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就给作家那么几个钱,现在也要克扣了。 他们哪里被养起来过,除了那些御用文人? 

办法就是应该提高稿费和版税。 作家只能靠这个活命。 当然基金、奖金最好。

……………………

  一向敢为人先的广东文坛再次“吃螃蟹”,彻底打破了在我国实施50年的专业作家体制,按照选题统一审定第二届签约作家,这也是国内终结旧文学创作机制的首例。昨天,鲍十、盛琼等新一批38位作家与广东文学院签约。同时,总奖金达80万元的广东重点文学扶持资金也选定了八位作家及其选题进行签约。

  去年,广东被中宣部确定为试点实行重点文学创作资金扶持的两个省份之一。为此,省作协也进行了重点文学选题招标。广东重点文学创作扶持资金为奖励优秀选题作品,特设立总奖金80万元,部分用来奖励获得国家级、省级文学大奖的作家,如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每部奖20万元,获得中国作协鲁迅文学奖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作品每部奖10万元,广东省级文学奖一等奖的作品每部奖1-3万元。 >>>全文 [发表评论]

  作家饭碗大讨论搅乱中国文坛  

  “养作家违背艺术创作规律,广东取消作家终身制”。此消息出来,文坛并没有引起震动。因为关于中国作家以何等身份生存写作的问题,近年讨论甚至试改不断,大家已见“怪”不“怪”了。北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前几年曾经受聘于广东文学院的作家说:“这种改革能够使更多的作家得到资助。如果在‘旧体制’下,有些人是不可能得到资助的,而在改革情况下,他们有希望得到资助,虽然条件也可能很苛刻,虽然资助可能很暂时,但毕竟有了希望。”那些在市场上如鱼得水的年轻作家,对“专业作家制度”这个“给作家优惠”的体制更不感兴趣。还有人说,“在纯市场条件下,作家心态有问题,写了一万字就赶紧发,赶紧炒,这是出不了精品的。”>>>全文 [发表评论]

  现场链接:砸烂作家“饭碗”? 

  对于广东文学院改革所带来的效应,中国作协办公厅秘书处处长阎晶明认为,“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似乎更合乎实际。对新作家,作协不可能全部收编,对他们自有合同制、聘任制,以及报选题、看潜力等新的合作办法;而对老的专业作家队伍,仍应珍视。应该承认他们在新时期文学实践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全文 [发表评论]

  相关:其实签约作家获奖数不清  

  张承志、毕淑敏、徐坤、宁肯、徐小斌、赵凝……二十几位平时只以文字与人谋面的作家们15日在北京作协会议室济济一堂,就已经或即将加入北京作协一事畅谈各自的心得体会,尤其令人兴奋的消息是:以给大家提供写作便利为宗旨的创作之家将于下月成立。徐坤等作家甚至已经想像到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那安静美妙的笔耕生活……
事实证明,上一届合同制作家中有不少人勤奋写作,取得了相当令人瞩目的成绩。刘庆邦、徐坤、衣向东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优秀中短篇小说奖,张承志获得全国 “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衣向东的《我们的连队》获得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电视剧入选奖,张之路获得全国“优秀少儿图书奖”和“宋庆龄文学奖”,曾哲获得“北京市文学艺术奖”,《神木》等5部作品获“老舍文学奖”,获得各种主要文学刊物奖的人就更数不胜数。一些签约作家已经有了相对固定的读者群,不少签约作家的作品被收入了新编语文教材。在北京作协新任的9位主席、副主席当中,有5人都是至今签约或曾经签约的合同制作家,在第四次北京作家代表大会上,他们以全票或高票当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