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 journalists protest abuse of reporters in China
HONG KONG (AP) - Hundreds of Hong Kong journalists, lawmakers and residents marched Sunday to protest the alleged police beatings of three reporters covering recent unrest in western China, and demanded a government investigation.
Demonstrators wearing black rallied outside a police station before marching to local offices of China's central government. Organizers and police estimated the crowd at 650 to 700 people.
"This time the authorities are over the line," Mak Yin-ting, chairwoman of the Hong Kong Journalists Association, told the gathering. "They did not only beat reporters, but blamed them for inciting the public disorder."
The TV journalists were covering the aftermath of a mass protest by the majority Han Chinese in the troubled city of Urumqi earlier this month after a series of needle attacks that China's government blames on Muslim separatists.
The three journalists, who worked for TVB and Now TV news outlets in Hong Kong, said they were kicked, punched and shoved to the ground by police before being detained for about three hours.
However, Xinjiang authorities who investigated the matter have said security personnel repeatedly asked the reporters to leave before they were detained and faulted the reporters for "instigating" the unrest - allegations the reporters' companies say are false.
"We condemn the cruel treatment in no uncertain terms," said Tom Mitchell, president of The Foreign Correspondents' Club of Hong Kong.
Attempts to reach central government representatives in Hong Kong were unsuccessful, and phone calls to the information office of the regional government in Xinjiang rang unanswered.
Unlike mainland China, the former British colony is promised Western-style civil liberties and is home to a vibrant press known for its aggressive, uncensored coverage of the rest of China.
Hong Kong lawmakers, including members of the territory's pro-Beijing party, have also criticized Xinjiang authorities and made public pleas for Beijing's intervention.
- posted on 09/13/2009
新闻采集,尤其是高质量的硬新闻报道,是个艰辛的过程,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事实上,记者的人身安全在世界范围都是个问题。挨打、判刑经常发生,更有许多为报道新闻付出生命代价的记者。
根据记者无疆界RSF的数据,在冲突地区,自2006年以来有37名记者在伊拉克被杀害,3名在斯里兰卡和哥伦比亚,2名在阿富汗。即使在和平地区,墨西哥有7名、俄罗斯有3名,菲律宾2名、中国2名记者遇害。
根据保护记者组织CPJ的数据,在1992-2006年,全球范围共有580名记者殉职,71.4%被谋杀,18.4%死于交火,10死于其它危险环境。印刷媒体记者通常要面对更多生命危险,只有在菲律宾和印度,更多的广播电视记者遇害。
- posted on 09/13/2009
雪 wrote:
新闻采集,尤其是高质量的硬新闻报道,是个艰辛的过程,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事实上,记者的人身安全在世界范围都是个问题。挨打、判刑经常发生,更有许多为报道新闻付出生命代价的记者。
根据记者无疆界RSF的数据,在冲突地区,自2006年以来有37名记者在伊拉克被杀害,3名在斯里兰卡和哥伦比亚,2名在阿富汗。即使在和平地区,墨西哥有7名、俄罗斯有3名,菲律宾2名、中国2名记者遇害。
根据保护记者组织CPJ的数据,在1992-2006年,全球范围共有580名记者殉职,71.4%被谋杀,18.4%死于交火,10死于其它危险环境。印刷媒体记者通常要面对更多生命危险,只有在菲律宾和印度,更多的广播电视记者遇害。
为什么印刷媒体和广播电视有这个风险度的区别?菲律宾和印度又不同在哪里啊?
俄国记者和ACTIVISTS的事我一直有留意。另一贴里玛雅提到高贵的死,我想那就是高贵的死。 - posted on 09/14/2009
小蜜蜂 wrote:
为什么印刷媒体和广播电视有这个风险度的区别?菲律宾和印度又不同在哪里啊?
