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学活用易卜生

南方周末   2006-10-08 14:55:28

  □本报记者 程琦瑾
  
  “我们演出9场,我一直在前面观察,很少有观众中途退场,比《白鹿原》还少。”《建筑大师》的制作人张辉说。
  作为“永远的易卜生”北京国际戏剧节的开幕大戏,《建筑大师》自宣布排演开始,就一直被各种学术词语笼罩。
  “易卜生就是社会问题剧,就是批判现实主义”——学者们一直担心这种对易卜生的狭隘理解,会束缚普通观众。林兆华在谈起选择排《建筑大师》时,也说是“不想排一个社会问题剧”。
  《建筑大师》被公认为“易卜生后期”代表作,迥异于早期的“浪漫诗剧”和中期的“社会问题剧”。这次戏剧季的节目单既包括《建筑大师》,也包括前期的《培尔·金特》,中期的《玩偶之家》、《群鬼》。
  
  1928,“易卜生”为话剧命名
  据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王晓鹰介绍,在上世纪初,易卜生作品经胡适、鲁迅介绍到中国之前,虽然街头已有“文明戏”上演,但是没人注重戏剧文学。通常开演前不久才列出一个故事大纲,分配一下角色,内容通常结合当时社会新闻,剩下的就由演员们即兴发挥。
  而易卜生的作品既吻合当时社会批判的需求,又在戏剧文学方面为草创时期的中国话剧提供了洋榜样。甚至连“话剧”这个名词的出现,也与易卜生直接相关。西方的“Drama”一词传到中国后10几年没有统一翻译,而是对应着“文明戏”、“新戏”、“爱美剧”等不同叫法。直到1928年,纪念易卜生诞辰100周年的活动上,当时著名编剧洪森提议,统一叫作“话剧”。
  “易卜生的社会剧全部用人的现实对话构成戏剧冲突,《玩偶之家》就很典型。当时受易卜生影响,社会剧、批判现实风格占主导地位,所以叫‘话剧’。”王晓鹰解释道,“这个词也影响到后来的几十年,中国话剧一直以写实性对话为主。”
  当时翻译的易卜生作品,既包括他中期的《玩偶之家》、《人民公敌》等,也包括后期的《海上夫人》、《建筑大师》等。但是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中期作品,甚至以此作为易卜生的全部价值。“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人”(《玩偶之家》台词),“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人是最孤立的人”(《人民公敌》台词),这些都成了追求独立自由人格的新青年的信条。
  
  1983,《培尔·金特》首演
  易卜生在中国的影响力在上世纪30年代达到巅峰之后,骤然止步。先是救亡图存的迫切任务转移了人们的注意力。新中国成立,易卜生作为“极端个人主义”代表,被列入批判范围。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忽然有了人格解放的氛围,包括人的自我价值认同。人对社会、爱情、自己,怎么认同?什么叫‘保持自己的真正面目’?什么叫‘为了自己就够了’(《培尔·金特》台词)?”王晓鹰说,这个背景下,易卜生再次受到中国舞台的关注。
  但是这一次,易卜生呈现的是全新的面貌。1983年,当时还是中央戏剧学院学生的王晓鹰在导师徐晓钟的指导下参与了话剧《培尔·金特》的排演。这出《培尔·金特》是易卜生早期作品第一次在国内上演。连王晓鹰这样的专业戏剧学生,当时也是第一次读到《培尔·金特》。
  与《玩偶之家》大不相同,《培尔·金特》所有对白都是押韵的诗句,故事结构也是天马行空,充满想象力。看到这个剧本的人,发现易卜生本人也从未局限于现实主义。“不是易卜生耽误了我们,而是我们误解了易卜生。”王晓鹰说。
  
  2006,李想是“人民公敌”
  “自从1980年代打破写实主义社会剧在中国独尊局面后,大家其实有点忽视易卜生。至少在戏剧界,没有更多去关注他。”王晓鹰坦承,在今天的演出市场环境下,排演易卜生的戏其实有点“不合时宜”。
  但是这次戏剧季的《建筑大师》、《群鬼探戈》等几出戏都表现出了良好的市场潜力。而在戏剧季之外,一些校园剧团也在用自己的方式翻新易卜生。今年大学生戏剧节上,一出《〈人民公敌〉事件》赢得了颇多赞誉。
  由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所副所长吕效平和他的学生一起创作的剧本,将《人民公敌》与当下现实,用戏中戏的方式结合起来。易卜生笔下即使被判为“人民公敌”也要坚持真理的斯多克芒医生,在这出戏里化身为保护淮河而积极奔走的当代大学生李想。
  与斯多克芒医生不同,李想自己最后也没能保住清白。这个贫困的孤儿最后得知,一直资助他念书、被他视为恩人的人,原来就是造成淮河污染的纸厂的老板,纸厂老板年轻时也曾像李想一样“单纯、努力、倔强”。
  “难道我们早晚要放弃做自己吗?20岁不放弃,30岁也会放弃?30岁不放弃,40岁还是得放弃?可是我们毕竟才20岁啊!我们什么都还没来得及做!”李想的这一句台词,在每一次演出时,总能让台下观众落泪。这出戏在南京大学连演十几场,礼堂门口甚至出现了高价炒卖戏票的“黄牛”。(P1182582)

====

这一期周末的文化信息不错,黄金周嘛,难怪出得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