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有人寄来一个长篇,不知值不值得看(不过反正没时间看),这里是前言和目录:
中 国 现 代 史 演 义
孙蒋毛邓叱咤百年风云 海峡两岸期盼和平统一
序言
这真是一本好书、奇书 高建鹰
读了恩师前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第八、九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前任副主席靳晋先生推荐的曹德谦先生所著《中国现代史演义》文稿,拜访了历经人生坎坷、学识成果累累、现年80多岁的谦逊平易的曹德谦先生。
曹德谦先生的《中国现代史演义》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孙中山缔造共和到今天海峡两岸企盼统一的现状。它把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历史巨人在百年中国历史上的惊涛骇浪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书还展现了当今海峡两岸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这是一本给读者以深思的书。
曹德谦先生以史学家的负责精神和文学家的形象生动语言把中国现代史上的那些家喻户哓和鲜为人知的事情以感人的文字表现出来,捧起这厚厚的七十余万字的鸿篇巨著,读起来,让人越来越爱不释手,那语言,那情景,使人身临境,欲罢不能。这真是一本好书,是一本奇书。它给读者以知识,给读者以兴趣。在此,我借用中国西北师范大学黄席群教授为曹德谦先生《美国通史演义》巨著出版所做序言中的语言:“德谦同志,不偏不倚,既勤搜史料,官方文献与逸文野史、个人传记并重。秉笔直书,臧否人物,不隐恶,不溢美,庄谐互见,褒贬持平。”这本书《中国现代史演义》,曹先生也做到了。而且曹先生所著《俄罗斯演义》也在酝酿出版之中。曹先生确实“堪称当代才、学、识、德四大条件无不具备”之大史学家、大文学家 。
相信这本书的出版、发行会得到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欢迎,也相信这本书将给后代子孙带来益处,它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让今天的读者和未来的读者去评说吧。
注:高建鹰为中国国际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博雅方略管理谘询公司高级顾问。
目录
第一回 翠亨村帝象聆洪杨 檀香山孙文慕基督
第二回 孙文上书李鸿章 帝象痛失陆皓东
第三回 伦敦蒙难康德黎侠救孙文 英博啃书孙逸仙初创三民
第四回 宫崎效忠孙中山 孙文狠批康有为
第五回 孙文改组致公堂 孙黄共组同盟会
第六回 黄克强血战广州市 革命军轻取武昌城
第七回 黎元洪聊充革命都督 孙中山选任临时总统
第八回 袁世凯小站练兵 袁宫保太和逼退
第九回 孙中山让位 袁世凯窃国
第十回 袁世凯暗杀宋教仁 孙中山声讨袁世凯
第十一回 蔡松坡专心韬晦 小凤仙有意成全
第十二回 过海越山蔡锷云南起兵 众叛亲离袁贼禁城断气
第十三回 北洋军阀据京做庄 中山先生南下护法
第十四回 宋庆龄险离越秀楼 孙中山坚守永丰舰
第十五回 五四运动惊天动地 北大校长选贤任能
第十六回 五四运动余波荡漾 北京大学影响深远
第十七回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李大钊研究马克思
第十八回 上海弄堂召开中共一大 嘉兴游船选定中共机构
第十九回 张继首传无政府 独秀批判安那其
第二十回 梁漱溟献策防中共 青年党结帮堵赤潮
第二十一回 胡适提倡白话文 鲁迅揶揄老迂儒
第二十二回 陈胡因“不能容忍”分手 胡李为“多谈主义”论争
第二十三回 杜威宣讲实验主义 罗素品评中国精神
第二十四回 新月派畅谈言论自由 瞿秋白宣扬阶级立场
第二十五回 蒋介石投靠陈其美 张静江牵线陈洁如
第二十六回 大东旅馆蒋介石种梅毒 永丰军舰陈洁如尿裤子
