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常羊之山”之谜被破解
http://www.silkroaddunhuang.com/ShowF/777.htm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这是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所作的《读山海经》诗中的几句。在诗中他把精卫、刑天相提并论,歌颂了他们的反抗精神。如今“精卫填海”的故事人们早已熟悉,而刑天的故事则相对陌生一些。
刑天是上古时期的一个部落首领。《山海经》中记载,刑天是炎帝的部属,参与同黄帝争夺天下的战争,结果战败,被黄帝派其臣贰负将刑天斩首,葬在“常羊之山”。刑天被斩首以后仍不屈服,依旧拿着盾牌和大斧同黄帝作战。千百年以来,人们都把刑天当做我国古代的战神和敢于反抗压迫的代表人物,一直加以歌颂。然而,刑天葬首的“常羊之山”的具体位置却始终是个难解之谜。

3月3日,记者赶赴西和参加“中国乞巧文化之乡”的挂牌仪式,在这次会上,记者意外获悉西和县老一辈学者赵殿举(字子贤)曾有文章论述此问题,其子赵逵夫教授经过长期研究,又连带解决了氐人起源、古代神话所说的“雕题”人同刑天和氐人的关系等问题,终于破解了“常羊之山”的具体位置。赵先生认为,《山海经》中所说的“常羊之山”就是今天西和境内的名山———仇池山。

  刑天是氐族首领

  我们抵达西和的第二天,正是农历的正月十五,西和人在县城举行了规模盛大社火汇演。来自西和各个地方的社火队,用他们的锣鼓声展示了民间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喷火的狮子、三个头的巨龙、罕见的春官说唱、悠扬的山歌演唱……吸引了人们的眼球。

我国著名的先秦文学研究专家赵逵夫教授是西和人,学有家传,这些年对西和民族民间文化的研究、保护、发掘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他对赵子贤先生的《刑天葬首仇池山说》一文加以笺注,又写成了不少关于刑天的文章,《刑天葬首仇池山———兼论“奇股国”、氐族地望及“武都”地名的由来》就是其中之一。

在西和的几天里,记者就刑天和仇池山的相关问题采访了赵先生。赵先生认为,刑天是我国远古时期的一位氐族部落首领。“他是炎帝的后人,曾受炎帝之命创作了扶犁之乐、丰年之咏。可见,刑天是个能文能武的人物。”

关于刑天的事迹,主要集中在《山海经》中。《山海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奇书,反映了我国先秦时代的历史、地理、民族、史前习俗等内容。同时,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

赵逵夫教授在他父亲研究的基础上,梳理了《山海经》等古代文献中关于刑天的故事发展情节:在上古时期,炎帝同黄帝争夺天下,作为炎帝的部属,刑天也自然参加了这次大战。结果炎帝一方战败。这场远古时期的人类战争极其残酷,炎帝的部属遭到了严酷的惩罚,刑天被一个叫贰负的部落首领及其部下危,砍去了头,但他仍然“以乳为眼睛、以脐为口,一手拿着盾、一手拿着斧”同黄帝斗争,最后黄帝命人砍去了刑天的一条腿,并且把他绑到了疏属之山顶的大树上。他的头就埋葬在“常羊之山”。

  常羊山就是仇池山

  经过长期的研究基本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刑天死后,埋葬其头的常羊山就是今天人们所说的仇池山。

据《山海经·海内西经》记载,有一个奇股国,这个国家就是刑天和黄帝争神的地方,这里的居民长着三只眼、一条腿。他们的眼睛有阴有阳。

赵逵夫教授认为,之所以把“常羊之山”认定为仇池山,主要理由有3条:其一,《山海经》中对常羊之山位置的描述,和仇池山的方位相符;其二,常羊山在古代的华阳国内,古代民间传说记载,有娇氏女“女登”感应神龙于华阳之常阳山。而伏羲为龙神,古代传说生于仇池。则有娇氏女所感应的神龙的常羊山无疑就是仇池山;其三,仇池山在古代又叫仇夷山、仇维山,而“仇池、仇夷、仇维”和“常羊”的读音相同或相近。依据这些理由,可以基本确定常羊山就是仇池山。

