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鸿沟:替虚伪鸣不平
BBC中文网 鸿冈




11月底维基解密开始公布美国外交电文的消息占据报纸大块版面。

维基解密(WikiLeaks)前几周开始在网站上公布他们弄到的1966至2010年间的25万多条美国外交电文。

这个所谓的“电报门事件”揭示的情报究竟有几分属于真的机密,几分只是说出来让人红脸但谁也不至于太惊讶的事情,大家见解不一。

不过,兜出来之后,不少评论家倒是都把“虚伪”当成了挂在嘴边的词。

有的用它形容电报的内容,有的用它描述一些美国政客对泄漏的愤怒反应。

可是,虚伪真的就那么糟糕吗?

权力面具
在剑桥大学政治系任教的大卫·朗西曼(David Runciman)前两年在一系列讲座里推敲了这个问题。

他的讲座后来汇编成书,最近刚刚发行了简装本,书名是《政治的虚伪:从霍布斯到奥威尔及至更远的权力面具》(Political Hypocrisy:The Mask of Power, from Hobbes to Orwell and Beyond)。

礼仪·欺骗·妥协
其实,谁都知道政治免不了做秀,多少也得有些礼仪,有些欺骗,有些妥协。

熟悉三国故事的人肯定觉得这是不言自喻的事情吧。

而要在当今世界搞政治,你还需要有能力把本来很复杂的事情说得好象都很直截了当,并且得想方设法在公众面前遮掩各种不甚光彩的交易和妥协。

不这样的话,“在公民个个天真而固执,成天争辩不休的国度里,怎么可能办成任何事情?”

英国人的恶习?
朗西曼在书中探讨了不同哲学家和作家对虚伪的评说,除了书名里提到的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1679)和奥维尔(George Orwell,1903-1950)之外,还包括杰·边沁(Jeremy Bentham,1748-1832)和特罗洛普(Anthony Trollope,1815-1882)等一群精英。


“老大哥”统霸的《1984》世界里没有了私人情感,没有需要隐蔽遮掩的事情,这不比虚伪更可怕吗?
在他说来,虚伪在很多人眼中曾是英国人,确切说是英格兰人身上尤为显著的恶习,不过现在倒有人认为美国已经超过英国,成为“汇聚当今世界之虚伪的宝库”。

相互渗透
朗西曼对《1984》的作者奥维尔的解读尤为有趣。

奥维尔自然了解虚伪在政治运作,尤其是在民主政体里的政治运作中所能发挥的作用。

尽管在人们的普遍印象中他总是一再痛斥自己在《1984》那本书中勾画出来的,同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所谓“双想”(double-think)思维,但其实他也并非只是简单地谴责这种思维。

在朗西曼说来,奥维尔完全知道,虚伪和反虚伪存在着相互渗透的可能。他也知道,有些情况和虚伪相比更加可怕。

倘若一个社会里的人没有了私人生活,没有了私人情感,没有需要隐蔽遮掩的事情,这样的社会比单纯的虚伪言行可就恐怖千百倍了。

第二种虚伪
朗西曼并不因之而原谅所有的各色各样的虚伪。在他的眼中,“第二层次的虚伪”(second-order hypocrisy)的的确确是一种邪恶。

他对此的定义不太清楚,不过纽约大学教授沃尔德伦(Prof Jeremy Waldron)在《伦敦书评》(London Review of Books)撰文提供的注释比较明朗。

按照他的理解,犯下第二种虚伪的人,指的就是那些明知政治世界躲不开虚伪,却偏偏顺应公众对坦诚和清廉的幼稚向往,去荧惑人心的人。

他们告诉公众,虽然口是心非、虚伪奸诈的事情比比皆是,但并非不可摆脱,并进而标榜他们自己正好就是这个腐败、虚伪社会里的坦诚之士。

这种人在朗西曼说来是最危险的,他们以反对虚伪自居,但这种反虚伪本身就是他们有意在自己脸上戴上的面具。

要害
操用第二种虚伪的这些人竭尽全力制造假象,要人们以为真诚和透明的政治是可以实现的,而且他们自己便是这种清廉透明政治的体现。在当今力倡情感和道德的世界里,很多人都愿意相信这样的许诺。

在朗西曼说来,这里的要害,就是他们诱惑人们把真诚和透明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而把其他各种需要正视的邪恶却搁置到了一旁。

不知你是否会被这种说法劝动,重新评价虚伪的价值?

(鸿冈 2011年1月6日)

(鸿冈 2010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