第二十七回 赶时尚蒋介石访苏联 抓枪杆蒋中正办军校
第二十八回 蒋介石周恩来是好友 蒋中正许崇智成对头
第二十九回 死廖仲恺胡汉民涉嫌疑 闹中山舰汪精卫受牵连
第三十回 受排挤蒋介石大哭鼻子 有心眼陈洁如藏过手枪
第三十一回 为革命汪精卫谋刺摄政王 求爱情陈璧君死陪汪大哥
第三十二回 革命胜利汪精卫不愿做官 国际游说孙中山欣然容共
第三十三回 新经济政策吸引孙文 孙中山先生更崇三民
第三十四回 国民党召开一大 孙中山病逝北京
第三十五回 四一二蒋介石屠杀共产党 七一五汪精卫打出反共旗
第三十六回 共产党南昌起义 毛泽东井岗上山
第三十七回 蒋介石乐新欢 陈洁如悲旧恋
第三十八回 蒋介石南京坐定 张学良东北易帜
第三十九回 蒋介石皈依基督 黄雪芬见证耶稣
第四十回 苏维埃定都瑞金 毛泽东首任主席
第四十一回 瞿秋白走上盲动主义 狱中人留下《多余的话》
第四十二回 顾顺章出卖共产党 向忠发乞怜国民党
第四十三回 立三路线创伤累累 王明路线灾祸重重
第四十四回 九一八张学良丢东北 八一三蔡廷锴战上海
第四十五回 蒋介石进剿鄂豫皖苏区 张国焘创建川北根据地
第四十六回 李德老爷葬送红色基地 遵义会议挽救中国革命
第四十七回 张学良兵谏扣委员长 斯大林急电救蒋介石
第四十八回 少帅打开尘封历史 口述破解世纪迷题
第四十九回 陈昌浩全军覆没 张国焘孤掌难鸣
第五十回 胡风惹怒周起应 鲁迅回敬徐懋庸
第五十一回 日寇挑衅卢沟桥 倭军入侵上海滩
第五十二回 鬼子大屠南京城 国军保卫大武汉
第五十三回 湖北两杰树口碑 安徽独秀留嘉言
第五十四回 汪精卫甘心事敌 朱惺公斗胆批奸
第五十五回 项英批评毛泽东 陈毅接管新四军
第五十六回 邹韬奋追求言论自由 小党派组织民主同盟
第五十七回 张荩忱投笔从戎 张自忠精忠报国
第五十八回 乔治马歇尔小憩马里兰 山本五十六大捷珍珠港
第五十九回 延安定心实行整风 王明强项拒绝检讨
第六十回 马歇尔力保猛将军 蒋介石必撤史迪威
第六十一回 赫尔利大办牛仔外交 宋美龄小试纵横说辞
第六十二回 谢伟思访中共领袖 毛泽东赞美国民主
第六十三回 日本天皇广播投降书 国共两党争夺受降权
第六十四回 杜鲁门倚重老将 马歇尔起用司徒
第六十五回 多情丈夫拒填中馈 失意老人顿失风骚
第六十六回 辽深战役解放军大获胜 淮海战场蒋家军大崩溃
第六十七回 刘少奇秘访莫斯科 斯大林安抚毛泽东
第六十八回 怀仁堂大厅开政协会议 天安门城楼升五星红旗
第六十九回 斯大林批准偷袭南韩 毛泽东决定抗美援朝
第七十回 蒋介石绝处逢生 国民党死棋走活
第七十一回 毛岸英坚拒亲戚谋职 毛泽东严惩张刘贪污
第七十二回 毛泽东胡批武训 郭沫若乱吠胡适
第七十三回 毛泽东辱骂梁漱溟 梁漱溟叹息毛泽东
第七十四回 毛泽东制造胡风“反革命” 共产党实施言论犯罪论
第七十五回 贾植芳写《狱里狱外》 老路翎作《英雄时代》
第七十六回 赫鲁晓夫揭露斯大林 苏联红军血柒匈牙利
第七十七回 毛泽东宣传“言者无罪” 小党派初试“知无不言”
第七十八回 毛泽东布置引蛇出洞 储安平落得死不见尸
第七十九回 毛泽东炮制“章罗同盟” 罗隆基坚持“没有联盟”
第八十回 银行家尽心效忠新中国 章乃器至死拒说违心话
第八十一回 遇家父母被划右派 遇氏子女相继遭殃
第八十二回 北大学生热情争鸣 林昭烈士惨遭杀害
第八十三回 毛泽东狠批邓子恢 大独裁初辱周恩来
第八十四回 毛泽东创造名词“大跃进” 人民报编报粮食“大高产”
第八十五回 人民公社举办公共食堂 全民炼钢尽毁绿山密林
第八十六回 李云仲斗胆上书 彭德怀为民请命
第八十七回 张闻天仗义执言 书呆子自投罗网
第八十八回 毛泽东下令反右倾 众大臣群学鹦鹉舌
第八十九回 刘少奇初忤毛泽东 毛泽东再辱周恩来
第九十回 毛公狠批“赫鲁晓夫主义” 中苏展开“修正主义”辩论
第九十一回 赫鲁晓夫品评毛泽东 人民日报吹捧地拉那
第九十二回 刘少奇吹捧王光美 毛泽东揶揄刘少奇
第九十三回 王稼祥上书党中央 胡耀邦盛赞书呆子
第九十四回 姚狗狂吠《海瑞罢官》 彭真力主学术自由
第九十五回 姚文元逼死吴邓两家 毛泽东铲除彭罗陆杨
第九十六回 毛泽东围剿“阎王殿” 老作家怨死“太平湖”
第九十七回 毛泽东建立红卫兵 戚本禹害死彭德怀
第九十八回 戚本禹抛出《卖国主义》 刘少奇回答“八大问题”
第九十九回 刘少奇终成“叛徒、内奸” 《百年潮》最后披露真相
