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asure for Measure

《一报还一报》剧名典出《圣经.马太福音》第七章:「你们用什么量器量别人,也
必用什么量器被量。」故名思义,本剧颇具人性和公义的意味,其中涉及了诸多观
念,例如道德、性欲、死亡、公权力的滥用,以及危机时刻的人性呈现等等。
在十六世纪的欧洲,美貌女子被迫献身以保全亲人性命,是很常见的故事,而这也
正是本剧的基本架构之一。「贞洁」与「罪」同时徘徊在人性与法律之间,既不应
要求人人皆圣,亦不应一味地原谅罪人,一报自会还一报。

二十世纪初,有批评家认为不应再以自然主义的阅读习惯来看待此剧,转而将此剧
视为寓言故事,用以宣扬基督教精神。不赞同此一说法的学者,则有将此剧归类为
「悲喜剧」(tragi-comedy)、「问题剧」(problem play)或「阴郁喜剧」(dark
comedy)等。

导读

陈敬旻

  在十六世纪的欧洲,美貌女子被迫献身以保全亲人的性命是很常见的故事。
《一报还一报》最主要的故事来源是英国剧作家汇斯东(George Whetstone)于1578年
所着的《波莫思与卡珊卓》(Promos and Cassandra)。这个既不受欢迎也不曾演
出的剧本,灵感得自于义大利的辛提欧(Giraldi Cinthio)所撰写的《百则故事》
(Gli Hecatommithi)。这两位作者分别将这个故事写了小说与戏剧两种版本。莎
翁根据这两个版本,自创了玛莉安娜一角,并决定让公爵伪装,且目睹整个事件的
过程。

  据记载,1604年12月26日,本剧曾在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御前演出,当时为全
新的剧作。1603年五月至隔年四月,伦敦的剧院因瘟疫被迫关闭,所以一般推测此
剧完成的年代是1604年。这出戏虽然在第一版的莎翁全集第一对开本(the First
Folio)里被列为喜剧,但是直到最后「喜剧」收场为止,剧情的发展都缺乏喜剧感。
当此时期,是莎翁创作悲剧的登峰时期:他在1603-4年创作了《奥塞罗》,1604-5年
写就《李尔王》,1606年又推出《马克白》。故依常理判断,他应该不会在这段期
间写出如此受争议的剧本,因此有部分学者认为,可能是莎翁自己在此时遭逢了人
生的巨大创痛。

  历史纪录显示,本剧首演之后,经过了一甲子,才有机会重新搬演。而且这出
戏自十八世纪开始,一直到二十世纪为止,在舞台上的评价都不甚优良,剧本也鲜
少获得批评家的赞赏。主要的原因是情节不合常理,结局又显得突兀。

  1754年,蓝纳(Charlotte Lennox)曾将此剧和辛提欧的原作互相比较,并为
文表示莎翁的改编愈改愈差,剧中只见「低等的计画、荒谬的情节、不合情理的事
件为的就是让一群人结婚,也不愿以斩首作收。」

  发表过众多精辟莎剧见解的十九世纪文人兼批评家柯立芝(Coleridge),则称
此剧为「讨厌的戏」,是莎翁「唯一令人痛苦的戏」。剧中的喜剧情节让人生厌,
悲剧情节让人害怕:安哲罗可以说是犯了谋杀与强暴未遂两项罪行,但剧终的正义
却完全只由宽恕取代;伊莎贝拉也不怎么讨人喜欢,她重视贞操的程度远胜于亲兄
弟的性命;伊莎贝拉的弟弟则是个懦弱青年,自己犯错却期望姐姐牺牲贞操来换取
自己的性命。

  剧中涉及诸多概念,包括道德、性欲、死亡、公权力的运用与滥用,以及人在
关键时期所流露的本性及情感。本剧的剧名典出于新约马太福音第七章:「不要审
判,免得你们受审判。你们用什么审判审判人,也必受什么审判;你们用什么量器
量别人,也必用什么量器被量。」如剧中,安哲罗即使魔高一尺,也终究要由道高
一丈的公爵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安哲罗虽然享有无瑕盛名,但当伊莎贝拉为被判死刑的弟弟求情时,他竟向伊
莎贝拉提出以贞节作为换取条件,暴露他双重的违法倾向CD知法犯法(无夫妻之实
而发生性行为者,依法必须处死),以及渎职(因个人因素而未执行法律,使克劳
狄免于一死)。然而一夜温存之后,他又残暴地下令将克劳狄处死,因而犯下了道
义上的诳骗之罪和未婚性交的死罪。

