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过眼录
2008-7-8 13:23:31 黄普希 阅读328次

--------------------------------------------------------------------------------

晓风书屋的学术新书又好又快,只可惜经营困难,所以折扣不多。实体书店在当今越来越具有理想主义的悲壮色彩了。
  
  1、汪精卫附逆研究,张殿兴著,¥45.00,人民出版社2008年,305页
  
  从小从电视上得来的印象,汉奸和伪军都非常猥琐。后来,发现猥琐的名单中有风流才子胡兰成、学者周作人、中共一大代表陈公博、周佛海……当然还有曾经意气风发舍身革命的汪精卫。
  汪精卫(1883-1944),祖籍浙江山阴,出生于广东,年少时被誉为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他谋刺清摄政王载沣,事泄被捕,被判处终身监禁。“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壮举得到举国敬仰。孙中山病危时,受命记录孙的遗嘱。与蒋介石争权,国民党公开分裂成“汉”“宁”两个政府。1931年又纠合反蒋势力成立广州国民政府。“九一八”事变后,与南京议和,汪历任国防最高会议副主席、国民党副总裁等职。
  但是,基于自卑懦弱性格,汪在后来的政治活动中表现出了很严重的妥协性。在后来的政治斗争中,由于性格软弱、实力缺乏,汪精卫一遇不利,动辄托病出洋或住院休息。“九·一八”事变后,汪一直被恐日情绪所围困,害怕打仗,全力交涉言和。加上手下“亲日派”分子摆布,不满意久居蒋介石之下受蒋闷气,终于脱离重庆另组汉奸政府。
  《汪精卫附逆研究》是张殿兴在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写得有点枯燥,不如历史本身精彩,尤其是汪到河内的一段。
  
  2、侠的精神文化史论,龚鹏程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
  
  《游的精神文化史论》一书的姊妹篇,着重将“侠”作为中华文化另一种特殊形态,从秦汉直到今天的青少年犯罪问题都涉猎在内,这是该书最具现实意义的一面。虽然是学术路数,行文依然非常注意可读性,对侠文化史的建构也超出寻常视野。
  游的精神文化史论,龚鹏程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从各个角度、用各种方式,来说明游这个观念是在什么具体生活场域中生长出来,它又如何与具体的人文活动相关。在描述中,游不只是一个抽像的概念,也不是一个客观的思辨物,它体现于游戏、游旅、游艺、游心、游观、游学、游仙等各种活动中,也与社会上的游民、游士、游观、流氓、游娼等等人士有关。
  关于作者请看《龚鹏程四十自述》。
  
  3、秋水堂论金瓶梅,田晓菲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大学时在《读书》和《书城》上开始读到田晓菲的文章。田晓菲笔名宇文秋水(外国丈夫宇文所安),秋水堂乃田晓菲在波士顿居所书斋之名,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现执教于哈佛大学东亚系。《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2007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秋水认为金瓶梅乃“成人小说”,却并不是因为它描写做性爱之坦率,而是因为它要求我们慈悲。秋水要我们看到《绣像本金瓶梅》的慈悲,与其说这是一种属于道德教诲的慈悲,毋宁说这是一种属于文学的慈悲。即使是那些最堕落的角色,也被赋予了一种诗意的人情;没有一个角色具备非人的完美,给我们提供绝对判断的标准。这些人性闪现的瞬间迫使我们超越了道德判断,走向一种处于慈悲之边缘的同情。
  
  4、杜甫秋兴八首集说,葉嘉瑩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迦陵著作集,定价:¥46.00 
  
  葉嘉瑩的著作集最早见的是河北教育出版社的,后来中华书局也出了,北大又出了,出版都这样要扎堆。
  本书原是1960年代叶嘉莹鉴于台湾白话诗的弊端而作的,作者希望能以《秋兴八首》为例,展现杜甫诗歌之集大成的成就,作为现代诗人之借鉴。历二十年之久,作者先后搜辑了自宋迄清的杜诗注本53家,不同之版本70种,考订异同,对诗歌内容、形式作了精细的说明,希望人们在仔细研读和体会中将古典与现代结合,也希望此书对新诗创作和学术研究有所助益。
  