俄国记者和ACTIVISTS的事我一直有留意。另一贴里玛雅提到高贵的死,我想那就是高贵的死。
总的趋势,一直到最近几年,尤其是网络媒体崛起后,才有越来越多的广电记者和网媒记者、blogger受到威胁。大约是在传统媒体时代,印刷媒体更多的报道政治硬新闻,而电视更多的娱乐化了。菲律宾和印度的记者情况我不太了解,估计是因为这两个国家的文盲率比较高,报业相对广电来说不是很发达,那么从概率来说,冲锋陷阵的记者多出在广播电视。
你说的是Anna Politkovskaya吗?报道车臣,跟普京政府唱反调,06年被枪杀在自家公寓的电梯里?俄国政府倒是在国际舆论压力下答应调查来着,但到现在也没有调查出元凶来,或许永远都调查不出来,或许本来就是他们干的。大部分遇害记者的案子都是这样的结果,涉及的政治或黑帮势力太强大,没有昭雪的可能。anna得了2007年的世界新闻自由奖,是她儿子去代领的,是这个奖第一次颁给一个已故的记者。我有几个朋友跟她共过事,都难过极了。之前一年还有个黎巴嫩的电视女记者,叫May,被装在她汽车上的炸弹炸掉了一条腿,坐着轮椅来巴黎演讲,非常powerful,她还继续做电视节目。 - posted on 09/14/2009
雪 wrote:
总的趋势,一直到最近几年,尤其是网络媒体崛起后,才有越来越多的广电记者和网媒记者、blogger受到威胁。大约是在传统媒体时代,印刷媒体更多的报道政治硬新闻,而电视更多的娱乐化了。菲律宾和印度的记者情况我不太了解,估计是因为这两个国家的文盲率比较高,报业相对广电来说不是很发达,那么从概率来说,冲锋陷阵的记者多出在广播电视。
你说的是Anna Politkovskaya吗?报道车臣,跟普京政府唱反调,06年被枪杀在自家公寓的电梯里?俄国政府倒是在国际舆论压力下答应调查来着,但到现在也没有调查出元凶来,或许永远都调查不出来,或许本来就是他们干的。大部分遇害记者的案子都是这样的结果,涉及的政治或黑帮势力太强大,没有昭雪的可能。anna得了2007年的世界新闻自由奖,是她儿子去代领的,是这个奖第一次颁给一个已故的记者。我有几个朋友跟她共过事,都难过极了。之前一年还有个黎巴嫩的电视女记者,叫May,被装在她汽车上的炸弹炸掉了一条腿,坐着轮椅来巴黎演讲,非常powerful,她还继续做电视节目。
我不知道为什么是菲律宾和印度。我看你提这两个国家,觉得好奇怪,因为菲律宾是东盟国家里唯一的Liberal Democracy. 印度是南亚国家里唯一的Liberal Democracy. 这会和你说的特殊有联系吗?是不是在Authoritarian Regimes里,印刷媒体比广播电视空间更多?而在Liberal Democracies里,广播电视的优势更明显?
