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际会中的爱国主义——九种观点  


近日在网上与许多朋友讨论当前形势,收集到不同的意见。这不是专业的访谈,而是非正式的聊天。表达意见的人,年龄有老中青、立场有左中右。在这里选择摘录一些别具特色的观点,供大家分析反思。这些言论(虽然有的听起来像奇谈怪论)的确反映出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看法。希望这个摘录有助于增进各种立场的彼此了解和对话,共同促进爱国主义的理性思考和健康发展。

  1. “反华势力反而把中国人民团结在一起了?”

  我很投入。对,天天上网发言,而且所有的活动我能参加的都参加,当然也会去动员抵制。什么心情?告诉你吧,就是又愤怒又兴奋。愤怒你当然知道。但你别说,出了这些事情我心里还真有那么一点兴奋。咱们平日里活得那叫庸俗,整天就是投简历啊找工作啊,股票怎么啦房价怎么啦,烦人!大家整个一群冷血的经济动物,为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还明争暗斗的。现在有这么个形势,咱们也名正言顺地做一回热血男儿。男人就是政治动物,议论点大是大非!反华势力怎么也不会想到,你越反华,中国人民反而越团结,而且全世界的华人都团结起来了!这多壮观!想想就觉得热血往上涌,有种升华的感觉!团结当然重要啊,现在中国就是需要凝聚力,所以不管什么方式能凝聚起来就好,凝聚力就是一切!

  2. “奥运会改全运会?”

  坚决抵制到底!我觉得还要彻底——法国货、日本货、美国货一律抵制!新老帝国主义的产品统统抵制!咱们就用纯粹的国货!能有什么后果代价?中国人民都能扛着!他们要抵制中国货?不怕!绝对不怕!你想想,咱们中国这么多人口,这么大市场,自产自销,自行消化,完全可以自力更生。他们能怎么样?!他们抵制奥运会?让他们都抵制好了,不来拉倒!又能怎么样?天塌不下来!大不了咱们就把奥运会开成个全运会,或者“亚非拉人民运动会”,到时候咱们中国队拿下所有金银铜铁锡牌,创他个吉尼斯纪录。全国人民一片欢腾!那一定很爽、很过瘾。

  3. “我们是要人家害怕?还是要人家尊重?”

  现在的气势是很大,好像也挺振奋人心的。但我们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是要人家害怕呢?还是要人家尊重?让人害怕比较简单,走激进路线,往狠里走就行了。但这是我们要建立的“正面国际形象”吗?我知道年轻人容易血气方刚,但你血性太盛,怎么让人相信你是在“和平崛起”,会不会给“中国威胁论”提供口实?如果我们是要让人尊重,那就比较复杂,就是让人心悦诚服,相信中国是个文明大国。世界上没有哪个强国总是动不动要求道歉的,没有哪个强国的人民感情那么容易受伤。说到底,我们还是要投入建设,发展真正的实力,发展文化。真正有了实力,中国就会从容不迫,就会有大国的气度了。所以,我的观点就是要理性爱国主义,道歉抗议抵制什么的,都要有理有力有节。要有大局观。不然情绪化走到极端,把中国搞得不稳定了,那就不是爱国,反而是祸国了。

  4. “毛主席从来不要求帝国主义道歉”

  现在的大方向不对。帝国主义就是帝国主义,要的就是斗争!毛主席的时候,我们从来不要什么道歉。对敌人讲什么道歉不道歉?就是讲斗争,毛主席说过,斗一万年太长,那就斗九千九百年!现在的年轻人很浅薄,根本不读毛主席的书。道歉有什么用?抵制家乐福有什么用?关键是要全面抵制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过自力更生、勤俭节约的朴素生活!和工农群众打成一片。你在MSN上挂个小红心倒是挺容易的,可脑子里还是个白领小资,根深蒂固地是一套资产阶级腐朽的生活方式!我觉得就是要再搞一次上山下乡运动,把MSN上挂了小红心的都送到农村去,在“广阔天地里练红心”!那才是一颗真正的红心!同时也解决了中国的三农问题。其实大家都没有认识到,真正的反华势力隐藏得很深,看上去可能像“国际友人”“合作伙伴”什么的。但他们要在根本上改变中华民族的文化,改变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才是真正的敌人。现在的斗争太表面化了,不过是为了面子和自尊心的斗争。

  5. “坚决反对分裂中国,但绝对不怕分裂中国人口”

  你别来问我。对了,我就是怕了,不敢发言。现在有谁敢表达不同意见?不怕被扁死啊?凡是有不同看法的都是“汉奸卖国贼”,都不配做中国人!这些爱国勇士,坚决反对分裂中国,但绝对不怕分裂中国人口。德国纳粹和日本军国主义时期有这样的“爱国主义”,美国麦卡锡时代有这样的“爱国主义”,在中国文革的某个时期也有这样的“爱国主义”。这是什么爱国主义?这是“爱国恐怖主义”!

