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的性质与描述

方壶斋

作为一种跨文化, 跨语言的交际行为, 翻译已经有长久的历史并受到多种学科的 注意。 翻译家, 文学家, 语言学家,哲学家等都曾就其本质展开过讨论。 本文在前人讨论的基础上, 提出一点浅见, 并建议一个一般的模型。

我们讨论翻译的性质时,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是翻译?"在这里我们要区别两种定义法。一种是把翻译当成一种活动来定义,一种是把翻译当成其结果来定义。 当有人拿来一篇译文给我们看,而我们却说:"你这根本不是翻译!"时, 我们 是在用第二种定义法。 在我们看来, 那个人从事了某种翻译活动, 得出的结果却 不符合翻译的定义。 这里有一个问题, 如果翻译的结果不是翻译, 又如何能把 这种活动称为翻译呢? 因此,活动和结果, 应该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 是不可 分割的。 一个理想的翻译定义, 理应规定出翻译活动与其他言语活动的不同之 处。 这就要深入认识被定义客体的本质。 但是, 在众多客体中, 我们又是凭借 什么标准确认哪些是我们要给予定义的客体呢? 这里似乎有一个悖论怪圈。 为了 讨论能够进行,我们需要有一种公理一样的东西作为出发点,把注意力放到大家公认的翻译客体上去。

一, 前人的论述

我国翻译理论对翻译下的定义, 较早的有唐朝贾公彦所作<<义疏>>:"易即易, 谓换言语使相解也。"(罗新璋<<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宋朝僧人法云在<< 翻译名义集自序>>中说:" 夫翻译者,谓翻梵天之语转成汉地之言。 音虽 似别, 义则大同。" 钱歌川认为"翻"字是加在"译"字上的形容词 (<<翻译的 基本知识>>, p3)。 其实从法云的话可以看出"翻"就是"翻转"之义。 翻译 一 词的本来含义就是法云所举宋僧传中的比喻: 如翻锦绣, 背面俱华, 但左右 不同 耳。古人把原文和译文想像成一块绣品的两面, 而意义则是图案。 这是很 巧妙的 比喻。 原文和译文形式不同,却表达同样内容。 反面自然没有正面真切, 说明 翻译必有所失。 西方也有类似比喻: 土耳其地毯的反面。

英文 translate 源于拉丁语 transferre 的过去分词 translatus, 意思是"转移过去 的"。 德文的 ubersetzen 也有"运过去"的意思。 法文 traduire 的意思是"引致, 召唤"。 俄文 pelevecti 一词中的前缀 pele- 是 "越过, 跨过"的意思。 看来 西方人的翻译观念准确地说应该是"传译"--把意义传送到一个改变了的形式中去。西方人把语言视为思想的容器, 理解意义就是把它抓出来 (com-prehend), 传送给另一个容器, 放进去 (put...into...)。 中国人则把形式与内容看成一个整 体。 理解就是去梳理, 解析, 使形式有序而内容彰显。内容存在于一定的形式 之中并依附于形式。 形式变了, 内容也受影响。 故曰翻译好比是"嚼饭与人", 索然无味。

以上是从词源的角度讨论中外前人对翻译的理解。那翻译工作者和理论家对翻译是怎样认识的呢?

Kelly 在其 The True Interpreter,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West 一书中 (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79) 总结了人们对翻译的三种认识: 一, 认为翻译是文学创作; 二, 认为翻译是一种寻求意义对等的语言转换;

三, 认为翻译是把别国语言的伟大作家的创造力转移到本国语言中来, 是对原作 的 进一步解释和思考。

第一种观点主要见于从事翻译的文学家和主要从事文学翻译的翻译家的论述中。 余光中<<翻译等于创作>> 说:"流行的观念, 总以为翻译也者, 不过是逐字逐 句 的换成另一种文字, 就象解电文的密码一般;不然就象演算代数习题一般, 用文字去代表数字就行了。如果翻译真象那么科学化,则一部详尽的外文字典就可以取代一位翻译家了。 可是翻译, 我指是文学性质的, 尤其是诗的翻译, 不折 不扣是 一门艺术(罗新璋编<<翻译论集>>, 商务, 1984, p742)。许渊冲认为 翻译是 一个有得有失有创的过程(<<翻译的艺术>>, p214)。