----------------
Anna Politkovskaya是我第一个留意到的遇害的俄国记者,虽然她不是俄国自普京时代第一个遇害的记者。俄国这些年谋杀记者做的很过分。这一点,中国政府确实强很多,大部分只是抓起来关上。
Anna2006年遇害。今年,2009年1月,她当年的同事,记者和人权律师Stanislav Markelov在光天化日之下被刺杀。同时遇害的还有一个年轻的记者,Anastasia Baburova。这所有遇害的人都和车臣问题有关系,Anastasia没有牵涉到车臣问题里,她调查的是新纳粹组织。凶手的计划里本来没有她,但她在Stanislav倒地后非常勇敢的返身去追凶手,最后被补了一枪。她只有26岁。
不到5个月后,2009年7月,人权活动家Natalia Estemirova在车臣遇害。Anna, Stanislav, 和Natalia是老相识。前两个人当年去车臣做采访就住在Natalia家里。1月份,Natalia还去参加了Stanislav的葬礼。现在这三个朋友都死了。
一个月前,2009年8月,车臣一个儿童慈善组织的负责人Zarema Sadulayeva和她先生被杀害。
在俄国,为车臣人权问题而死是非常孤独的死亡,因为他们的遇害在自己的祖国几乎没有人关心。他们调查的是自己的军队在车臣滥杀无辜的事情,在民族主义盛行的当今俄国,他们很容易被和支持车臣分裂联系起来。事实是,上面提到的几个人从没有支持车臣独立(包括父亲是车臣人母亲是俄国人的Natalia)。他们关心的事情不过是自己民族的良心底线,这样的人,生前死后都很孤独。
- posted on 09/14/2009
小蜜蜂 wrote:
我不知道为什么是菲律宾和印度。我看你提这两个国家,觉得好奇怪,因为菲律宾是东盟国家里唯一的Liberal Democracy. 印度是南亚国家里唯一的Liberal Democracy. 这会和你说的特殊有联系吗?是不是在Authoritarian Regimes里,印刷媒体比广播电视空间更多?而在Liberal Democracies里,广播电视的优势更明显?
你这个假设很有意思,我说不准,感性的说一下。无论民主还是不民主国家,如今大致的情况都是,报业更加自由,以私营为主,竞争激烈;广播电视受到更多的宏观调控,所有权和经营范围都有一定限制,商业化程度有所不同。再具体的分析一下,菲律宾的媒体几乎完全商业化了,电视网、报纸都是私营的,记者安全是世界上最糟糕的国家之一。印度的报业和广电的商业化程度也很高,但印度有public的电视频道,而且今年来有了较好的right to information的立法。
感觉记者安全问题跟媒介类型关系不大,实质上是对表达自由的保护问题,按说自由民主社会应该比所谓威权社会更懂得保障表达自由的问题,但现实中不是这么回事,因为这不是宪法上有一条就行了,就算是民主国家,也需要一系列制度建设和支持性机构。表达自由容易受到多种压力:包括政府(如中国)、商业(可能如菲律宾)、黑社会(如墨西哥的drug)、民族主义(如俄罗斯),等等。菲律宾政府专门设立了记者保护组织,但效果很有限,可能跟good governance也有关系,政府就是想保护记者可是太无能。
中国的记者相对安全,并不说明中国的新闻自由状况更好,而是因为大部分媒体都是党的喉舌,是国家各级权力的一部分,很多时候我觉得他们的地位过高了,蛮横腐败起来不亚于国家机器。
不过你这个问题如果反过来,就是自从有了电视,民主选举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倒是真的,总统候选人的外在形象、演讲能力在有了电视直播之后比之前更加影响了民意。现在看总统选举就跟娱乐show一样,长的帅、有charisma很重要,像Obama,像马英九。呵呵。
- posted on 09/14/2009
阿雪,菲律宾和印度记者的事在哪里有可信度高的资料来源吗(可信度高指从你们新闻行业的认可来看)?我需要英文的,哪怕网上的也可以。这个事情好奇怪,和我正在写的一篇论文的theory有关系,我想进一步了解一下。
雪 wrote:
不过你这个问题如果反过来,就是自从有了电视,民主选举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倒是真的,总统候选人的外在形象、演讲能力在有了电视直播之后比之前更加影响了民意。现在看总统选举就跟娱乐show一样,长的帅、有charisma很重要,像Obama,像马英九。呵呵。
这个确实是这样。罗斯福幸亏只需要做广播演讲。老布什当年竞选时形象顾问专门训练了他好一阵:因为他走起路来缩肩,没有总统相。训练了他好久怎么象一个总统那样走路。 - posted on 09/14/2009
小蜜蜂 wrote:
阿雪,菲律宾和印度记者的事在哪里有可信度高的资料来源吗(可信度高指从你们新闻行业的认可来看)?我需要英文的,哪怕网上的也可以。这个事情好奇怪,和我正在写的一篇论文的theory有关系,我想进一步了解一下。
http://www.cpj.org/
http://www.freedomhouse.org/template.cfm?page=1
http://www.ifj.org/en
http://www.rsf.org/index.php?page=rubrique&id_rubrique=2
前面三个组织的数据经常用,最后一个RSF有些问题,但也可以参考一下。我再想到别的再贴给你。 - posted on 09/14/2009
雪 wrote:
http://www.cpj.org/ http://www.freedomhouse.org/template.cfm?page=1 http://www.ifj.org/en http://www.rsf.org/index.php?page=rubrique&id_rubrique=2 前面三个组织的数据经常用,最后一个RSF有些问题,但也可以参考一下。我再想到别的再贴给你。
足够了,因为我看到你给的链接里有FREEDOMHOUSE,这是政治学认可的数据库。我一向用他家的东西不是很多,比较政治学的人比较常用他家的数据。
记者无国界是不是你们这行可信度最高的资料来源?