  6. “话语暴力就是CNN帮凶”

  还不明白?我告诉你吧!你想想,我站在CNN总部门口绝食三天抗议,终于出来一个会说中国话的高级主管接待,问你到底抗议什么?我说抗议你们造谣污蔑,说中国人是“暴民”。那个主管拿出500多页打印纸,是各个中文网站万名网友的留言和评论,大部分都是“很暴力很黄色”的言论。然后说,本来CNN涉嫌造谣诬陷,但现在有了证据,这就是暴民的语言。所以我们没有造谣,最多只是夸大了点,你可以回去了。我身体虚弱,高喊一声Cao你妈,就昏过去了。真的假的?你脑子进水啦?这当然是我编的情节,是为了说明问题。

  7. “CCTV比CNN水平高多了”

  好多中国人有一种浅薄的误解,总以为西方媒体水平高。说实话,我在美国那么多年,就觉得CCTV比CNN水平高,高得多。你别当我是开玩笑。你当然可以说CNN自由一些,但自由到了放任的地步!到了不负责任的地步!我们CCTV不论主持人还是新闻评论人都是素质比较高的,说话很慎重,知道自己责任重大。但CNN请来的评论人(顺便说一句,那个辱华的Jack Cafferty,其实不是CNN的主播,是特约评论人),真是三教九流都有,什么话都敢说,就知道自己出风头,提高收视率高。这就是资本主义媒体的弊端!就前两天,我打开CNN,王牌主持人Lou Dobbs在骂布什,说他是“moron”。你知道“moron”是什么意思吗?查查金山词霸就知道了:moron就是“白痴”“弱智”(智商在50-70之间的成年人)。你想,不管你对布什有什么意见,这是你们国家的民选总统啊,就敢这么侮辱。你们美国人选出了个弱智总统,这不等于是在说美国选民都是白痴弱智吗?这不是侮辱了全体美国人民吗?可是他们习惯了,因为从来没有人去抗议,白宫也从来不要求道歉什么的,这就是他们的国情。所以这帮媒体人就被宠坏了,气焰嚣张至极。但是,你说你们自己国家的事情可以,随便你怎么放任自由,但你别跟中国找事!咱们的国情不一样,我们中国人就是会把媒体言论当作严肃的事情。有人说,那是我们自己不够开放,听不得不同意见。这不对!两国国情不同,要互相尊重。要说利弊的话,我觉得还是CNN这样的滥用自由弊端更大。咱们有中宣部的监督指导(有的时候管得可能紧了点),但至少还是负责的。而美国媒体需要根本的改变。他们有个什么“国务院新闻总署”,但完全不承担监督引导的责任。我觉得,他们应该成立个“美宣部”,可以向中宣部吸取经验,至少在涉及国际事务的问题上要慎重和负责。抗议没有用?胡说,我觉得抗议有用。4月11日,CNN就播出一段为“奥运大使”成龙在长城上拍的长篇特写,那是很正面(我开始还以为这是CCTV的英语节目呢)。你看,还是要表达意见,施加压力,否则对中国的报道评论都是负面的,那中国的形象就很难转变。

  8. “只知道自己的国情,人家也有人家的国情”

  我不反对抗议CNN,但反对抵制家乐福。爱国主义很好,但也要把状况弄清楚。那么多年盲目崇洋迷外,但人家社会政治文化的基本状况都不清楚。反华势力是有的,但主体很复杂,也常常是不明确的。一些西方政客对中国有误解和偏见甚至有严重敌意,但没有一个西方国家的行政当局现在敢公开反华。可是,政府所反对的立场言论和游行示威在西方国家也受到法律保护的,这就是他们的国情。藏独就利用了这种自由。但同样,没有这种自由,海外华人的抗议也不可能成气候。我们老说中国有中国的国情,但很少关心人家的国情。比如,西方媒体不代表西方政府立场,家乐福和法国政府的关系也不是中国电信和中国政府的关系,而法国政府没有取缔藏独的示威游行是因为游行受到宪法的保护,这不代表政府支持它。火炬传递在法国出了状况,这是当地警方执行不力,但和法国政府的意愿没有关系。法国总统不是还写信给金晶道歉了吗?执行不到位与政治立场不是同一回事情,否则,藏独极端行为在中国发生,你还要去抗议中国政府吗?所以,根据火炬传递的事故就去反对法国政府,然后就去抵制家乐福,我看有点像国际笑话。

  9. “忧喜参半的爱国主义热情”

  是要辩证地看问题。我觉得主流是好的,你听到极端情绪说不定只是少数。因为温和的人很可能不积极主动发言,是沉默的大多数。正面的意义是,中国一个大国的崛起应当有积极健康的公民,但我们现在主要是消费型的市民。公民与市民有关联,但又有区别。市民只关心消费利益,而公民关心更大的共同体,关心国家,甚至关心人类的命运。爱国主义热情有助于公民性格的培养,这是积极的正面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过去19年以来,只有负面事件导致的愤怒的、仇恨性的情绪才能这么广泛地激发大家的公民热情。好像国家遭到屈辱,才有国家民族的认同感。没有这样的事件,大家都埋头过过小日子,沉湎于“私性的自我”,而没有很强的公民意识。这是我的忧虑所在。因为只在愤怒中养成的公民精神是高度情绪化,引导不好具有危险性。但健康的公民品格不是简单的教育问题。是要在一个开放自由而理性的公共领域中,让大家能越来越充分参与公共讨论,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进程,这样才有主人翁意识,才会让大家对国家有认同感——“这是我自己的国家”,而且才有理性的公民品格。现在我们的传媒有一些公共讨论,但远远不够,而且只是少数专家学者在那里发言,普通老百姓的参与渠道远远没有打开。国家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但只有负面情绪激发的想象是有危险的。没有更民主的公共领域,在日常状态就会“想象失灵”,感到每个人都是一个个“小我”,而没有坚实的“大我”。我们当然是要逐步展开民主化的进程,但一个自由开放的公共领域迟早是不可缺少的。因为这“是人民精神的慧眼,是人民自我信任的体现,是把个人同国家和整个世界联系起来的有声的纽带……”没有这样一种公共领域的结果是“人民也就有一部分陷入政治迷信,另一部分陷入政治上的不信任,或者说完全离开国家生活,变成一群只顾个人的庸人。”这是马克思在1842年写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