而《山海经》中记载的三只眼睛的居民,其实就是氐人的一种习俗。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还有人在成都街头看到过长着“三只眼睛”的人,这些人的额头中间有一个立着的眼睛,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眼睛,而是小时候人们将其额头中间划开,放入一个墨珠,长大后远远看上去就如同眼睛一样。这也是氐人的古老习俗。

如《山海经·大荒西经》载:

“有互人之国,炎帝之孙,名曰灵,灵生互人,是能上下于天。”据郝懿行《山海经笺疏》注:“互人国即《海内南经》氐人国。氐、互一字盖以形近而讹,以俗‘氐’正作‘互’字也。”

由于氐人善于养马,故而非常崇拜马神,早期以白马为图腾,他们的白马神、马王爷大都是三只眼睛。“马王爷三只眼”由此而来。三只眼睛的杨二郎传说在陇南相当流行,而天界“四大元帅”中的马元帅也是三只眼睛,他们都是氐族的祖先神。“那个马元帅在民族融合中被编入了‘四大元帅’中,在天界的‘统一战线’的阵营中,拥有显赫的位置。”

  武都是古氐人国都

  氐人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民族,氐人后裔在仇池山建立了仇池国政权。今天生活在陇南文县和四川平武的白马藏族,其实就是氐族(《史记》中“白马氐”)的后裔。氐人处陕甘川交界地区。早见于殷商,《诗经》中氐羌并提,经营农业,兼事畜牧。多知汉语,采用汉姓,服饰杂汉、羌。汉代氐人各部自有豪帅,不相统一。两晋间,建仇池、前秦、后凉等政权。南北朝时,部分融入当地其他民族。采访中赵教授介绍说,关于“刑天葬首仇池山”的观点,他的父亲赵子贤先生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曾提出过,上个世纪80年代后,他对这个观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过去人们认为“武都是西汉时期设置的古县名,治所在今天的西和县西南,也是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设置的武都郡的治所。”人们认为,武都地名中的“武”是颂扬汉武帝威武拓疆之意,“都”是大池的意思。

在研究中赵教授发现,“武都”一词的出现和氐人密切相关。“武都”一名在先秦时期就有,赵教授认为“武都”一词中的“武”来自于氐人。古人说“半步为武”,这里的半步就是一条腿跨一次,这实际上就是刑天的后人砍掉一条腿后所留下的“奇股”而形成的独特生活习俗。同时,《山海经》中记载“有人曰大行伯,把戈。其东有犬封国。”赵教授认为,这里的大行伯其实就是刑天,“把戈”给我们透露了“武”字的最初含义,其结构的“从止从戈”,就是奇股人生活习惯的一种反映。武也就成为氐人的代表。

从原始社会末期到仇池国灭亡之前,武都地区一直是氐人的生活中心。因而,他们在此修建了大量的建筑,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宗庙。“国有先君宗庙曰‘都’”,因此,武都在上古时期,就是氐人国都的意思。由此,可见武都的本来意思是氐人的国都,到了汉代以后,才变成了今天这个意思。

远古神话、习俗往往被人们蒙上了神秘的色彩,揭开远古神话的面纱,就是先民们在大地上奋斗的反映。人物介绍赵殿举(1908—1980),字子贤,西和县人。1924年入陇西师范,1926年加入冯玉祥国民军。北伐失败后,入开封无线电专门学校学习,毕业后在冯玉祥第二集团军总部监察电台任电务员,不久到天津进修无线电机械学,次年应聘返兰州,在马鸿宾部电台工作;后随电台至银川,为甘、青、宁三省培养了一批无线电工作人员。1949年西和解放中,受命劝伪团长张孝友投诚。解放后在西和中学任教。后“按非党进步人士对待”。赵子贤先生一生酷爱文史,著述多散佚。

====

好个赵殿举,打草鞋,也要研究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