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ine,到上海了吧。抽时间去看看贾樟柯的《三峡好人》,消消按摩的小资气儿。
========================================================
有些东西不应该遗忘——贾樟柯《三峡好人》



“我们现在的社会变化太快,我们也常常容易遗忘身边很多的事情”,贾樟柯如是说,“为了防止遗忘,我们应该把某些东西纪录下来,有些东西不应该遗忘。”贾樟柯1970年出生于山西省汾阳市,1997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曾拍摄过《小武》、《世界》等作品,2006年的片子《三峡好人》获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贾樟柯说,2004年到三峡,那移民场景直接触动了他,放下手头的其他事儿,就拍《三峡好人》。如同大多数艺术作品一样,《三峡好人》的出现其实是个偶然。

和大多数70年代人一样,贾樟柯有浓厚的怀旧情绪。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始,七十年代人从传统社会飞速地过渡到现代社会,两种文化观价值观的交错使七十年代人既憧憬未来又对过去依依不舍。为了完成三峡水库的巨大工程,从1993年到2005年的十年间,库区开始了史无前例的120万人大移民运动,贾樟柯的作品就选定在这样的背景下。贾樟柯自己也说,故事很简单,一点儿也没有什么难于理解的。在轰鸣嘈杂的城市废墟上,两个并行的故事上演,一个是山西男人来奉节县寻找他逃走了16年的老婆和女儿,一个是山西女人来奉节县寻找她两年未回的丈夫。两个离散的故事,配以悲苦的乐曲,屡屡让人动容。

贾樟柯说,他自己钟情费里尼、安东尼奥尼、小津安二郎等导演,这样他的片子里自然少不了那些国际级导演的影子。在以写实为主的片子里,贾樟柯不忘插入一些梦幻般的镜头。山西女人在静立眺望长江的时候,天空中出现了一只飞碟。山西女人最后决定离开前夫的时候,江边的移民纪念塔突然飞向了天空。而当结尾韩三明离开奉节返回山西的时候,空中隐隐约约出现了一个走在钢丝上的人。幻想是希望的隐秘形式,贾樟柯通过这种象征的手法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应该说很成功。

故事朴素,情节简单,在我看来,贾樟柯赢得威尼斯大奖的致命一招是真实。贾樟柯说,城市里物质极大丰富,可是到了三峡地区,家徒四壁的境况决不罕见。这样,贾樟柯一扫影视惯常瞩目的富丽堂皇的宫廷气派或者萎靡不振的小资情调,把视角完全放到了草根人物的命运上。破烂的街道,窘迫的生活,悲惨的命运,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在豪华的影院里,体验苦楚的锥心之痛,贾樟柯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更为真实的世界。

在电影领域中的商业大片逐鹿中原之际,贾樟柯另辟蹊径,独树一帜。贾樟柯说,这个世界并非只有那一种轰轰烈烈打打杀杀的电影,中国的电影应该有属于自己的风格。这一天,张艺谋耗资达三个亿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与贾樟柯的《三峡好人》同步放映。
和他的作品一样,贾樟柯本人也平实得很。影片首映之后的交流会上,贾樟柯谈笑风生,有问必答,一点儿也没有明星耍派的样子。三峡的故事发生在长江,想起几天前,国际联合考察团沿江追踪白鳍豚的报道证实,白鳍豚已基本上在长江绝迹了,而同时的研究表明,经过几十年肆虐的污染,长江已经失去了自净的能力。
滔滔江水还在流,但是和着影片忧郁的音乐,一切都那么沉重。

2006/12/15

贾樟柯:《三峡好人》,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