  5、真水无香,舒婷著,作家出版社2008年,定价¥32.00
  
  舒婷以朦胧诗立世,以散文延续写作。《真水无香》讲述了厦门鼓浪屿的历史和现实,家族那些并不渺远的人和事,通过作者内心的回访,洋溢出一种令人叹息的真情和感伤对生命记忆的检索,对细小事物的敏感,对历史人事的温情和敬意,坚定地向我们重述了那些不可断绝的精神纽带对人类生活的微妙影响。
  舒婷,原名龚舒婷。世居福建厦门鼓浪屿。高中课本选的《致橡树》远没有《会唱歌的鸢尾花》那么令人激动。
  
  6、隐疾,(德)班德洛著,麦湛雄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新知文库
  
  医学博士博尔温·班德洛告诉我们:如果戴安娜不是王妃,她也会是个抑郁、暴饮暴食、自我残害的购物狂;如果梦露没成为明星,她只是个流落在好莱坞街头的兼职妓女;不会幸福,而境遇只会更差。他们,不是被名望所累。不同类型的人格障碍,决定了他们的一生。博尔温·班德洛(Bo rwin Bandelow),教授、医学博士、心理学硕士,在哥廷根大学精神病医院工作。他是世界上著名的恐惧症研究者之一,曾就这个题目写了名著《恐慌和广场恐惧,其诊断、起因和治疗》(2001)和另一本畅销书《关于恐惧》(2004)。
  
  7、聂鲁达情书与游记选,(捷克)杨·聂鲁达著,万世荣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新世纪第一推荐丛书,¥19.80
  
  扬·聂鲁达是19世纪捷克最伟大的诗人,对捷克民族文化的复兴和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创作了6部诗集,是捷克现代诗歌的奠基人,也写出了大量的小品、散文和游记,积极参与捷克民族的斗争。他的短篇小说是捷克现实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
  诗人的一生,在爱情上历尽坎坷,先后结识几位女性,均以失败告终。在这本书信集中,收录了他给几位女友的信,感情真挚,充满纯真的爱,又不时流露出诗人的诙谐。智利著名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聂鲁达,原名并非本名,因为他非常敬佩和崇拜捷克诗人聂鲁达,才改用了聂鲁达这个笔名。
  
  8、药林外史,郑金生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中医文化丛书,¥35.00
  
  “药,治病草”,它是医生治病的武器,同时又是中国历代社会的一种物资,来源十分广泛,与社会密切相关。尤其是作为社会流通的商品之一,药品又要经过许多非医人之手,遵循商品发展的规律包装打扮,浮沉涨落。因此中药的社会性非常强烈。历史上的中药甚至就像戏剧中的演员,有靠真功夫铸就的“名角”,也有靠社会风尚捧出、炒出的“明星”……
  《药林外史》是一本从社会、文化、人文思想等角度探讨中医药学发展脉络的专著。从古到今,社会上不断出现一波又一波时髦的用药风潮,就像演戏一样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一出出戏的导演并不是医生,而是不同时代的社会风尚和思潮。坦率地说,历代本草书记载的共物功效,并不全来自医生的经验。三教九流,都曾或多或少地对药物的使用产生影响。同样的药物,医学用来治病,道家用于长生,染家用来染色,江湖术士用来变把戏……
  古代文人学士,也不时借助药名玩弄些文字游戏,各种药名诗应运而生。乡曲之间,还流传着药物剧,于是一个个草木虫鱼之类的药物,被塑造成不同性格的人物,演绎着一部《草木春秋》。还有诸多小说中出现的蒙汗闷香、仙草灵芝,就如同武术中的点穴、气功一样,神神秘秘,似真似幻。
  
  9、中药简史,朱晟,何端生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35.00
  
  二十世纪,我国甲骨文和“北京人”头骨化石的发现震惊了世界,而这两项重大发现都是通过药材铺里的龙骨获得的,这也由此开启了探索数千年来悬而示决的药材炮制、汤剂、医药化学之起源的序幕……
  这部视角独特、见解独到的《中药简史》,倾注了作者几十年研究心血。它清晰地梳理出中药自春秋战国至当代的发展脉络,择其药学典籍、药材炮制、剂型演变、药用度量、炼丹术与古医药化学等精华部分展开论述,将中医基本理论、各、主要学术观点及其承前启后的过程糅为一体。
  
