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1741年12月6日夜,寒星辉映在彼得堡寂静的上空,冰雪覆盖着大街小巷。一支马队出现在涅瓦河岸。马蹄裹着毛毡,马背上是一个个内穿盔甲,外罩白色披肩,手握兵刃的彪形大汉。队伍中有一辆由四匹白马拉着的大型雪撬。雪撬上,四个卫士簇拥着一个削瘦高挑的身影。那貂皮斗蓬下,露出一张青年女子冷艳的脸庞。她正是彼得大帝的爱女叶莉莎维塔公主。 站在雪撬上的叶莉莎维塔公主此时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彼得堡,这个以她父亲的名字命名的城市,每一条街道,每一幢建筑,都是她父皇和母皇光辉业绩的丰碑,也都见证过她的爱恨情仇。今夜,她要做一个了断。她要把被颠倒的俄罗斯的历史再重新颠倒过来。她要重振俄国在父皇时代的霸业和雄风。她心中默念着:爸爸,妈妈,请你们的在天之灵保佑你们的女儿吧!

                            一

十几年前的复活节,涅瓦河岸码头旁挤满了人。他们中除了本地的士农工商,还有从外地赶来参加东正教教会各种活动的旅客。他们一清早就等在这里,为的是占据一个好一点的位置,一睹叶莉莎维塔公主的芳容。 公主华丽的马车出现了。人群中一阵骚动。正值豆蔻年华的公主,含笑向两旁的人们颔首致意。她那动人心扉的美貌和灿烂的微笑,让彼得堡的春色更加明媚。人群中有人激动的热泪盈眶。一个年轻的近卫军士兵竟情不自禁地高呼:“乌拉!公主叶莉莎维塔!”引发了一阵热烈的欢呼声。

叶莉莎维塔开心地笑了。她爱彼得堡,她爱俄罗斯,她爱热爱着她的人民。

叶莉莎维塔是个幸运的女孩儿。她生在帝王之家,却几乎是无拘无束地长大。彼得大帝厌恶贵族阶层的繁规琐矩,自然不愿让这些东西束缚自己的爱女,加上国事繁忙,连孩子的学习都难得过问。厨娘出身,一字不识的妈妈,虽然聪慧过人,却哪里有上层人家管教孩子的经验和知识?两个女儿乐得自由自在地游戏玩耍。二女儿叶莉莎维塔尤其活泼,可爱,淘气,请来的老师拿她一点办法也没有。向皇后报告吧,叶卡捷林娜总是大笑,好象还挺欣赏公主的淘气之举,然后宽容地说:“孩子嘛,不淘气能叫孩子吗?”“启禀皇后,那还教不教?”“教,教,总不能没文化吧。你别着急,这孩子聪明,什么都能学会的。”

就这样,法文,德文,意大利文,算学,科学,美术,音乐,舞蹈都学了,除了舞蹈她感兴趣,其他要是考试的话,她没一门能及格。她爸爸不管,她妈妈不在乎。老师乐得交个差完事。

叶莉莎维塔几乎是和彼得堡一块儿成长的。1703年5月,彼得大帝决定在这块刚刚从瑞典人手中夺得的土地上兴建一座欧式城市。仿照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和意大利的威尼斯,彼得大帝亲自画出城市建设的蓝图,并高价聘请德国建筑师担任建城的总工程师。

彼得堡坐落在波罗的海东岸的芬兰湾,涅瓦河的入海口。城市傍河而建,许多支流穿城而过。彼得大帝明令不得在河上建桥。他命令开凿出四通八达的运河水道。市内的主要交通工具半年是舟船,另半年冰封河面,雪撬可在冰面上快速驰骋。彼得堡开建150年之后(到1850年),才开始有桥梁出现。

全国的能工巧匠都集中到彼得堡,另外还有大量民工由各地征调而来。平均大约每10户出劳工一人,其后每年都增调数以万计的民工,以补充伤亡人数。工期催得紧,寒冬腊月也照干不误。一座座华丽的殿堂拔地而起。这些建筑如今许多都列入了“世界遗产”。正如埃及的金字塔和中国的长城一样,所有历史上辉煌的建筑都是奴隶的尸骨堆砌而成的。千里迢迢被驱赶来建设彼得堡的农奴们,每年都有50%的人伤残或死亡!