谢谢啊亲爱的。 - Re: HK journalists protest abuse of reporters in Chinaposted on 09/14/2009
小蜜蜂 wrote:
http://www.newssafety.org/
别客气啊,又想起来一个。。freedom house的数据很好,但抓紧用吧,听说这个组织遇到经营问题,快要撑不下去了,但愿能找到funding。记者无国界收集数据比较快,但组织的政治倾向太严重,可信度稍微差一些,在亚非拉不受待见,但要是写论文只是给欧美人看,用一下没问题。嘻嘻。。 - posted on 09/14/2009
"就是自从有了电视,民主选举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倒是真的,总统候选人的外在形象、演讲能力在有了电视直播之后比之前更加影响了民意。现在看总统选举就跟娱乐show一样,长的帅、有charisma很重要,像Obama,像马英九。呵呵。"
人民是需要娱乐的。古罗马时候的主席是用斗兽场里的斗兽等事来娱乐人民的。现在
的主席自己是亲自娱乐的,红(或无论什么其他颜色的)口白牙,一笑百魅。电视这
东西太奇妙了,真是改变了整个政治的运作。与其配套的是整个形象产业。带动了
就业,真好呀!重复一遍,居于法国的捷克写小说者米兰昆得拉在一本小说里说了,
咧开嘴笑那肌肉动作和思考的脑子活动是不匹配的,两者基本不能同时发生。他举
例,古希腊的所有现存人物雕塑里没有一个咧开嘴笑的,而现今的所有总统主席的
相片都是咧开嘴笑的。时代不同了。红(或无论什么其他颜色的)口白牙,一笑百魅
呀! - posted on 09/14/2009
雪 wrote:
http://www.newssafety.org/ 别客气啊,又想起来一个。。freedom house的数据很好,但抓紧用吧,听说这个组织遇到经营问题,快要撑不下去了,但愿能找到funding。记者无国界收集数据比较快,但组织的政治倾向太严重,可信度稍微差一些,在亚非拉不受待见,但要是写论文只是给欧美人看,用一下没问题。嘻嘻。。
我不会用FREEDOMHOUSE具体的数据,我只需要找到他家关于印度和菲律宾记者问题的报道。我不大了解和新闻有关的NGO,NGO中我了解的大半是和人权环保以及经济问题有关的组织。以后要找做新闻NGO的人问一下记者无国界的问题。
人权NGO中,AI和HRW的声誉在学界是认可的。这两个组织在亚非拉很多国家政府中也不受待见吧?AI的中文译名好像在中国互联网上还成了禁词。不过AI的中立倾向一直保持的还算好。
不过总的来说,学界这些年对NGO有好多批评。情感上,我们是站在很多NGO这一边的(NGO种类很多,有左有右)。理智上,NGO的问题有好多,学者必须做出批评。上次去开会,我那个PANEL里的全是对NGO的批评。
- Re: HK journalists protest abuse of reporters in Chinaposted on 09/14/2009
小蜜蜂 wrote:
蜜蜂,菲律宾和印度记者安全的问题,我刚才问了一个这方面比较在行的朋友,她说主要影响来自两国内的政治和宗教冲突问题,商业是次要的影响。我收回前面的有关说法。 - Re: HK journalists protest abuse of reporters in Chinaposted on 09/14/2009
雪 wrote:
她说主要影响来自两国内的政治和宗教冲突问题