  但这一切并不证明他就是个不折不扣的伪君子,他为自己的色欲备受煎熬,一
方面憎恶自己丑陋的罪行,另一方面又强烈受到纯洁的伊莎贝拉所吸引,最后还受
到一股莫名的力量驱使他杀害克劳狄,以掩饰自己的贪欲。事发之后,他也不求宽
容,只想以死抵罪。但他就像《终成眷属》的贝特汉及《无事生非》的克劳迪一样,
都犯下大错,却在剧终时获得宽恕。

  伊莎贝拉和安哲罗虽然处于对立的立场,却有巧合的雷同之处:崇尚精神与修
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安哲罗的行为与声誉背道而驰,伊莎贝拉表里如一,但
她一样无法获得众人的掌声。一般人之所以对她不表示全然赞同,并不是因为她提
倡慈悲或是矜持守节,而是因为性命不保的弟弟乞求她时,她仍给予无情的教训。

  伊莎贝拉在圣克莱儿修道院时,就希望院方能有更严谨的清规,事实上那已是
罗马天主教中最严格的教堂了。安哲罗要求她以身相报时,她被迫在「凛然赴死」
与「含辱救弟」之间做一抉择,她毫不考虑就选择前者,并义正词严教训弟弟,甚
至怀着仇恨似地要临死的弟弟也应抱持相同的看法。

  她和安哲罗一样,对人性只有善恶对立的二分法。她请求公爵饶恕安哲罗,展
现了高尚情操,但或许她并非恳求公爵原谅她的敌人,而是请求他饶玛莉安娜的未
婚夫一命。

  伪装成修道士的公爵,目睹纯洁、沉沦和绝望的全部过程,然后在悲剧即将一
发不可收拾之时,及时介入,挽救伊莎贝拉的贞节和克劳狄的性命。他还试验他所
观察的人,如安哲罗、伊莎贝拉等,俨然像是无所不在的上帝。

  公爵一角具有许多争议:他爱民却爱得不得其法,使得维也纳城道德败坏;他
怠忽职守却不加以改进,反而决定由代理人安哲罗代为导正,以逃避自己执法时可
能遭致的批评及抗拒;他企图操控所有的角色,怀疑安哲罗只是「看似圣人」,似
乎早料到他会出错;克劳狄即将处死,充满恐惧,他却只能提供基督教的思想教诲,
劝诫他平和安详地告别这个世界;更令人不可置信的是,公爵竟然以「床上把戏」
(bed trick)做为解决方法,要玛莉安娜代替伊莎贝拉与安哲罗共度一夜,等于又
犯下克劳狄与茱丽叶犯过的罪。因此,虽然他在剧终时彷佛是从天而降的正义之神,
对相关的人施予惩罚及宽恕,但因代理事件而引发的种种痛苦、羞辱、愤怒与恐惧,
他实则要负最大的责任。

  大臣艾斯卡是本剧里头的折衷角色,他不像伊莎贝拉和安哲罗,对道德抱持极
端严厉的态度,也不像公爵采取完全放任的立场。他的所作所为合情合理,以现实
的眼光衡量事件的严重程度与处理方式,并以耐心和毅力解决政务问题。他赞成公
爵的改革,又为克劳狄所处的境况求情。虽然如此,他没有相对的权力执法,也无
法使恶行因此而减少。法律规范期望的是能以外在的惩处,净化内在的想法,而不
应该一味要求人人都成为圣人,或永无止境地原谅罪人。

  时至二十世纪初,开始有批评家认为不应再以十九世纪自然主义的阅读习惯来
看待《一报还一报》,而应将其视为以戏剧面貌呈现的寓言故事,用以宣扬基督教
高贵的精神。

  少数不赞同上述说法的学者,纷纷将此剧归类为「悲喜剧」(tragi-comedy),
认为剧中的宗教意义、戏剧表现、人物塑造等等,都接近莎翁的戏剧风格及当时的
民俗故事,而非单纯的宣扬教义之作。

