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波斯语:محمود احمدی‌نژاد‎,1956年10月28日-),伊朗政治人物,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总统(2005年8月3日就任)。艾哈迈迪内贾德的译名很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译为“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中华民国(台湾)外交部则译为“阿赫马迪内贾德”。台湾媒体则多译为“艾玛丹加”。

艾哈迈迪内贾德出生于伊朗塞姆南省加姆萨尔县,其父是铁匠。兄弟姐妹7人,他排行第四。一岁那年,全家迁居德黑兰。他在德黑兰上完了小学、中学和高中。1975年全国高考中,他以第130名的成绩考入伊朗科学与科技大学,攻读开发工程专业。1986年,成为该校首席专家。1989年,成为该校开发系科技委员会委员。1997年,获得交通与运输工程规划博士学位。在校期间,就表现出坚定的反美立场。

他在2003年4月当选为德黑兰市长,他被公认为是一位伊朗新保守派人士,同时有着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

艾哈迈迪内贾德在伊朗2005年6月24日举行的第二轮总统选举中获得全部有效选票的61.69%(约280万张选票),以绝对优势击败对手——前总统拉夫桑贾尼,赢得选举,并当选伊朗总统。观察家认为,他简朴的生活及民族主义倾向使他赢得了特别是伊朗草根阶层的选票。为两伊战争后,首次造访伊拉克的伊朗总统,目的在强化伊拉克和此地区的和平和安全。

政治纲领

在总统选举中,艾哈迈迪内贾德采取了倾向于草根阶层的民族主义策略,将自己与第二任伊朗总统穆罕默德·阿里·拉贾伊作一番对比,强调他简朴的生活,因而引起前第一家庭的抗议。艾哈迈迪内贾德计划在伊朗建造“全世界人民的模范政府”。他自称为原教旨主义者(principlist),根据伊斯兰和革命教义来采取政治行动。他的目标之一是“将石油收益归诸于民”,意即将石油利润分享给贫穷阶层。

艾哈迈迪内贾德是在本次总统选举中唯一一位发表谈话反对伊朗与美国未来关系的候选人。他在总统大选前几天接受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国家广播电台(Islamic Republic of Iran Broadcasting)专访时,指控联合国“一昧与伊斯兰世界作对”。他也公开反对联合国安理会赋予五个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在此专访中,他提及“全球议题不是可以只由五个国家来肯定或否决的。如果这种特权要继续保持下去,那拥有15亿人口的伊斯兰世界也应该伸张特权才对”。并且替伊朗核计划辩护,指控一些烦人的国家试图限制伊朗在此和相关领域的工业和科技发展。谈到伊朗自由派大报《资讯报》(Shargh)记者要求释放他总统任内的政治犯,他反问:“哪些政治犯?在美国的政治犯吗?”

他竞选的主要口号是“我们拥有机会和能力”(英文:It's possible and we can do it, 原文:میشود و میتوانیم)。政治上他是伊斯兰工程师协会(Islamic Society of Engineers)的会员,在伊斯兰伊朗建筑联盟(Alliance of Builders of Islamic Iran)也有强大基础。该联盟亦称为Abadgaran,在第一轮总统大选时分裂成两边,分别支持他和穆罕默德•巴赫•加利巴夫(Mohammad Bagher Ghalibaf)。

在第二轮总统选举时,他说“我们并没有参与政府轮替的革命。这场革命企图导致世界政府。”同时他提到自己准备了一份长期计划来对抗恐怖主义,将可以改善外交关系、促进伊朗和邻国的合作、取消该区域国家间的签证规定,他还说“人民应该要能自由地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应该要有朝圣和旅行的自由。”

艾哈迈迪内贾德的网志

2006年8月11日,艾哈迈迪内贾德开设了个人网志。首篇文章以自传的方式,叙述自己幼年处于美国支持的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国王的专制统治下,伊朗人民生活极其困苦。接着提到,自己深受伊斯兰教宗教领袖赛义德·鲁霍拉·霍梅尼的精神感召。伊朗伊斯兰革命后,美国支持萨达姆发动两伊战争入侵伊朗,25岁的艾哈迈迪内贾德随即加入保卫伊朗的行列,并成功的保卫了伊朗。艾哈迈迪内贾德认为,侵略者最终失败的原因在于伊朗人民同仇敌慨、团结一致;而侵略者不但与反抗侵略的人民作对,还与本国人民作对。

评价

伊朗许多改革派和独立政党,以及一些抵制2005年伊朗总统第一轮选举的人,都呼吁组成联盟来反对艾哈迈迪内贾德,并称呼该联盟为“全国反法西斯联盟”。例如,IIPF曾呼吁人民进行第二轮投票来“预防宗教法西斯崛起的危险”,伊斯兰革命组织(Islamic Revolution Organization)的Mojahedin称呼这是“法西斯统治的危险”。包含一些独立评论的评论家则声言,虽然艾哈迈迪内贾德的崛起和行动有时类似于法西斯,但是这两者有明显的差异:第一,这运动既非民族主义也非种族主义;第二,它缺乏主义。其他评论则认为,它泛义地或错误地描述对手。许多秉持相同观点的评论家和随之产生的支持群众则认为,他的主义是“虚构的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