第三种观点也认为翻译是创作, 不过这种创作不是为了克服翻译操作的困难, 或是为了使译文"归化"而进行的一种脱离原文的文字润色方式,而是对原文文化意义的阐释。这种翻译创作论主要是对翻译的一种认识论的探讨。美国学者欧阳桢在<<作为"交流和开除原籍"的翻译>>一文中写到:"翻译的目标不是制作一个复制品,而是重新制定一种关系;正如隐喻选用不同的所指对象来建立一种相似或平行的关系。"他认为:"译文通过取代原作而显示一种理解,而且它显示原作是不可取代的。"

第二种观点, 认为翻译是一种同义文字的转换, 既是许多译者的经验之谈, 又是 语言学家的科学分析。前引<<义疏>>的话已经包含了同义转换的思想。严复<<天演论-译例言>>说:"译文取明深义, 故词句之间,时有所颠倒附益, 不斤斤于 字比句次,而意义则不倍本文。"这已经在说文字形式与意义内容可以割裂开了。冯世则<<意译,直译,逐字译>>:"以归宿语言所特有的表达方式替换出发语言所特有的表达方式,从而消除语言的差异, 复现原著, 是为翻译。" (<<翻译 通讯>> 1981-2, p8)。许渊冲<<毛主席诗词译文研究>>:"翻译是用一种语言 形式表达另一种语言形式已经表达的内容的艺术,..."(<<外国语>> 1979-1), 这些都是讲的更换语言外壳, 使思想内容换一身新装的过程。

语言学家把这种翻译的直觉上升为理论, 认为语言不过是一种表达思想的工具。 各民族的语言都可以用来表达同样的思想,因此翻译就是一个可以从语言学角度说明白的问题。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寻求的就是表达同一意义的"等价"词语。在这方面有代表性的学者有卡特福(Catford: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巴耳胡达罗夫 (<<语言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5年中译本, p4)等。

以上这些定义多少都带有一定的规范性, 就是规定出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翻译。 这种定义的缺点是它们往往不能概括现实中存在的的被人们认可的翻译活动。如果要有一个基本上能概括大部分翻译类型的描述性定义,就有必要从翻译实践出发, 考察具体的翻译活动。

二, 翻译的种类及本质

本文不可能详尽搜罗翻译实例, 只是选择较有代表性的几类, 来讨论翻译 的本质。

例一: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 吃食不要求饱足, 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 说话却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 这样, 可以说是好学了。"(杨伯峻 《论语译注》)

此例是属于雅可布森(Jacobson)所谓语内翻译。 不在本文讨论 之内。

例二:The year 1968 -- the twentieth anniversary of the adoption of 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 � was celebrated as International Year of Human Rights. A significant event of the year was the conven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 Rights at Teheran in April-May. The conference issued the Proclamation of Teheran, which affirmed the responsibility of States in meeting their obligations for the full realization of human rights; and called upon governments to redouble their efforts to provide for all human beings a "life consonant with freedom and dignity and conductive to physical, mental, social and spiritual welfare."

[译文] 1968年--世界人权宣言通过二十周年--是作为国际人权年来进行庆祝的。那年的一件大事是四五月间在德黑兰召开了国际人权会议。 会议发布了德黑兰宣言, 肯定了各国有责任履行为全面实现人权所负的义务;指明了实现人权的主要问题障碍;并呼吁各国政府为全人类提供"合乎自由与尊严, 有助于身心, 社会及精神 福利之生活。"

此例是说明文。 译文紧扣原文, 除去按照汉语语法必须作出的词序颠倒及其他 语法性的变动外, 几乎是每字必译,而且译的是词语本义。 译文保留了原文词语 之间的语义关系, 也保留了分句之间的语义关系。