这正是我想去了解的----我的直觉就是这是政治问题嘛。你提这个,我才知道。要去了解一下,可以用的话会用到论文里。
- posted on 09/14/2009
小蜜蜂 wrote:
人权NGO中,AI和HRW的声誉在学界是认可的。这两个组织在亚非拉很多国家政府中也不受待见吧?AI的中文译名好像在中国互联网上还成了禁词。不过AI的中立倾向一直保持的还算好。
不过总的来说,学界这些年对NGO有好多批评。情感上,我们是站在很多NGO这一边的(NGO种类很多,有左有右)。理智上,NGO的问题有好多,学者必须做出批评。上次去开会,我那个PANEL里的全是对NGO的批评。
RSF跟大赦国际一样,在中国应该也禁了,它把中国列为“互联网敌人”资金来源也有很多rumor。但RSF提供的信息的确有不确的时候,我发现过好几次。跟媒体一样,一个NGO做到独立是非常困难的,能活下来就不错了,有就比没有好,还是应该鼓励。 - posted on 09/14/2009
雪 wrote:
RSF跟大赦国际一样,在中国应该也禁了,它把中国列为“互联网敌人”资金来源也有很多rumor。但RSF提供的信息的确有不确的时候,我发现过好几次。跟媒体一样,一个NGO做到独立是非常困难的,能活下来就不错了,有就比没有好,还是应该鼓励。
这样啊,那么目前我不会用RSF,他家的可信度暂且存疑。我主要会用FREEDOMHOUSE找你说的两国信息, 这是比较政治学认可的资料来源。
NGO现在也有人搞500强了呢。哈哈。上次开会回来讲给某工程师听,那人笑得前仰后合。
谢谢阿雪哦!
- Re: HK journalists protest abuse of reporters in Chinaposted on 09/14/2009
请雪多招呼些媒体朋友来咖啡,我这里起码没拿什么“卢布”,也不知道怎么申请卢布,独立还算得上的。
RSF跟大赦国际一样,在中国应该也禁了,它把中国列为“互联网敌人”资金来源也有很多rumor。但RSF提供的信息的确有不确的时候,我发现过好几次。跟媒体一样,一个NGO做到独立是非常困难的,能活下来就不错了,有就比没有好,还是应该鼓励。 - Re: HK journalists protest abuse of reporters in Chinaposted on 09/14/2009
maya wrote:说真的,这一点上最佩服玛姐了,多少大男人好英雄都做不到的事情:)
请雪多招呼些媒体朋友来咖啡,我这里起码没拿什么“卢布”,也不知道怎么申请卢布,独立还算得上的。
- posted on 09/14/2009
小蜜蜂 wrote:由于RSF在巴黎,听到的丑闻比较多,这家也算是个人权组织了,他家每年不少弄钱,但在经营中可是一点都不人权,他们很大程度上依靠剥削intern的劳动,招聘很多实习生去他家实习几个月,然后再招新的实习生接替,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总也不需要花钱雇佣。这在欧盟追究起来算是违法的。
雪 wrote:这样啊,那么目前我不会用RSF,他家的可信度暂且存疑。我主要会用FREEDOMHOUSE找你说的两国信息, 这是比较政治学认可的资料来源。
RSF跟大赦国际一样,在中国应该也禁了,它把中国列为“互联网敌人”资金来源也有很多rumor。但RSF提供的信息的确有不确的时候,我发现过好几次。跟媒体一样,一个NGO做到独立是非常困难的,能活下来就不错了,有就比没有好,还是应该鼓励。
NGO现在也有人搞500强了呢。哈哈。上次开会回来讲给某工程师听,那人笑得前仰后合。
谢谢阿雪哦!