对于这些,公主叶莉莎维塔哪里知道。1709年底出生的她,只知道自记事以来,这座城市和她一样越来越漂亮了。彼得堡的建筑堪称世界一流。而她呢?数遍整个欧洲,哪里能找到她这么美貌的公主!她从妈妈那里继承了羞花闭月的容貌,从爸爸那里得到高挑挺拔的身材。她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带去令人眩目的光彩。

                            二

“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到了叶莉莎维塔公主这儿可就不是这么回事了。彼得大帝曾想同法国联姻,让他的掌上明珠嫁给年青的法国国王路易十五。没想到傲慢的波旁王族居然拒绝了俄国公使的试探。彼得大帝那时正为膀胱和尿道结石所苦。皇后和其秘书有染的传言加上法国波旁王朝对他为女儿提亲的羞辱性的回绝,使他病情加重,沉疴难起。

彼得大帝去世的那年,叶莉莎维塔公主16岁,在那时的欧洲贵族中,这正是谈婚论嫁的年龄。前来提亲的人络绎不绝。比她大一岁的姐姐安娜15岁时就定了婚,可叶莉莎维塔一张利嘴把候选的郎君一个个说得一钱不值。她说最猥琐下作的就是路易十五。“俄罗斯一定会超过法国的,妈妈。法国人最终会向俄国人跪下。”年青的公主越说越激动。“你老大不小的了怎么还说这种孩子话!真是让我和你父皇把你惯坏了。你看这也不顺眼,看那也看不惯,难道你这辈子不嫁人?”叶卡捷林娜又气又急。

公主心里有人。

公主从小就爱往卫兵的营房跑。近卫军官兵都特别喜欢这个漂亮淘气的小公主。她会两手抓起配剑比划,会抢过军人的帽子乱扔,会央求人一边弹琴一边唱歌给她听。公主13岁那年让彼得大帝在近卫军营房里发现了她。皇上狠狠地教训了公主。打那以后,叶莉莎维塔就没有再到军营去。等到她再次出现时,官兵们惊讶地发现: 公主长大成人了!而且出落地如此美丽动人。

那是在一年一度的近卫军军事表演赛上。两个公主拘谨地坐在父皇和母后旁边,身穿成人裙装礼服,头发盘起,衬托出春日桃花般艳丽的脸庞。近卫军个个精神抖擞,全力以赴。

叶莉莎维塔发现,那个骑术最高明的中士,正是过去常给她唱歌的阿列克赛斯舒宾。整个比赛过程中,她的眼睛一下子也没有离开过年青的中士。幸运的是,在代表父皇给获胜者颁奖时,正是由她给阿列克赛斯挂奖章。当他们四目相遇,彼此都被对方燃烧着的眼光灼热了心房。对于叶莉莎维塔来说,这可是人生的第一次体验。那一夜,公主失眠了。

很快, 叶莉莎维塔向母后提出,请阿列克赛斯教骑术。叶卡捷林娜迟疑了一下,还是答应了。这等于给情窦初开的公主打开了方便之门。春日下青青的芳草地,留下了他们并肩的足迹。仲夏夜奔腾的涅瓦河,记下了他们的欢声笑语。秋风中金色的白桦林,看见过他们激吻热拥。寒冬时月光下的尖塔顶,听到过他们的海誓山盟。那是多么刻骨铭心的初恋。

                            三

彼得大帝病逝后,叶卡捷林娜一世在近卫军的支持下戴上了沙皇的皇冠。国事繁忙,让她很难在为任性的二女儿挑选女婿的事上分心。当然,我们也不知道她是否打算栽培阿列克赛斯。阿列克赛斯是因为自己出色的表现由士官晋升为准尉的,而且仅此而已。