例三: He worshiped this new angel with furtive eye till he saw that she had discovered him; then he pretended he did not know she was present, and began to "show off" in all efforts of absurd boyish ways, in order to win her admiration. He kept up this grotesque foolishness for some time; but by and by, while he was in the midst of some dangerous gymnastic performances, he glanced aside and saw that the little girl was wending her way toward the house. Tom came up to the fence and leaned on it, and hoping she would tarry yet a while longer. She halted a moment on the steps and then moved toward the door. Tom heaved a great sigh as she put her foot on the threshold. but his face lit up, right away, for she tossed a pansy over the fence a moment before she disappeared.

[译文]他偷偷地望着这个新的天使, 心里非常爱慕,后来他看出她已经发现了他, 才没有再盯下去;然后他就假装着不知道她在眼前,开始用可笑的孩子气的方式, 露一手给她看, 为的是要引起她的羡慕。他这种稀奇古怪, 傻头傻脑的举动继续 了一些时候; 过了一会儿, 他正在表演着一些最惊险的体育动作的时候,

把眼睛的旁边瞟了一下,看见那位小姑娘正在向着那座房子往回走。汤姆跑到围墙那儿, 靠着它叹气,希望她再停留一阵。 她在台阶上站了一会儿,然后又向门口 开步。 汤姆看见她把脚踏在门槛上, 就长叹了一声。 可是他脸上立刻又有了喜 色, 因为她临到走开之前的片刻功夫, 向围墙外面抛了一朵三色堇。(张友松译 《汤姆-索亚历险记》)

此例是文学作品。 译文在形式上较原文变动较多, 而对词语的意义则都予以保 留。 形式上的出入, 句子结构的变化,字数的增加等都是处于修辞的需要, 为了 使译文读起来象文学作品。试比较第一句的硬译:"他用偷偷的目光崇拜着这个新的天使, 直到她已经发现了他为止。"

例四: I visited various parts of my own country; and had I been merely a lover of fine scenery, I should have felt little desire to seek elsewhere its gratification, for on no country have the charms of nature been more prodigally lavished. Her mighty lakes, like oceans of liquid silver; her mountains, with their bright aerial tints; her valleys, teeming with wild fertility; her tremendous cataracts, thundering in their solitudes; her boundless plains, waving with spontaneous verdure; her broad rivers, rolling in solemn silence to the ocean; her trackless forests, where vegetation put forth all its magnificence; her skies, kindling with the magic of summer clouds and glorious sunshine;...

[译文] 在自己本国, 我也算游历了不少地方; 假如我只想欣赏自然风景, 那么 美国风景之美, 品类繁多, 我已经目不暇接, 无遑他求了。 美国有大湖, 银波 闪翻, 浩瀚汪洋; 有高山, 空灵飘渺, 上接苍空; 有草木横生鸟兽繁殖的山 谷, 有在荒山中澎湃直泻的大瀑布; 有一望无际满目绿色的大平原; 美国的大 河, 身阔水深, 庄严地静静的流向海洋; 美国的森林, 古木参天, 绵延千里, 至今没有樵径可循; 美国的天空, 阳光普照, 夏云过处, 光彩奇丽;...

(夏济安译)

例四是描写性抒情散文。 译文完全突破了原文语法结构上的框框, 在保存原文 词语的意属关系(即哪些词语构成一个意念群。 与之相对的是形属关系, 即由 句法决定的形式关系)的前提下, 灵活调动译文, 追求与原文相似的韵律特征一 大胆选词用句, 复现原文描写对象的鲜明形象。 如果 “her mountains, with their bright aerial tints"被译为 “他的高山, 有着明亮的空气般的色调”就令人不知 所云。译者在这里不是去推敲原文词语的字面意义, 而是设身处地去想像: 如果 我处于作者地位, 我看到的是什么, 又该怎样去描写, 才能使我的译文读者 理解。

例五: Spring, the sweet Spring, is the year�s pleasant king;

Then blooms each thing, then maids dance in a ring,

Cold doth not sting, the pretty birds do sing

Cuckoo, jug-jug, pu-we, to-witta-woo!

