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打开"胡适研究"之门的钥匙
——读余英时《重寻胡适历程--胡适生平与思想再认识》
2004.08.12

(特约评论员的文章只代表评论员个人的观点)

近年来随着海内外华人对自身传统思想文化的探索,胡适的贡献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胡适研究"已然成为一门显学。海峡两岸都出版了四百万字的《胡适日记全集(编)》,在此基础上,台湾中央研究院、联经出版社"院士丛书"2004年5月初版了余英时的新书《重寻胡适历程--胡适生平与思想再认识》。

享誉海内外的历史学家余英时先生,是哈佛大学历史系博士,1974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历任哈佛大学教授、香港新亚书院校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耶鲁大学历史讲座教授,2001年6月自普林斯顿大学聘讲座教授荣退。近年来他还一直担任自由亚洲电台的特约评论员。

余英时教授的这本胡适研究新书,根据《胡适日记全集》的内在线索,把胡适一生分成几个阶段,并分别指出其与中国现代史进程的关联。几乎在每一阶段,胡适个人生命史上一向都存在着一些或大或小的疑点,余先生仅择其较有关系者,予以澄清。"从《日记》看胡适的一生",即让胡适自己说话,尽量还胡适一个原来面貌。比如,留学时期的博士学位问题、胡适的哲学素养;新文化运动初期与王国维的交往、为毛泽东修订"湖南第一自修大学章程"、及与陈独秀"狠干"梁漱溟"蛮干"不同的"从容漫步";大革命时期:胡适除了学术创作上的高产,也写了一系列批评国民党的文字,"上海的报纸都死了,被革命政府压死了"、以及萌发创建"自由党"的念头,再有从1926年到1941年间在认识社会主义问题上出现的思想波动;新北大(1931--1937)时期:他重回北大任文学院院长,与傅斯年一同鼎力帮助蒋梦麟校长改革北大,并以此带动全国大学教育的现代化、参加"国难会议",主编《独立评论》、"一二九运动"中与青年学生的关系;受命于危难之际出使美国(1937--1946)从主和派转变为主战派的内里乾坤及良苦用心,担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的成就及卸任后在美国的游学生活……

内战时期(1946-1949)胡适回国任北大校长,"以振兴中国的高等教育为己任"可惜时不待我,鉴于欧洲国家抗战武装与国家军队冲突的血腥教训,他曾致信毛泽东要求中共放弃武装,以和平方式参政,准备为中国建立一个"不靠武装的第二大政党"。在当时两极化的政治形势中,胡适一方面政治上站在国民党一面,另一方面却又坚决不参加政府,是因为他基于如下理念:与中共势不两立、中共得势中国必亡于苏联;阻中共得势,只有现政府不倒而改进;要有自己的办法,一入政府即全无办法,与其入政府不如组党,与其组党不如办报,保持抵抗中共得力量,保持批评政府的地位,最多只是办报。

落日余晖(1949-1962)这一阶段分两个时期,49年4月到58年4月寄寓美国,为美国外交季刊撰文"斯大林战略中的中国",给美国政府中国政策白皮书"正本清源",批驳了美国外交界影响对华政策的"中国专家"主流观点;58年4月就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定居台北,直到逝世,期间他领衔创办《自由中国》半月刊(刊物命名,并任发行人),反对蒋介石违宪连任和雷震入狱,这两件事在他生命最后一程占据了重要的位置。通过对言论自由追求和对结社自由的坚定支持,展现了胡适自由主义思想的坚定信念。

在余英时看来,最近一、二十年来,晚清到民国时期许多重要人物的日记都已经相继出版,为现代史的研究领域增添了很丰富的史料。但以史料的价值而言,《胡适日记全集》恐怕仍然要占第一位,远非同类作品所能比肩。理由很简单,从1917年到1962年,胡适无论在文化史、思想史、学术史、或政治史上都一直居于中心位置,他一生触角所及比同时代任何人的范围都更宽阔,因此他观察世变的角度自然也与众不同。更难得的是,他在日记中保存了大量反对他、批判他、甚至诋毁它的原始文件,这尤其不是一般日记作者所能做得到的。所以他的日记所折射的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生活世界,而是整个时代的一个缩影。读完这部四百万字的日记,便好像重温了一遍中国现代史,不过具体而微罢了。现今中国知识分子从胡适日记中可以汲取相当丰沛的养料。而余先生的这本新书恰似我们现代人提供了一把深入了解胡适的钥匙。

(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评论员张伟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