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向阳·

  最近回北京,见到一件高兴事。不少的胡同四合院正在翻修甚至重建,不是改建而是照原样重来,用的是灰砖,小片瓦,木头房柁。此前,个人或单位进行的小规模翻修一直没断过,但一是规模太小,二是老房子一扒,新房子再起来就改了模样:“唐装”变“西装”了。这一次呢,是北京市统一规划,投入了10亿元,免费翻修老房。原则是照着四合院的老式房子来,外表必须保持老模样。

  不知有多少人一直在疾呼保护北京的胡同四合院,但就在疾呼声中,一片片的胡同消失了,变成了新式楼房。无数的开发商们瞪着血红的眼睛盯着呢。虽说有一个又一个保护四合院的文件,开发商们仍然机会不断,最冠冕堂皇的“准杀证”就是“危房改造”。四合院大多都是上百年的老房了,年久失修,只要等着,它们就会一间又一间一片又一片变成危房。当然,四合院的住户们也免不了自救,修一修改一改,但结果往往更糟,他们的乱搭乱建把老式房子变成了“四不像”,最后失去了保留价值,反而招来“杀身之祸”。

  真想拯救胡同四合院就不能“不许动”,保持不动就是看着病重的四合院自己慢慢死亡。只有积极重建重修才是唯一的真正保护之策。但是,钱从哪来?挤在四合院里的老北京人都不富裕,而且让他们自己掏钱就只能依着他们的主意乱搭乱建,结果往往不会是“原汁原味”,而是“四不像”。由政府出钱就不一样了。白给要不要?当然要,要就得按着“原汁原味”来,由不得房主乱出主意。不过这次也针对老房子的致命弱点照顾了一下房主,可以在屋里加个卫生间、接通上下水道。但是这些额外的改造、尤其要增加建筑面积时,房主必须出一部分钱。

  四合院的老北京人绝大多数都举双手欢迎“天上掉下的大馅饼”。可惜,这次的“馅饼”可不大,10亿元太少了。所以此次重修只限于一些重要的地区和地段,比如什刹海、后海、鼓楼一带。而且,只有临街的房子才会翻盖,笔者就见到翻修一新的四合院大门和临街的南房,可进了大门呢,里边乱搭的房子和原来的东、西房一点没动。这大概又是为了奥运的“面子活”,已经干了好几年了。许多临街的楼房都“洗了脸,化了妆”,粉刷一新,可是背向大街的那面却一点没动,更别提那些根本不临街的楼了。但不管怎么说,这次对胡同四合院的翻新工程算是开了个好头:彻底翻盖,而且“白给不要钱”和“保持原汁原味”,正是保护胡同四合院的唯一可行之路。有了“初一”就能指望“十五”,既然“启动”了,那些呼吁保护四合院的社会力量就可以继续“往前推”了。

  笔者最近还去过其他几个城市,这才发现:在保护老城区方面,北京居然还是最好的,至少还剩下了一些成片的胡同四合院。而在其他城市,要找类似的老民居已经很难了。就说西安吧,人家保留了古城墙,这点比北京强,但传统的民居呢?成片的百八十年的老民房,城里基本上没了,全是楼了。很多大城市如今都“长得差不多了”,主要民居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盖的低层楼房、七八十年代的六层以上的板楼、九十年代的更漂亮更多式样的高层楼。笔者走过的几个城市也就剩下各自的几处古迹不同,城外的山水风景不同,而走在城里,建筑、街道、商店、饭馆、直到人们的衣着打扮都区别不大了。

  不知还有多少人像笔者一样,去一个城市旅游,除了名胜古迹还想看看当地人的生活,就是普通人的衣食住行。越是和自己熟悉的家乡不一样就越觉得有意思。比如要去上海,笔者就很想看看那些老作家笔下的里弄老房,看看那“亭子间”到底是个什么样。但已经不敢存奢望,特别会追求现代化的上海人哪还能容忍里弄老房子呢。好在北京还有不少的胡同四合院留到现在给外地人看。这可是北京的“血肉”,如果“血肉”都没了,哪怕还剩有“骨头”,像故宫、北海、颐和园,北京味也基本上完了。所以,看到翻修一新的,仍是原汁原味的四合院,作为一个北京人,笔者是真高兴。

□ 寄自澳大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