The palm and may make country houses gay,

Lambs frisk and play, the shepherds pipe all day,

And we hear ay birds tune this merry lay,

Cuckoo, jug-jug, pu-we, to-witta-woo!

The fields breathe sweet, the daisies kiss our feet.

Young lovers meet, old wives a-sunning sit,

In every street these tunes our ears do greet

Cuckoo, jug-jug, pu-we, to-witta-woo!

Spring! The sweet Spring!

[译文] 春, 甘美之春, 一年中之尧舜,

处处都有花树, 都有女儿环舞,

微寒但觉清和, 佳禽争着唱歌,

啁啁, 啾啾, 哥哥, 割麦, 插一禾!

榆柳呀, 山楂, 打扮着田舍人家,

羊羔嬉游, 牧笛儿整日吹奏,

百鸟总在和鸣, 一片悠扬声韵,

啁啁, 啾啾, 哥哥, 割麦, 插一禾!


郊原荡漾春风, 雏菊吻人脚踵,

情侣作对成双, 老妪坐晒阳光。

走向任何通衢, 都有歌声悦耳,

啁啁, 啾啾, 哥哥, 割麦, 插一禾!

春, 甘美之春!

(郭沫若 译)

例五是一首诗, 描写早春时节, 万象更新, 百鸟争鸣的情景。原文有很强的乐感 和清新的意象。语言朴素无华, 与主题正相符合。 译文为了传达原文的这些 特 征,突破了原文的语法形式和韵脚的安排。 个别词语也不照译, 如 king�尧 舜。 个别句子采用释意法, 如 cold doth not sting � 微寒但觉清和。 但是译文 保存了 原文的意属关系, 只是用了不同的形属关系把它表现出来, 其目的是为了传达原 诗的“诗味”。值得注意的是译者使用了具有强烈中国文化色彩的词语, 说明译 者对原诗进行了中国文化的解释, 并且把这种解释表达给中国的读者。 这使我们 在读这首外国田园诗的时候, 感受到与诗人的强烈共鸣。这是阐释性翻译的一个 例子。

例六: Give yourself a Nikkax and see what it gives you.

Tough steel designed for strength yet light enough for comfort

Wide range of interchangeable lenses

Built-in exposure meter

Slim, elegant carrying case

Smooth noiseless mechanism

Pictures at the tips of your fingers

 

 

 

 

[ 译文] 家有“你开心”牌相机, 其乐无穷。

“你开心”牌相机配有坚固轻盈的钢制壳体, 规格多样的可变镜头, 无噪声, 无摩擦的机械装置, 并带有内装式曝光表和美观大方的机盒。 使用“你开心” 牌相机, 良辰佳影, 手到即来。(作者译)

例六是一则广告。 译文在保存原文意属关系的前提下, 对原文进行了较大的 改动, 等于是重新写了一则宣传该产品的广告。

综合上面几例可以看出, 翻译首先是把一种语言的产物转变成另外一种语言 的产物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力图保持下列因素不变或者基本不变:

1) 词语在使用中所代表的事物或概念。

2) 词语本身的字面意义, 或者说字典意义。

3) 词语的色彩。

4) 第 1) 2) 项的意念关系。

5) 第 1) 2) 项中由词语的表层句法形式所表示的关系。

6) 所译语言产物的使用功能, 也就是表达功能, 或者交际功能。

在这些因素中, 必须不变的有 1), 3), 4), 6)。 2) 是可变的, 因为译文不一定使 用原词语的对译语。 5) 是可变的, 因为译文不一定使用原文词语之间的形式关 系。 比如 red, red rose 可以译成“红红的玫瑰”, “玫瑰红红”, 甚至“玫瑰 的红霞”, “红霞般的玫瑰”, 完全视这个词语出现的交际环境而定。

