性浮躁被贯之勒令种树收心而得的布金林;明别传禅师在金龙寺以《妙法莲华经》六万九千七百七十七字对应的古功德林;明楚山和尚在建造千佛庵时,以《华严经》字树培植的旃檀林;清末妙彩和尚在大乘寺至万佛顶一带也是以《华严林》字数种植的冷杉林,等等。而且还读到这样的故事:清光绪年间,海拔2800米的天门石有小沙弥如昭滥罚文殊庵内冷杉,被罚菜油50斤,并立字据保证今后天门石子孙永远不再滥伐树木。

  可是这样深厚的生态意识环保传统,似乎在一夜间被雨打风吹去,让人如禅宗常常讲的:无言以对,不过这些故事重新读来,有些潜移默化的功用倒也未尝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