- posted on 09/14/2009
雪 wrote:
由于RSF在巴黎,听到的丑闻比较多,这家也算是个人权组织了,他家每年不少弄钱,但在经营中可是一点都不人权,他们很大程度上依靠剥削intern的劳动,招聘很多实习生去他家实习几个月,然后再招新的实习生接替,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总也不需要花钱雇佣。这在欧盟追究起来算是违法的。
这算违法吗? 很多大的IGO(政府间国际组织),比如UN下面的很多分支机构,做INTERN是要去抢的。UN日内瓦的机构,学生要从其他国家去,自己没有什么FUNDING的话,机票还得自己掏。
国际组织,无论是IGO还是NGO,工作经验都要求从基层做起,没有基层工作经验很难往上走的。这就是为什么他家总也不会缺实习生的缘故。
- posted on 09/15/2009
小蜜蜂 wrote:
这算违法吗? 很多大的IGO(政府间国际组织),比如UN下面的很多分支机构,做INTERN是要去抢的。UN日内瓦的机构,学生要从其他国家去,自己没有什么FUNDING的话,机票还得自己掏。当然是违法了,我记得规定好像是,一家单位雇佣实习生不能超过三个月,不能重复雇佣。
国际组织,无论是IGO还是NGO,工作经验都要求从基层做起,没有基层工作经验很难往上走的。这就是为什么他家总也不会缺实习生的缘故。
UN的机构在这方面最腐败了,凡是他们自己职员不愿意做的difficult work或stupid work,就到网上招几个intern来吧,一分钱都不给,还挑最好的,反正全世界的优秀大学生都希望在简历上加这么一笔。有几个Intern最后被被雇佣了?很少很少。这些IGO都是制定人权规则的组织,但他们自己是执行的最糟糕的。 - Re: HK journalists protest abuse of reporters in Chinaposted on 09/15/2009
法国的企业没有用实习生的文化吗?政府呢?
我怎么觉得挺正常啊。学生去企业或政府做实习生,本来就是无偿或一点钱的啊。UN的实习经验很宝贵,因为UN所有机构都要从ENTRY LEVEL做起。之后再往上走的话,是按服务年限来算的。学生得到的东西是不可以用钱来计算的。不被雇佣不是重点啊(雇佣机会不会在实习生这里),重点是学生有了最初的经验。 - Re: HK journalists protest abuse of reporters in Chinaposted on 09/15/2009
Abee, please tell us more about your favorite IGOs and NGOs. I'd like some more material for daydreaming. Private sector jobs looks so uninspiring comparing to the ones in the IGO/NGOs.
What is the typical or ideal career path for political science graduates? - posted on 09/16/2009
Susan wrote:
Abee, please tell us more about your favorite IGOs and NGOs. I'd like some more material for daydreaming. Private sector jobs looks so uninspiring comparing to the ones in the IGO/NGOs.
What is the typical or ideal career path for political science graduates?
IOs不是做白日梦的好材料吧。任何组织体系,无论public sector 还是 private sector,本质都是一样的:bureaucracy.
是不是因为这过去30年里很多young activists以及 transnational movement多和IGO以及NGO相联系,你觉得它们一定是特别不同的地方?很多NGO的工作其实充满了烦琐,按部就班,妥协,失望,挫折,心灵创伤,幻灭。
好多NGO也被批评越来越象BUSINESS。当然,IGO和NGO也有它们激动人心的地方。我回头有空写个贴吧。
你说的是政治学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啊?本科生好多最后是要去法学院的。
- posted on 09/16/2009
小蜜蜂 wrote:
法国的企业没有用实习生的文化吗?政府呢?