第一○○回 别具一格林彪评毛 投其所好副帅登台
第一○一回 谭震林怒斥毛夫人 毛泽东大骂陈老总
第一○二回 总理苦心保陈毅 张茜抱病编诗集
第一○三回 季羡林遭遇革命派迫害 老教授吐露心灵上创伤
第一○四回 马思聪逃出中国大陆 音乐家痛斥毛氏专政
第一O五回 毛公批“设国家主席” 林彪拟“五七一工程”
第一○六回 尼克松决心办中美复交 周恩来含笑签上海公报
第一O七回 毛泽东歪批郭沫若 冯友兰乱骂孔夫子
第一○八回 江青召开大会作弄总理 主席亲写小条奉劝江青
第一○九回 邓小平获准回京 周恩来因病住院 第一一○回 毛远新出奇任联络员 毛泽东变脸批邓小平 第一一一回 总理病逝北京医院 群众大闹天安广场 第一一二回 邓小平品评恩来总理 曹长青揭穿艾蓓女士 第一一三回 毛泽东驾崩丰泽园 华国锋入主中南海 第一一四回 孙维世怒斥老色鬼 李志绥素描毛泽东 第一一五回 毛泽东自比秦始皇 唐德刚品评毛泽东 第一一六回 华国锋靠拢元帅 叶剑英智擒四凶 第一一七回 雷电交加蒋介石奉召 羞愧难解刘福军献身 第一一八回 蒋经国开放报禁党禁 李登辉坚持一国两府 第一一九回 毛夫人悬梁自尽 小瘪三代拟遗书
第一二O回 华国锋支援“两个凡是” 胡耀邦研讨“真理标准”
第一二一回 胡耀邦大力平反冤案 胡绩伟畅谈党报内情 第一二二回 要吃米找万里 要吃粮找紫阳 第一二三回 晴天霹雳苏联解体 雨过天晴冷战结束
第一二四回 张闻天学说奠地基 邓小平理论兴大厦 第一二五回 邓氏猫论深得人心 市场经济确立地位 第一二六回 赵紫阳继胡失蹄 江泽民得机主政 第一二七回 千家驹正名“和平演变” 万国鹏新释“五四精神”
第一二八回 纪登奎真诚认罪 陈永贵至死忠毛
第一二九回 王若水论定倒三七 韦君宜痛哭昧良心
第一三0回 宋美龄识破李登辉 蒋夫人享寿一○六
第一三一回 和平民主可趋同 中山思想能统一
第一三二回 民主革命尚未完成 党内精英重唤“五四”
第一三三回 人类进入全球化 周老畅谈世界观
孙蒋毛邓演义
曹德谦著
- posted on 03/21/2011
这年代写历史,再演义就过于浪漫主义了。
不过能在大历史上浪漫一番的人还是有意思。此让我想到才读的《陈寅恪与傅斯年》
中提到陈寅恪与周恩来同桌吃饭议政后同被挨打的场面。那是在柏林,周也没有什
么,陈也只是偶尔淡淡提起:
就教于成都燕京大学的陈寅恪对他的研究生石泉说过一则留学时代的趣事:有一天晚上,陈寅恪走进柏林一家华侨开的饭馆,无意中和周恩来与曹谷冰等几人相遇,打过招呼,同在一桌吃饭,由于政见不同,彼此争论起来。周恩来颇为雄辩,曹氏等人都说不过他,遂恼羞成怒,放下面包,抡拳便打,顺便把陈寅恪也抡了几拳。周恩来自感力不能敌,与陈寅恪撒腿便跑,情急之中竟误入了老板娘的房间。多亏老板娘此时正在外面张罗客人的饭菜,未闹出更大的乱子。周与陈二人急忙把门关上,并用肩膀拼命抵住,任凭外面如何叫阵捶打,就是置之不理,直到曹氏等人自感无趣退走后方才出来。为此,陈寅恪曾笑着对石泉说道:“没想到他们竟把我也当做了共产党,其实我那天什么也没有讲,只听他们辩论。”【17】
此段逸闻,陈寅恪只是躺在病床上寂寞之时,当做一个笑话偶尔说起,未有炫耀之意。几年后,当国共两党在内战炮火中彻底翻盘,共产党坐了江山,周恩来官至一国总理时,陈氏再也没有提起这件陈年旧事。其理与鲁迅的交往一样,怕被误认为“谬托知己”。不过对方似乎一直没有忘记陈氏的存在和当年结下的情谊,1954年,周恩来在听取中国科学院在政务院所作报告,于总结时特别强调:“……要团结一切爱国分子,如陈寅恪,要考虑科学家待遇。”【18】而当“文革”爆发,陈寅恪落难岭南之际,周恩来曾经对广州学生串联进京的造反派头目们说过“你们可请教中山大学陈寅恪先生”【19】,“陈寅恪教授是善于古为今用的学者”,继而保证陈是“爱国学者”,【20】意在对陈给予保护。此点除了周“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外,“小而言之”,不能不说与在德国期间二人的交往有些关系——尽管在饭桌上陈氏什么也没有说。
风华少年。天时,地利啊,虽然人不和。
Please paste HTML code and press Enter.
(c) 2010 Maya Chilam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