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 蓄·

  在北京,和朋友聚在后海的“蓝莲花”聊天,轻纱幔帐,古桌软椅,点点烛光。忽然,对面那位望着我说,其实,你这身打扮就很波西米亚。那天,脖子上偶然挂了两条复杂的项链,本来穿的布衣布裙,天冷就随手罩了件短小的线衣,布衣的袖口和下摆都漏在外边。他这一说,才知道不经意搭配出几年来颇为流行的“波西米亚”时尚。

  这个“波西米亚”的概念,来自法国人。他们信手拈来地拿波西米亚说欧洲大陆的内陆地区,把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波西米亚混为一谈;这几个国家吉普赛人最多,对吉普赛人的印象也就成了对波西米亚的印象,漂泊、不受传统束缚、神秘、还有点不讲卫生。再看看身边那些不拘小节但颇有灵感的艺术气质人群,概念重合,虚构的“波西米亚”就诞生了,成为一种艺术气质,一种时尚潮流,一种反传统的生活模式的最佳诠释,自由、舒适、流浪、飘泊,放浪形骸,都在波西米亚的内涵之中,又不如说“波西米亚”贴切、凝练、透彻,和经典。于是,形成了——波西米亚气质的艺术家,对传统不抱幻想,在艺术上最具才华的那些人。

  波西米亚风格的服饰,自然的质料,扎染流苏褶皱,不对称不均衡的随意搭配。

  波西米亚社区,可以便宜地生活与工作,行事不落传统、能达到心灵自由的地方,比如十九世纪巴黎的蒙玛特,现代社会云南的大理。

  这算不算粗心的浪漫的错误呢?像我们说“东北人”、“西北风”一样有失严谨。

  接下来,个把名著添油加醋,弄得真正的波西米亚百口莫辩又私下窃喜。

  “奥匈帝国统治的时期,波西米亚(Bohemia)是一个主要由吉卜赛人构成的多民族部落。”——如若传讹得这样离谱这样邪乎,实在对不住真正的波西米亚——我住了十年的地方。捷克共和国,由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两个地区组成。除了这片土地,没有第二个。

  一千年前,波西米亚王国兴起,七百年前被卢森堡王朝统治,纳入神圣罗马帝国版图,二百年前,拿破仑解散神圣罗马帝国、普鲁士割据,波西米亚归于奥地利,随着奥地利帝国扩充,演变成奥匈帝国省份,一百年前奥匈帝国解体,波西米亚、摩拉维亚和斯洛伐克沿袭古代大摩拉维亚帝国传统,联合建国,1990年脱离苏东,1993年与斯洛伐克分道扬镳。

  无王气而有贵气、无霸气却有灵气,洒满金色阳光的布拉格,就是古波西米亚当今捷克共和国的首都。

□ 寄自捷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