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鑫岩·

继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陆续出现以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导致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也就是商业的形成。虽然商人不直接从事物质财富的生产,但是,这一行业却对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有着的举足轻重的影响。作为生产与销售的中间环节,商人需要具备一些特殊的素质和能力。其一是要善于与社会上形形色色的顾客打交道,这样才能把商品推销出去。其二是要对市场供求有敏锐的嗅觉,以便在买进和卖出之间做出明智的抉择。为了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生存,商人不得不放弃对虚荣自尊和清规戒律的执着,而是采取“兵无定势,水无常形”的实用主义。在心理层次上,商人比工农兵更加成熟,所以不妨把这一类人称为“中年人”。

在古代中国的封建统治者把人民分为四个阶层:士农工商。从这个序列就可以看出在历史上商人的社会地位很低,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那时中国的经济主体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因此,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很有限。其次,中国的传统文化有重德轻财的观念,而商业运作则与这种价值观背道而驰。其实,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观点。例如,在美国第一届政府中任国务卿的杰斐逊就认为农场主阶层是社会稳定的核心,因为他们有固定的财产。此外,从事有规律的农业生产使人的道德比较健全,可以避免人类的罪恶心态:傲慢,贪婪,奢望和游手好闲。相比之下,那些银行家和商人却靠着投机倒把和贿赂官员而大发横财,不仅非法攫取了劳动人民的血汗,而且还污染了社会风气和败坏了政府的廉洁。

杰斐逊的这种观点代表了当时占据美国经济主体的农场主阶层,然而,这种片面发展农业的政策会导致美国在经济上无法摆脱英国的控制。幸亏当时的财政部长汉密尔顿提出了发展工商业的议案,并且获得了华盛顿总统和多数议员的支持。然而,这两条发展道路之争在美国建国以后持续了很长时间,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就是国家银行的几次废立。这种由党派之争而引起的财政制度上的大起大落对美国造成了很大危害,而这个“先天不足”使美国的金融业弊端丛生,最终导致了上个世纪的大萧条和本次金融危机。如果把商业比喻为血液循环系统,那么金融系统就相当于人体的经络系统,一个人只有气血畅通才能身体健康。所以,在现代化市场经济中,金融业和商业与工农业具有同样的重要地位,但是对其调控和管理的难度则高很多。目前,中国最缺乏的就是健全的法制,因为用人治的办法来规范金融业和商业必然会导致腐败盛行。

专制时代的管理手段主要靠权势,而民主社会的管理主要靠沟通。因此,“中年人”不仅可以从事商业,而且还适合做企事业单位的主管。作为一个印证,胡哥就出身于商业家庭。现代化社会的一大特点就是人才的流动性,所以,事业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把人才汇聚起来,既让大家心情舒畅,同时还能够发挥出各自的特长。作为主管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襟怀宽广而且知人善任,这样才能包容各色各样的人才。俗话说:“功名看器宇”,一个人胸怀有多宽,就有可能成就多大的事业。此外,尽管在专业方面企事业的主管可能不及手下人,但是,在全局方面却一定要有远见卓识。除了这两个条件,如果还有坚定不移的志向,那么就可以成就一番伟业。

《三国演义》所刻画的刘备这个人物就是“中年人”的一个杰出代表,尽管在很多人眼里他显得十分平庸。刘备的大半生都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如果他死心塌地效忠一位明主,就可以尽享荣华富贵。然而,刘备毕竟不是池中物,几十年中无论是艰苦的生活还是失败的打击,甚至死亡的威胁,都不能泯灭他称霸一方的志向。其次,刘备有度量和识人之智,所以才能在身边延揽了当时最优秀的人才。在这方面,诸葛亮则显得相形见绌。刘备去世以后很快就出现了人才危机,诸葛亮错用了马谡,逼反了魏延。此外,刘备也有过人的见识。在进西川之前,庞统为他出了上中下三策。然而,刘备却选择了其中的中策。在后人看来,这个中策要比那个上策更明智。综上所述,看似平庸的刘备在领导才能方面竟然比才华横溢的诸葛亮和庞统还技高一筹。刘备的失败来自于感情用事,人们常常会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做出不明智的举动。古人云:“主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愠而致战”。作为一名主管在心理上要承受很大压力,因此,心中难免会有波澜起伏的时候。“ 中年人”如果能够探究并且改造自己的内心世界,就进入了“老年人”阶段。

From: http://archives.cnd.org/HXWK/author/WU-Xin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