  与莎翁同时期的人,也可能将《一报还一报》视为悲喜剧。义大利剧作家郭里
尼(Giambattista Guarini)曾在1601年出版的著作《悲喜诗学概述》(Compendium
of Tragi-Comic Poetry)中提到:悲喜剧是分别由悲剧与喜剧中撷取适当的成
分,组合而成的第三种戏剧类型,具有悲剧的情节及险境,却不包括悲剧的痛楚
与死亡,同时又含有喜剧中的欢笑、娱乐、喜剧式逆转和愉快结局。由开场时克
劳狄的处境、伊莎贝拉的恳求或安哲罗的铁石心肠来检视本剧,将其归为悲喜剧
似乎并无不妥。

  此外,当代也有评论家将此剧与《终成眷属》一起视为「问题剧」(problem
play)或「阴郁喜剧」(dark comedy)。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是宝斯(F. S.
Boas),他在1896年将此剧视为问题剧,并加以解释:戏中营造的「不是全然的
欢愉也非全然的痛苦,但我们却为之振奋、着迷、困惑」,而剧中的问题,到最
后也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序言

姜翠芬副教授

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的戏剧是西方文学的瑰宝。同一时期的
英国著名文人班?强生(Ben Jonson)就曾赞美莎翁:

胜利,我的不列颠,你有一位
让全欧洲俯首敬拜的人。
他不属于一个世纪,而是永恒。
Triumph, my Britain , thou has one to show
To whom all scenes of Europe homage owe.
He was not of an age, but for all time!

虽然我们对莎翁生平能确实掌握的不多,但这四百年来却也证明莎翁名剧魅力锐不
可当。他的剧作不但拥有广大的读者,还不断地被搬上舞台及银幕。

综观莎士比亚戏剧伟大之处,可由四个层面来探讨:主题、剧情、人物及语言。莎
翁作品的主题都在探讨人性。举凡悲剧及历史剧作品中的人性阴暗面,喜剧作品中
的人性光明面或可笑处都剖析在我们眼前。这些虽说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主题,莎
翁却像阅尽人间冷暖似的,道尽人性的自私、阴险、野心、毅力、亲情、爱情等。
莎翁三十八部剧作中涉及层面涵盖政治、性别、宗教、社会阶层、性、身体、家庭、
医学、法律、历史、军事、战争、神话、巫术等,真是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
不包。

莎翁对人性研究透澈也反映在他深谙观众喜好上。投观众所好,他剧情安排上,常
选择吸引观众的结构。例如,在许多悲剧作品中,他沿用希腊悲剧英雄失败的命运
模式,来博取观众的叹息、怜悯及尊敬;在诸多喜剧中,他则安排一个接着一个的
惊奇(surprise),虽然喜剧中充满不少不合理之处,但就是这些安排使我们大笑愉
税。本来莎翁名剧因其人性探讨及丰富题材,已使他的作品成为「人(性)的百科全
书」,现在再加上引人入胜的剧情,更增加其超越时空的可看性。

在戏剧里多层面人性探讨的实际化身,即众多生动的人物。忧郁多虑的哈姆雷特、
野心勃勃的马克白、令人惋惜的罗密欧与茱丽叶、泼妇凯瑟琳(Katherine)、慧黠的
鲍希雅(Portia),信手拈来,不胜枚举。他们个个性格鲜明,无论在纸上或舞台上
都令我们印象深刻。然而,让这些人永垂不朽的却是莎翁所赋予他们的语言。莎翁
文字的洗炼无人能出其右。例如,前所提及的忧郁王子哈姆雷特,之所以四百年来
屡获批评家及读者青睐,除了他原有之性格,另外他犀利的对白及独白更使他永垂
青史。他的短语如"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及 "Frailty,thy name is woman"已成为我们的日常用语。

莎翁的长篇独白更将人物活生生地刻画在我们眼前。四百年前尚无心理分析理论,
但藉由他的语言,莎士比亚带领读者直入那不测的心灵深处,透视他的人物。
除此之外,莎翁的双关语俏皮又似是而非,他的意象及譬喻新颖而富创造力,他对
人生的咏叹深遂而富哲理,他戏剧中的语言文字使英国文学和英语言言都活了起来。

