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音乐 ─ 古典大师们对战火的诠释

一八一三年,节拍器的发明人梅采尔(J. N. Maelzel, 1772-1838)创造了一架名为
Panharmonicon的自动管弦乐团,这部怪物般的机器在气动系统控制之下,能自行同
时演奏各种管弦与打击乐器;为了充分展现这个「乐团」的性能,梅采尔委托其好
友贝多芬谱曲。是年英国的威尔斯利(Arthur Wellesley)将军刚在持续多年的半
岛战争告捷,将拿破仑麾下的法国军队逐出伊比利半岛,这对友人为了迎合欧洲广
大反拿破仑群众的口味,决定以这位稍后因战功彪炳而被封为威灵顿公爵(Duke Wellington)之英国将领的战绩做为音乐题材。

经济拮据的贝多芬拿了梅采尔的预付款后,很快地完成了又名「战争交响曲」之
「威灵顿的胜利」(Wellington's Victory, Op.91)。对成果颇为满意的梅采尔进
一步建议贝多芬将作品改写为可供实际管弦乐团演奏的版本,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
益。未料乐曲改装完成后,两人皆宣称其拥有作品的版权,引发了一场著作权大战,
两位朋友就此反目。

事实上,「威灵顿的胜利」并非真正的交响曲,作品里虽然可以找到贝多芬惯有的
交响和声,却仅是乐曲结构松散的玩笑之作,无法于大师诸多杰作相提并论。然而
作品呈现的整体感觉却有如拉斯维加斯金银岛赌场户外的海盗秀,噱头十足,极尽
哗众取宠之能事。作品一开始分别以英国的「不列颠之治」(Rule Brittania)与
法国的Malbrouk s'en va-t-en guerre之旋律介绍两军的登场,吹响号角后旋即开战
斯杀,毛瑟枪与加农炮上场和着激昂的乐声,制造震撼的音响效果。乐曲第二部份
的胜利庆功场面则由英国国歌「天佑吾皇」的旋律导入,一番歌功颂德之后,盛大
地结束十五分钟的战事。

俄国的柴可夫斯基一八八二年首演了以类似的手法写成的「一八一二序曲」,除了
做为该年莫斯科工艺博览会的热场节目之一,也纪念七十年前俄罗斯人成功抵御拿
破仑大军的入侵。乐曲中,柴可夫斯基也使用了许多俄罗斯经典旋律与法国国歌
「马赛曲」象徵两军的阵容,曲末钟、炮齐鸣的胜利欢庆乐段更加入当时俄罗斯帝
国的国歌「天佑沙皇」(Bozhe, Tzarya Khrani!)的旋律。年代所属的有线电视频
道MUCH

若是嫌炮声太吵,就把时序往前推到火药发明之前。李斯特十三首交响诗(Symphonic
poems)当中的第十一首「匈奴之战」(Hunnenschlacht),为作曲家一八五五年观
看过德国拿萨勒派画家考尔巴赫(W. Kaulbach)一幅描写西元四五一年西罗马帝国
埃提乌斯(F. Aetius)将军击败来犯的匈奴王阿提拉(Attila)之同名壁画后写成。
没有枪炮助威的战役同样激烈而精彩,且更能展现管弦乐艺术的纯粹。

固然许多人是为了震撼刺激的枪炮声而聆听这些充满烟硝味的音乐,若要品尝「威
灵顿的胜利」与「一八一二序曲」的细节,可以试试没有炮声干扰的版本。

http://blog.yam.com/tansa/archives/150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