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您”“您们”及其变奏

汇涓


岁残更深,我在灯下看书,忽然电话铃响了:

----喂,可不可以说“您们好”?

----不可以吧?汉语里好像没有“您”的复数形式。不妨说“诸位好”,“大家好”……

----不成,不成。是给老先生老太太写贺年卡,哪能这么说。可是单说“您好”也不妥吧?

----唔。那就干脆绕开“您”,换个说法,譬如“新年好”什么的。

----这我可要保留到最后才用呢!

----……

电话挂了,但“您们”这两个字却盘桓不去。

倘用德文写贺年卡,我想绝不会有类似的困扰。您一个人是“Sie”,您十个人还是“Sie”,小学生也不致搞错。而且“您”字的复数使用频率相当高,只要走到人群里去,或乘车或上课,或购物或进写字楼,“您”和“您们”就随时可能来找你和你们。

汉语的西化已经走得够远了,却不知何以至今“您”字还没有衍生出“您们”来。是国人向来只愿对个别的人,如皇上、长官、老板之类礼敬有加,还是认为屈膝弯腰等肢体语言已足以表明心迹,无须在人称代词上头再做文章?仓颉当年造字谅也想不到后世会有这等需求,苦了今人无从表达普遍的尊敬之意。“你”想必是由“尔”演化而来,“您”是“你”字多个心。至于这个心是爱心孝心诚心之心抑或装矮子陪小心用心良苦之心,那就完全因人而异了。

德文里“你”(du)和“您”(Sie)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词,与心无关,唯“您”的头一个字母“S”必须永远大写——放大抬高对方,暗示不想高攀你,可你也别来缠我,咱们敬而远之?——至于对什么人可以称“你”,对什么人应当称“您”,这在德国是一门大学问。一如严密的德国哲学体系和繁琐复杂的法律条文,“你”和“您”也有约定俗成的章法,半点含混不得。

在我们家乡话里却无“你”“您”之分。无论男女老幼,上司下属,邻里路人通用一个人称代词“侬”。离开家乡后,见了尊长或年岁稍大一些的人免不了要瓮起鼻子尊一声“您”。可是一个不留神,三句话后又“你”起来了。这或许是积习难改,或许是缺个心眼儿,下意识里对尊卑长幼亲疏内外之别不怎么在乎。当然可能还有一层心理障碍,觉得以南腔学北调,听着不入耳,不像北京人张嘴一个“您大爷”,闭口一个“大爷您”,说得顺溜,听着亲切。另外,这“您”字还有一宗好处,在一定的语境里,可以“您”进点讽刺味儿,如在抬举你的同时,不轻不重地损你一下,幽你一默。这大约可算作“您”字在汉语里的特殊功用吧?

到了德国,发现大学里的教授与学生彼此称“您”,学生之间称“你”。国内念大学那阵子,对德人的这些个规矩还似懂非懂,德国老师也未曾讲解过“你”“您”的使用细则。他对我们说“你”、“你们”,我们对他说“你”,从没觉得有何不妥。这老师,外号老D,是个不得志的左派知识分子。祖父在一战中死于西线,父亲二战时阵亡于列宁格勒一役,在上海,他指着校园里的防空设施开玩笑说:“如果打起第三次世界大战来,我跟你们一块钻防空洞。”又光又亮的脑顶心,加上下巴蓄着一撮胡子,使他看起来有几分像列宁。一次他偕夫人登临黄山光明顶,一群中国人望着他嘻嘻哈哈笑个不止,笑得他如堕五里雾中,经随行的翻译指点,方才猛拍脑袋,恍然大悟。他非但不生气,反和笑他的人一起畅怀大笑。或许正是这种热情开朗不拘小节的个性,使他不愿彬彬有礼地冲我们叫“您们”吧?

由于缺乏“您”文化的熏陶,我们班上一个男生与八十年代初来访的德国老教授初见之下,就提议用“你”称呼。当时不觉得,现在想起来,不禁为他的大胆莽撞倒抽一口冷气。这个男生读书极用功,兼有三分痴气。文革后的外文系缺少外文教材和书籍,常见他捧着当年仅有的一本简明德汉词典,在草坪上踱步,逐条记诵。为练口语,他见谁逮谁,佶屈生硬的德语滔滔地从他嘴里流出来,也不管说的话有意思没意思,别人听得懂听不懂,爱听不爱听。实在逮不到人,他就对着一棵树自言自语。那日波恩大学来的教授一作完报告,书痴便急不可待地凑上去与教授练起来。老先生可能头一回到中国,领教了不少说话吞吞吐吐言不及意的领导,骤遇他这个初生牛犊,不由喜出望外,一老一少竟聊得十分投机。书痴一高兴,就忘乎所以了,冷不防见他冒出一句“Können wir uns duzen?”(我们可以互称“你”吗?)教授一楞,随即欣然应允。“您”“你”之间的防线,就这样轻轻巧巧给书痴一步跨越了。老教授不仅不以为忤,而且大有洋伯乐遇到千里马的欣喜,此后数年一直与这位忘年交有书信往来。毕业后又助他取得奖学金,赴波恩大学念博士。
在德国,像书痴这样的举措,未免造次,犯忌。从“您”到“你”,这中间隔着十万八千里呢,想一个筋斗翻过去,谈何容易。且不说教授和学生,即使在大学生和大学生之间,以“你”相称,也不是天经地义,自古已然。那是68年左倾无政府主义反权威学运流风所及,才使大学生们脱去革履西装,开始说“你”。这说“你”的历史还短着呢。所以,在德国为避免自己尴尬别人难堪,除了对至亲好友学生儿童辈,最好永远“您”字不离口。年纪轻、职业不够体面、地位不如人者,断不可擅踩“你”的禁区,不然,你就难免惹上套近乎的嫌疑,或者,人家会以为你脑筋有问题。记得小时候读高尔基的《母亲》, 安德烈对巴威尔的母亲先是称“您”,一天突然改口称起“你”来,她很激动。读到这一节,我就犯糊涂了,弄不明白她何以心情如此激荡。后来才领悟到其中的奥妙:“你”,乃是同志,自己人。可见称“你”亦难矣。

我阅人不算多,可这些年里,也曾耳闻目睹过“你”和“您”的种种变奏,兹举几例:

----某君任讲师时与学生互称“你”,一升教授马上改口称“您”。

----某新官上任,人地两生,跟所有的同事以“您”相称。单跟一位地位比他稍低、却又比别人略高的同事以“你”相称,后来这位Duz-Kollegin走了,又从同事中挑出一位,继承她的职位及“你”的衣钵。

----一对老夫妻闹矛盾了,就用“您”吵架。

----某中年教师,历来与学生互相称“你”。后来头发渐白,仍称学生“你”,学生们却不再迎合,称他“您”。

----某女士与德国新老同事一律以“你”相称,跟中国同事则相处再久也坚称“您”不渝。唯一的例外:她的中国丈夫。

2000年于特城 (Tr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