我怎么觉得挺正常啊。学生去企业或政府做实习生,本来就是无偿或一点钱的啊。UN的实习经验很宝贵,因为UN所有机构都要从ENTRY LEVEL做起。之后再往上走的话,是按服务年限来算的。学生得到的东西是不可以用钱来计算的。不被雇佣不是重点啊(雇佣机会不会在实习生这里),重点是学生有了最初的经验。
呵呵,蜜蜂,记得你说过“宏大概念的除魅过程”。。很少看到你这么serious,“UN的实习经验很宝贵”。。。看来你对UN还是看重的,如果方便,请说说你对UN的经验吧。 - posted on 09/16/2009
雪 wrote:
呵呵,蜜蜂,记得你说过“宏大概念的除魅过程”。。很少看到你这么serious,“UN的实习经验很宝贵”。。。看来你对UN还是看重的,如果方便,请说说你对UN的经验吧。
你记性是不是太好了点。笑。
对UN看重有什么问题吗?它活了60多年了,还没象国联一样死掉,虽然好多问题,亟需改革。整天开会,一帮哈欠都打不过来的国际官僚。笑。我又不是美国政府,势利眼。莱辛说美国人民要么是真天真,要么PRETEND TO BE. 美国人民为这话很生气,后果好象之于老太太也不严重LOL。
- Re: HK journalists protest abuse of reporters in Chinaposted on 09/16/2009
研究生. Thanks.
小蜜蜂 wrote:
Susan wrote:你说的是政治学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啊?本科生好多最后是要去法学院的。
What is the typical or ideal career path for political science graduates?
- posted on 09/16/2009
小蜜蜂 wrote:
雪 wrote:
对UN看重有什么问题吗?它活了60多年了,还没象国联一样死掉,虽然好多问题,亟需改革。整天开会,一帮哈欠都打不过来的国际官僚。笑。我又不是美国政府,势利眼。莱辛说美国人民要么是真天真,要么PRETEND TO BE. 美国人民为这话很生气,后果好象之于老太太也不严重LOL。
UN看上去很美,是idealist肇始和聚集的地方,也是终结idealism的地方。
你们学政治的看来,UN还能维持多久?迟早象国联一样死掉?还是越来越重要(pretend to be)?改革是可能的吗(如果人性可移)? - Re: HK journalists protest abuse of reporters in Chinaposted on 09/16/2009
SUSAN: 研究生毕业可以:教书,去智库,去政府部门,去IO, 去公司,或者失业,或者转行。
雪 wrote:
UN看上去很美,是idealist肇始和聚集的地方,也是终结idealism的地方。
UN还能维持多久?迟早象国联一样死掉?还是越来越重要(pretend to be)?改革是可能的吗(如果人性可移)?
UN的创立吸取了国联的教训,已经变得相当务实。当然,理想主义的成分肯定有,否则人类还怎么进步。
你提的话题好大,以后有空聊吧。 - posted on 09/17/2009
以身殉职的前联合国秘书长,瑞典人 Dag Hammarskjold 说过-- the UN won't take us to the paradise, but just tries to keep us away from the hell. (大意如此,原话忘了)。
雪 wrote:
小蜜蜂 wrote:UN看上去很美,是idealist肇始和聚集的地方,也是终结idealism的地方。
雪 wrote:对UN看重有什么问题吗?它活了60多年了,还没象国联一样死掉,虽然好多问题,亟需改革。整天开会,一帮哈欠都打不过来的国际官僚。笑。我又不是美国政府,势利眼。莱辛说美国人民要么是真天真,要么PRETEND TO BE. 美国人民为这话很生气,后果好象之于老太太也不严重LOL。
你们学政治的看来,UN还能维持多久?迟早象国联一样死掉?还是越来越重要(pretend to be)?改革是可能的吗(如果人性可移)?
Please paste HTML code and press Enter.
(c) 2010 Maya Chilam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