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恶意》,日本的东野圭吾著,娄美莲译,南海出版公司2009年6月第1版,2009年8月第3次印刷。昨天晚上本来是在接着看黑格尔的《哲学史演讲录》的,看着看着就瞌睡了,非想非非想了,嗯,我得找一本儿提神的看看。元旦我找社长逛书店,社长向我大力推荐东野圭吾的这本儿《恶意》,所以昨晚我就把哲学扔一边儿了,结果看到今天早晨一点半,好看,好看的书得一口气看完。小说比哲学的说服力要强多了!

  不过我对这本书有两个不喜欢的地方,一个是娄美莲的翻译说不上好,用了一大堆现在流行的词儿,和此书的情节、语境差别很大,不入戏;一个是此书的宣传语,我不知道是哪个编辑加上去的,还印在了此书的封面儿上了,“《白夜行》为了爱粉身碎骨,《恶意》因为恨万劫不复”,可以说跟此书风马牛。《白夜行》我没读过,不过《恶意》里面的根本没涉及什么“恨”,这分明是本儿讲校园暴力的小说么。

  啊,本来想往深了议论一下校园暴力的问题的,而且我昨晚都想好了这段话该怎么写了,不过怎么说呢?我感觉我再对这个话题多说一句,读者们,那么《恶意》这本书你们就没什么必要去看了。我肯定会讲得比这本书里写得还精彩,呵呵,这个我特有信心。

  这本书属于那种看一遍就够,不用看第二遍的书,这貌似也是畅销书的一般特征了吧,除了娄美莲的翻译差点儿意思外,东野圭吾的段落篇章结构的设计也是以此为前提的,让读者在看此书的时候得到瞬间的快感,从头快感到尾,然后可以扔掉,也可以有些小思考,总之他不会像黑格尔的《哲学史演讲录》那样还能让你以后再拿出来,寻章摘句的回味些什么,当然东野圭吾的好处是他让我痛快的看完了,而《哲学史演讲录》让我看得睡着了。

  我写此篇读后感的时候得处处小心,因为这篇小说说来特单纯,而且所有的内容都是内敛的,整篇小说自成一体,除了主题上有一些外延的可能性,但那些可能外延的枝干也被作者小心的给修剪掉了。东野圭吾或许在策划此篇小说之初,也就是灵感光降的那一刻,是想过要把这个主题给发挥出来的,至少从此小说的情节和结构里可以看出来,部分地方是很追求主题的表达张力的,可都被那一大堆桥段、俗套给耽误了,很可能写到最后,或者是在写的同时,东野圭吾受到了现代推理小说职业病的影响,把自己的兴趣放在那瞬间阅读快感上了,所以我从此书中不但看到了一个精彩的小说,还看到了一个无奈的作者,他被“畅销书”三个字给拘囿住了,这其中的“恶意”倒是让我考察得饶有兴味。

  《恶意》的优秀之处在于它在结构上有了一些突破,用谎言迷惑观众来写推理小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希区柯克给挖掘得够多的了;探讨作案动机也不是东野圭吾的首创,横沟正史做的要比他深刻得多,东野圭吾把谎言和动机联到了一块儿,而且把谎言和动机同时演绎成“行动”,小说结构和内容因此给结成了一个整体,整体性特别强,虽然说文学性不高吧,但里面确实又没有一句废话,这就是优秀高明的地方了。

  关键是他能想到这么做,这个动作无疑是很大的,可以说日本推理小说一直都在玩儿结构,能够玩儿出这样的大动作来的也有不少人,东野圭吾的这篇小说应该也是这种文学思潮里的一个产物。我不能说东野圭吾这个就算做绝了,因为他仍旧在字里行间做出了妥协和让步,要我说,骗就骗到底,让读者看完了之后痛不欲生才好。正因为有妥协吧,他在这篇小说里加入了如“录像带”“老照片”这样的桥段,烘托阴惨邪恶恐怖的气氛,这些都是日本现代推理小说中很成熟的道具了,这些反而埋没了或者说耽误了他做的这个大动作,使最后一章显得很机械,有失从容了,相比之下,倒数第二章、第三章是很精彩的,如果作者写到那里就结尾了,不来什么“真相大白”这样的俗套,我觉得读者会更欢迎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