理想的翻译应该是完全传达出原文的上述各项内容, 但是由于语言体系的不同, 语言交际环境的不同,翻译必然要进行一番取舍。 这个取舍的过程, 就是对上述 各项内容进行排队的过程, 以便决定什么应该无条件地保留, 什么可以舍弃。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给翻译下一个定义: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言语语段转换为另一种语言言语语段并且按照下列各 项的词序最大限度地保持它们不变的一种活动: 1) 原文语段的表达和交际 功能; 2) 原文语段的词语在原文中所代表的事物或概念及其意属 关系; 3) 原文语段词语的文体和感情色彩; 4) 原文语段词语的形式关系或形属 关 系;5) 原文语段词语的的字面意义。

这里 “词语”是一个翻译操作的概念, 也就是翻译单位, 它 可以是一个词, 一个短语, 一个子句, 或者一个完整的句子。

我们所下的翻译定义包含了这样的思想: 翻译是受两种转换支配的可塑性活动。 一种是不受翻译环境制约的转换, 可以叫做绝对转换, 用于翻译不可变的部分。 没有这种转换, 译文就不成其为正确的译文。 另一种是受翻译环境制约的转换, 可以叫做相对转换,用于翻译可变部分。 没有这种转换, 就不可能出现同一 原文的不同的但都是合理的或可接受的译文。 林语堂说:“译学无成规” (《论翻译》)。 赵元任认为:“信达雅没有绝对的尺度, 只有个幅度 (《论翻译中信达雅的幅度》), 讲的都是翻译受环境制约的道理。 朱文振《翻译与语言环境》一书前言中说:”翻译中的任何一项大大小小的技术处理, 总是要受语言环境 (也正是社会要求)的制约的, 而要能够适应这种制约, 根本的基础或条件就是对两种语言的扎实掌握和灵活运用。 ”

我们用’翻译环境“代替他说的”语言环境“, 意思是说, 对翻译起制约作用 的, 是一个总体的与翻译行为直接相关的环境, 包括被译语的上下文, 在原文中 的交际功能, 在翻译过程中的地位, 译文的交际目的, 等等。 须知翻译本身是 一个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过程。 这个交际过程的各个方面都对翻译产生制约作 用。

这样地探讨翻译的性质, 而不是采用所谓的 “理想化方法”对翻译下一个规范性 定义, 是由我们的认识客体决定的。 我们要认识的是在社会生活中随时都发生的 活生生的翻译活动, 而不是两种语言体系的转换对应关系。 既然如此, 就必须 考 虑翻译所涉及的语言与社会因素。

三 翻译的模型

模型是一种理论建构, 旨在更直观地反应我们对认识对象的理解。 根据我们前面 谈到的翻译的性质, 我们设计一个翻译的宏观模型如下: (见图1)



这个模型强调翻译是一个受各种环境制约的活动。 译者在一个翻译环境中完成对 原文的理解, 转换和表达。 构成翻译环境的诸因素有译者及其所具备的一切: 语 言能力, 文化素养, 翻译的目的, 时间, 地点, 服务对象, 等等。 译者的 理解 综合考虑原文语言因素, 原文交际环境因素和原文文化因素。 这种理解, 又不同 于原文语言读者对原文的理解, 因为译者的理解, 是在译文文化环境中 进行的, 是一种解释性的理解。 译者在理解之后, 进行一系列语言操作, 寻找 他认为最 恰当的译文, 把要表达的原文诸因素, 用符合译文语言规范的, 在译文交际环境 中能够被接受的语言表达出来。 这个译文马上进入译文环境, 一方面被译文语言 读者阅读, 一方面被译者自己阅读。 译者的阅读, 同仅仅懂得译文语言, 或者 虽然也懂原文语言, 却无从接触原文的读者的阅读, 又是不一样的。 译者读译 文, 是使译文向原文返回的过程, 是一种反馈, 是检验译文对原文“信”的程 度。 这种反馈形成又一次的理解。 从而启动又一个转换和表达的过程, 形成新的 译文。 这个译文再次被译者阅读, 这样循环往复, 直到译者认为搞出了一个 满意的译文为止。

