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所见略同---谚语一说

廖康

虽然我们未必是英雄,相信大家都用过“英雄所见略同”这句谚语。其实大智大勇者总是有与众不同的想法,芸芸众生的意见才更可能略同。那为什么这句谚语竟如此广为人用?人们常说谚语是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一个民族心理的积淀,是前人经验的总结。这些概论都言之有理,但仔细察看一番,便不难得知,所谓结晶和积淀并不一定总是真知灼见,所谓总结也常有互相抵牾之处,很多谚语的意义并没有其表达法来得重要。人们之所以喜欢使用谚语,往往是在经常出现的境况中运用现成的绝妙好辞而已。

首先,与“英雄所见略同” 相对的就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论双方意见一致还是不同,都可以精炼地说上一句。于是,言者闻者,都喜气洋洋,自我感觉与圣贤平肩了。其实呢,他们的共同看法可能只是狗熊蠢见。他们的不同看法呢?很可能不过是各自的管见而已。蠢见也好,管见也好,都在运用谚语时自我陶醉掉了。

都说时势造英雄,其实这个“造”往往是“逼”。有些英雄是被逼得没有其它选择,才不得已,当了烈士,嘴上自然要来一句豪言壮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但凡有个机会,他们也要溜之大吉。那样的话,他们就会给自己一个台阶,说什么:“好汉不吃眼前亏。”一边逃跑,一边称雄,还振振有辞呢:“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如果跑不了,能够投降,有人就投降了,照样有自我安慰的话:“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 况且我这不是 ‘身在曹营心在汉' 嘛!”于是,这心里就踏实了。

这种意义相反、道德对立的谚语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里比比皆是。“信言”是相对的,“美言”才是绝对的。大家在一起工作,配合得好,干得痛快,就说:“众人拾柴火焰高。” 配合不好,甚至谁也不干,则说:“三个和尚没水吃。”自己把一件困难的任务完成了,可以拍着胸脯标榜:“有志者事竟成。”要是没完成呢?那就以拳击掌,感叹一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而且想到惯用火攻的诸葛亮都没能把司马懿烧死,曾说这话来释怀,自己这点挫折便不难逾越了。人多主意多、主意好时,便庆幸:“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大家都抓耳挠腮,哑口无言,或者七嘴八舌,尽出馊主意时,则埋怨:“母鸡多了不下蛋,公鸡多了乱打鸣。”实在没辙了,管它呢,事到临头,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会自然出现,我们就得意道:“船到桥头自然直。”可有时候就是没办法,让我们陷于困境,那就感叹:“船到江心补漏迟!”年长者得胜,堪称:“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年轻人出头,就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富人耍流氓,可以“温饱生淫欲”责之。富人有礼貌,穷人犯罪,则用“礼仪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困”来解释。穷人有骨气,可用“虎瘦雄心在,人穷志不短”来称赞。穷人没骨气,便用“人穷志短,马瘦毛长”来描绘。可见使用谚语,并不在乎说得对不对,而在于说得妙不妙。

谚语之妙在于运用了比喻和各种修辞手法。“天下乌鸦一般黑”这比喻当然不是真理,但很形象,便广为流传。“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比喻似乎有道理,只是别将其发展到连人家着火都不理睬就好。“小人记恨,君子感恩”运用了对仗——中文最独特的一种产生美感的形式。“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这句谚语本来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也是运用了对仗。可惜“度”为仄声字,犯了孤平,念着别扭,很容易读为平声字“毒”,对音律美感要求甚高的古人便把这句改为“无毒不丈夫”了,成为典型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例句。“鞭抽快马,事找忙人”既用比喻,又用对仗,既表示“能者多劳”,又略微带有不满。如果是说自己,能将那七分得意,三分抱怨的情绪表达得惟妙惟肖。“分赃不均狗咬狗,槽里无食猪拱猪”也是意义上用比喻,形式上用对仗的生动谚语。关于谚语的这些特性,早已有无数文章书籍论述过,我就不再锦上添花了。

总之,谚语之所以成为谚语,也就是人们喜爱使用的表达思想或情感的现成话,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说得妙,表达得生动,而且往往具有极大的典型性。在那些反复出现的情形中,我们可以方便地拿来运用。至于在那种境况中,我们为什么总想说一句,那原因就多了。但最基本的原因就在于我们是人,而人与其它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我们有语言。我们总想把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感受说出来,把我们的想法和情绪讲出来。我言,我方在。说不清楚时,心中往往不甘。表达得好,才满意。而且在交流中,言者与闻者之间能产生会心的认同。对此,我一向没有什么感受。直到一天,有位非洲黑人同学在多喝了几杯后口吐真言,他哭着说,他感到自卑,还不仅由于肤色与众不同,更由于没有自己的文化,说什么都得用白人经典里的东西;想形容“善良、纯洁、美丽的女孩子”,还得用白雪公主来比喻。那时,我才感到自己背后有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多么重要。

2005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