璀璨如莎翁名剧亦不免有瑕疵及美中不足处。首先是莎翁戏剧作品数量庞大。三十
八部长篇钜着,除少数耳熟能详之剧目,常令读者在有限时间里不知应先选择哪几
出来欣赏。第二是因年代差距及其当时文学环境影响,莎翁戏剧的语言有不少对现
代英语读者来说是相当困难的,对中国读者来说更是艰涩。第三则是剧情的繁杂,
人物的众多,亦容易使读者无法立即掌握名著精髓。

http://www.icosmos.com.tw/book-content/book_1.php?isbn=9575851234
=====

寂天出版社所出版之《莎士比亚故事集》丛书,对台湾读者而言,实在是一大福音。
就庞大的剧目而言,这套丛书已将三十八出筛选减至十六出。其中包括众人皆知的
悲剧五出(《哈姆雷特》、《马克白》、《李尔王》、《奥塞罗》及《罗密欧与茱丽
叶》);浪漫剧二出(《暴风雨》及《冬天的故事》);其余九出均为喜剧。虽无法完
全阅读莎翁戏剧,这十六出精选出来的剧码却能让我们一窥堂奥。

本丛书第二个优点是它采用兰姆(Charles Lamb, 1775-1834)的改写版本《莎士比亚
故事集》(Tales from Shakespeare)。原来兰姆的版本即是针对英国的儿童所写的,
因此,艰难的语言及复杂的情节都变得简单多了。这对一般台湾的读者来说是十分
适合的。除此,台湾的读者还可学到简单但精湛的散文,因为兰姆本身也是英国文
学浪漫时期最优秀的三位散文家之一。他的抒情文及评论文读来平易近人又不失优
雅。在一八?七年改写版问世后,英美学童对莎翁戏剧接触,亦多从兰姆本入门。
同时,寂天出版的《莎士比亚故事集》丛书,又将兰姆版中十九世纪时期的英语辞
汇予以标出解释,适度调整段落,并保留原用法、语法、标点符号,以符合现代情
况及国内英语学习者的需要。这对国内读者来说,真是十分方便。

这套丛书的第三个优点是它在编排上的精心设计。为了让读者能学到英文,欣赏文
学典律,丛书的编辑组仿照国外文学名著参考书作法,增加中文的剧作家简介、兰
姆版本的编撰简介及导读。

在〈莎士比亚简介〉中,读者可燎解莎翁的家世概况,他受到古典或前辈之影响。
他早期的童年及婚姻,在伦敦时演艺及创作事业、晚年退休生活,以及世人对他作
品的评价。在〈编撰简介〉中,读者可藉此了解兰姆姊弟二人独特的生平改写莎翁
名剧的情况。

最能引领读者赏析莎翁作品的〈导读〉 不但有简单的故事大纲、写作背景或题材来
源的介绍,更有主题、人物、意象、写作技巧的评析。〈导读〉并将每一单独剧本
与其他相关剧本比较,让莎翁剧本间脉络更紧密。同时还加上后世批评家对该剧的
看法,使读者置身在四百年来的莎翁戏剧研究中。以《暴风雨》为例,读者不难发
现其〈导读〉亦提到莎剧批评推陈出新,我们亦可用后殖民主义观点将《暴风雨》
老戏新读一番。

因为剧本改写后的文本简单有趣,稍难之单字又有英汉意义注释,读者在阅读时会
觉得读来十分顺畅。之后,亦可透过书中〈Quotable Quotes〉部分,进一步欣赏原
文中隽永的对白,优美的词句。

本丛书的第三个优点即是接下来的〈Exercises〉。这其中包括读后问答题、字汇选
择填充、同义字、人物选择问答、故事内容问答、阅读测验、问题讨论,及活动。
对台湾的高中生、大学生的英文阅读、字汇的增进都非常有帮助。同时,也可在课
堂上做英文的讨论及活动,作为英语口语或甚至写作的训练。

本书最后中文部分则可让无法完全了解剧情的读者,也能有机会尽其可能的欣赏莎
翁舞台剧之美。

《莎士比亚故事集》丛书的编撰认真、负责、严谨。例如从其年代新近的参考书目
及方便读者的网路资料来看,就可知编撰的用心,另外再搭配英文版本的有声书,
真是国内阅听者的福音。就国内现在英语书籍市场来看,《莎士比亚故事集》不但
可让读者学习英文,还可阅读世界文学名著,一举两得,非常值得!

姜翠芬

美国华盛顿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现任职国立政治大学英语系,主授戏剧。 

=====

《一报还一报》是基督教的戏?莎翁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