以上是翻译的宏观模型, 从外部说明有哪些因素制约着翻译的过程。 那么, 翻译 过程本身应该怎样模式化呢? 国外一些学者提出过一些模型, 简述如下:

1. 奈达的交际模型 (图2)


这个模型是说 A 语言的信息经过译者解码后送入转换机制进入B语言, 编码后以 B语言的形式输出。 译者身兼接受者和信息源双重身份。 奈达没有说明转换机制 是怎样一个过程。

 

 

 

2. 哈斯 (W. Hass)的奥格登-理查德模型 (图3)

符号1

----------

表达 I------> 意义------->表达 II

-------------

符号 II

图 3


这里清楚地表明符号 I 和符号 II 有相同的意义。 所谓奥格登-理查德模型, 是指 这个模型是以奥格登和理查德的符号理论为基础的。 这个理论认为符号的意义 (sense)不同于符号代表的事物 (图4)。


哈斯把这个符号理论中的意义扩展 为:

表达 I ---> 所指 I ---> 所指 ---> 所指 II ---> 表达 II

也就是说, 不同的语言有相同的所指。 翻译过程实际上就成了这样一个过程:

名 A ---意义---事物---意义---名 B

3. 理查得 (Richard)的仙农-韦弗 (Shannon-Weaver)模型

仙农和韦弗 1949 《通讯的数学理论》把通讯过程模式化为 (图5):



理查得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个比较域, 来说明翻译的过程 (图6):



上述模型都反映了西方人的线性翻译观, 即传译的观点。 中国学者把翻译看成是 变易的过程。 许多理论家和译者则更把翻译看成是一个内容和形式对立统一的 辩 证过程。 翻译的客体是一个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体。 翻译的矛盾在于要用译文 语言 的形式表达本来是用原文语言形式表达的内容。 它并且要求译者在传达原文 内容 时, 最大限度地表现原文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可是任何两种语言形式上都有 不 相容的地方。 因此, 翻译中就会不断出现顾形失意或顾意失形的地方。 译者的 任务就是要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可以把译文看成是原文的镜象。 图 解如下 (图7):



翻译的工作就是在内容轴的另一侧确立点 A�的位置, 以便获得与三角形 ABC全 等的A�BC。 以理想情况为标准, A�B应该等于AB, A�C应该等于AC。 如果 A’太靠近内容轴, 就会出现顾意失形, 如果太远离内容轴就出现顾形失意。 两 者都会偏离原文中内容与形式统一的状况。翻译时, 就是要在A A’这条线上寻找 A’的最佳位置。

译者的思维过程可以用太极图表示 (图8):



译者在开始翻译的时候, 专注于理解原文内容, 对形式考虑较少。 然后他开始 注意形式。当这种注意达到极限时, 他会忽视了内容。 这时他又会去注意内容。就 这样循环往复, 直到取得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这里应该强调一下, 所谓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是指什么? 它不仅仅说形式可以正确 地表达内容, 而且是说, 形式不但能正确地表达内容, 而且不失为合乎其本身 规 则的形式。 这也就是说, 是一种内容的准确和形式的适当之间的统一。 极端欧化 的 译文, 病句连篇的译文, 尽管可以传达原文内容, 但却没有达到原文那种形式 与内容的统一。 同样, 译语地道, 但却错误地表达原文内容的译文也是破坏了 那个 统一。 语言地道, 内容正确, 但行文组织偏离太多, 变成了改写或者 重述, 这 样的翻译同样缺乏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最后, 如果译文不注意反映原文 语言的文体, 致使原作风格和认知内容以外的信息(语气, 意图等)丧失殆尽, 这样的 翻译也缺少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再有一点要强调的是, 翻译是受各种环境因素制约的。 在翻译上, 何为内容, 何 为形式, 不是一成不变的。 但是在每个具体的操作上, 内容与形式又是固定的, 非此即无法开始翻译。 这就是翻译的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