  10、往古的滋味:中国饮食的历史与文化,王仁湘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24.00
  
  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国饮食的历史几乎与中国的文明史一样长。收集在书里的都是关于饮食文化 “豆腐块”。
  
  11、考吃,朱伟编著,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9.80
  
  本书以笔记的形式,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要素以及各地的风味饮食进行了考证和诠释。作者从引证、辨析和梳理大量的文献典籍出发,将饮食、民俗以及更加宽阔的俗文化史的内容串联在一起,既有严谨的学术佐证,又不失浓厚的文化旨趣。从体例上而言,本书从中国民间供奉的“厨神”谈起,接着谈水、火、油、盐等基本饮食要素,再谈到饼、馒头、面条等风味主食,然后谈各地美食,最后以“满汉全席”收尾,由此构成自成一家的“中国食史”的一个版本。
  朱伟,生于上海,上世纪60年代末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上山下乡,下乡时开始小说写作。1978年起在《中国青年》杂志做记者、编辑。1983年起在《人民文学》小说编辑室做编辑、编辑部副主任,曾在《人民文学》推出刘索拉、阿城、莫言、余华、苏童、格非等一大批作家。1993年起任《爱乐》杂志主编。 1995年起任《三联生活周刊》主编至今。编著大型古典音乐工具书《音乐圣经》,著有散文集《有关品质》。
  
  12、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法)卢梭著,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19.00 
  
  在法国的传记文学中,卢梭留下了三部永传后世的作品:《忏悔录》、《对话录》和《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三部著作,三种体裁,三种笔调;如果说《忏悔录》是一部编年史,《对话录》是一部心理分析小说,那么,最后这部《梦》便是一部散文诗。
  本书为1770年卢梭重返巴黎市郊,雨日在郊外散步时的思绪随笔。写这部作品时,卢梭已到垂暮之年,已完全放弃了与敌人周旋和与命运斗争的徒劳的努力,一切听天由命,因此心境恬适,十分悠闲,落笔为文宛如信步咏哦,把十篇《散步》写成了十篇优美的散文诗。就性质来说,这十篇文章是文学作品,但就内容来说,它们又是研究卢梭一生行事和思想发展轨迹的不可不读的著作。
  
  13、什么是数学:对思想和方法的基本研究(增订版),(美)R·柯,H·罗宾著,I·斯图尔特修订,左平、张饴慈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西方数学文化理念传播译丛
  
  A·爱因斯坦:本书是“对整个数学领域中的基本概念及方法的透彻清晰的阐述。”
  《纽约时报》: 一本数学经典名著,它搜集了许多闪光的数学珍品,它们给出了数学世界的一组有趣的、深入浅出的图画,开启了一扇认识数学世界的窗口。
  商务印书馆另外有《数学之旅》丛书。
  
  14、刘文典全集(4册),刘文典著,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年
  
  收有一直买不到的《庄子补正》。可惜书破了。
  
  15、康德判断力之批判,(德)康德者,牟宗三译,西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
  
  《判断力之批判》分两部,一部是《美学的判断力之批判》,一部是《目的论的判断力之批判》。前者讲“美”与“崇高庄严伟大”,后者讲“自然的目的论”。在康德而言,三者皆摄属于判断力中来处理——作批判性的处理。判断力是知性与理性之间的一种能力。把美学判断与目的论的判断收摄于判断力中来处理,康德的着眼点是,在自然之千变万化的种种形态以及此中之种种特殊法则之可以会通而归于此一分际上。牟先生于译文之外,但考量康德之以审美判断沟通“自然”与“自由”之两界,缺乏一层周折的“合一说”,故又用力疏释康德,写成《译者关于审美判断之超越原则之商榷》附于书前,依中国儒家之传统智慧再作真美善之分别说与合一说,达到最后之消融与谐一,以期消化康德,并且超越了康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