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个碎片

奥地利导演哈尼克的电影《71个碎片》演完后,观众在讨论中形成了两种鲜明的态度,一方认为这部电影没啥意思,另一方认为这部电影很有意思,我当然属于后一方,我觉得这部电影非常好看。

电影这种艺术形式主要的存在基础是如何去表现世界,一个导演对自己眼中的社会怎么看,然后又用什么方式去表现,这个至关重要。哈尼克在这点上看起来与众不同,他没采用传统的线性叙述模式,也没有试图去完完整整地说一个故事,如片名所揭示,他不过横截了生活中的若干片断,把这片断剪辑在一起,这就是电影了。影片开始看起来各个碎片毫无关联,一个罗马尼亚的小男孩偷渡到奥地利,两夫妇同床异梦生活冷漠,一个老头单身生活很寂寞孤独,几个大学生玩游戏百无聊赖,还有其他几个片断,事实上到了影片最后,一个青年大学生在银行里开枪杀人的时候,这些片断才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就仿佛乡下去赶场的农民,大家从四面八方来,每个人都有自己路上的故事,最后都到集镇上汇合了。哈尼克把这个形式玩得好。
哈尼克包括《71个碎片》在内的最初三部电影被称为“冰川三部曲”,以冷酷著称。哈尼克在表现世俗人情的冷漠上,细腻无比,技巧高超,令人称道。比如叙述家庭暴力,哈尼克不去展示夫妻俩人为了某事如何争吵,而是在餐桌上丈夫突然打了妻子一个嘴巴,然后两个人一句话都没有,手持着刀叉冷漠地对峙,长达一、两分钟,然后是女人首先打破僵局,继续吃起来。这一、两分钟的僵持让人的思绪全部冰冻,这种冰冻的形式就是哈尼克的效果。有一个表现大学生训练乒乓球的情节,连续几分钟都在演示大学生不停地接球的同一个动作,随后我们就感觉到生活的单调而乏味,我们每天都这样过的啊。

好的艺术家也要试图去解释世界,当然不是哲学家或者社会科学家那种精细或者实证的解释。哈尼克得我推崇的一点就在于其骨子里的悲观主义,之所以他的电影看起来冷漠,是因为他看所看见的世界就是冷漠的。世界是冷漠而毫无希望的,不对么?影片采用的所有现实场景都来自于1993年,片中所表现的那一年的电视新闻中有美军在摩加迪沙,有南斯拉夫的种族清洗,有麦克尔·杰克逊的娈童事件,等等。世界在向前发展,可是冷酷与无情却时时在加深,偷渡到维也纳的小孩子在街头乞讨,没有人搭理他,最后他只好偷或者抢;老人含辛茹苦地把女儿带大,最后却一个人孤苦伶仃地生活,即使给女儿打电话排解一下寂寞女儿都嫌烦;步入了抚养孩子的婚姻再也没有恋爱时那么富有激情,于是丈夫开始和别的女人偷情,两个人各睡一半床,连性生活都消失了;人与人之间充满了急躁和焦虑的情绪,没有人肯试图去多理解一下别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完全物化了,有接触,但没有交流和沟通。影片里的城市永远是嘈杂的,没有人知道这个社会向何处去,我也一直觉得,城市这个怪兽最后将葬送整个地球。
19岁的大学生去给汽车加油,手里零钱不够,他想在银行里插队先换一些,厌烦他插队的一个男人不容分说把他打倒在地。交不了钱,车子走不了,后面上来的车主便破口大骂。大学生忽然冲动,拿出那把偷买的手枪,闯进银行里开枪打人,最后回到自己的车上吞枪自尽。警察们永远都在试图寻找犯罪动机,可事实上这样的杀人没有动机,于是被采访的人认为年轻的大学生“疯了”。是大学生疯了么?还是我们这个社会疯了?哈尼克没有说。很多人都会说大学生不可理喻,是大学生疯了,可是只要我们肯定静下来思索,我们最终还是会发现,是这个社会疯了,文明疯了。大学生的吞枪自尽,无疑表明哈尼克对这个社会的无奈和绝望。有人会说偏激,我却认为太真实。
哈尼克早年在维也纳大学学习研究心理学、哲学以及戏剧学,对社会心理的洞悉让他的影片别具一格,而且我也坚持认为,一个对心理学、哲学和美学一无所知的导演永远没有办法真正登上艺术的殿堂。看了《71个碎片》,竟然懊悔起上次错失了观看1989作品《第七大陆》的机会了。

我们不是不要理想的东西,理想总是美好的,但我们也永远不能忽略眼前阴惨惨的社会现状,之所以我们有时候会感觉到生活幸福,那完全是因为我们对黑暗主观故意忽略不视的缘故,据说鸵鸟把头插进沙子里,一切就都安全了。
2008年初,美军继续占领伊拉克,恐怖爆炸事件层出不穷;以色列和周边阿拉伯国家的关系没有根本好转,许多阿拉伯的孩子因受战争困扰无法接受教育;阿富汗仍旧处于绝对贫困的边缘;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但是环境遭到史无前例的破坏,有学者认为即使当下停止破坏,完全恢复亦需要近百年的时间;石油面临枯竭,淡水日益成为稀有资源,全球气温高升;世界无序竞争加剧,在完成对地球的势力范围划分以后,一举冲向月球以及太空。

Michael Haneke,71 Fragments of a Chronology of Chance,1994

200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