叶卡捷林娜一世当政后,为了纠正彼得大帝的暴政,为一大批被彼得大帝罢黜,囚禁和流放的官民平了反。其中包括受彼得大帝的姐姐索菲亚及其情人高利特欣亲王政变未遂案牵连的大臣和官员。高利特欣家族于是重新登上俄国的政治舞台。这个家族是罗曼诺夫王朝的常青树。几乎在各朝沙皇的政权中都有高利特欣家族成员担任要职。直到十月革命时,最后一个沙皇尼古拉二世的首相也是这个家族的。

彼得大帝的前妻尤都西雅正是高利特欣家族的。彼得大帝休妻和囚禁老亲王,不能不受到该家族及其政治集团的记恨。叶卡捷林娜一世死后,他们联合曾因卷入彼得大帝长子(尤都西雅所生)阴谋篡位案被流放的军队首领道格如可夫斯基元帅,把曼申可夫公爵赶下台,并流放到西伯利亚。他们又将叶莉莎维塔公主排斥出贵族议政会议。彼得二世死后,老高利特欣亲王的堂弟米齐米哈洛维奇高利特欣亲王扶植了伊万五世的女儿登上沙皇的宝座。伊万五世就是同彼得大帝在少年时代一起登上皇位的那位天生愚痴的皇上。他与彼得大帝同父异母。傻子也能生儿育女。他的女儿不傻。

伊万五世的女儿安娜伊娃诺芙娜1693年生,18岁时嫁给科兰德大公国(现为拉脱维亚共和国)的大公。新婚刚三个月,这个大公就死于暴饮暴食。安娜继承了科兰德大公国的统治权,没有再婚。俄国贵族请她回国执政,当然有在政治上继续排斥彼得大帝后代和亲信旧部的目的。

高利特欣亲王和贵族议政会对安娜伊娃诺芙娜也有戒心。他们同安娜约法三章,要她保证俄罗斯贵族的“集体领导”。1730年,37岁的安娜登基。此时的安娜以有近20年的统治经验。她一上台,第一件事就是建立秘密警察队伍和制度。然后把她从科兰德大公国带来的情人和亲信恩斯特拜伦任命为内务大臣和宫廷总管。接着撤换外交大臣和国防大臣。她建立了自己的警卫团,把彼得大帝创建的近卫军换驻市郊。俄罗斯贵族集团大大地失算了。接下来,他们见识到了安娜和恩斯特翻手为云,复手为雨的政治手段。

                            四

恩斯特拜伦没有显赫的家世,他从小就不安份,14岁时便离家到俄国来混世。几年后一事无成回到科兰德。他的姐姐在当朝大臣彼得比图佐夫家当使女,因为颇有几分姿色而受宠于主人。恩斯特通过姐姐给比图佐夫当了随从。比图佐夫那时候是女公爵安娜的情夫。比图佐夫是个风流宰相,情人不可计数。同安娜私通完全是被动的,甚至有几分无奈。安娜那时虽然年青,但长相实在难以恭维。

恩斯特看在眼里,他一直盘算着接近女公爵的机会。一次安娜派人来叫比图佐夫而后者恰恰不在。恩斯特借口去帮主人解释,自作主张从主人家地窖中搬了一箱陈年好酒送到女公爵府上。鬼使神差地,安娜被他的魁梧英俊和甜言蜜语迷上了。竟留他过夜。这一夜,恩斯特使出全身招数,把安娜服侍的神魂颠倒。安娜嫁的是一个终日不离餐桌的酒囊饭袋,后又傍上一个年纪不轻,只是一味敷衍的大臣。直到遇上小她三岁,一意巴结奉承,生龙活虎般的恩斯特,确方才尝到做个女人的甜头,从此就离不开这个小伙子了。倒霉的是比图佐夫,因为恩斯特在安娜面前嚼舌,一下子从座上宾变成了阶下囚。

恩斯特当上内务大臣之后,便开始清君侧的行动。他认为首先应该清除彼得大帝的影响及其政治势力的隐患。这个想法同安娜不谋而合。

“据说我的那个妖精堂妹同近卫军走得很近,当兵的冲着她喊‘乌拉’?”安娜在召见秘密警察头子时问。“有这个说法。听说她有一个情人是近卫军准尉。” “哼,她是不是想学她那个厨娘老妈,策动近卫军造反?我不能不防!” “皇上的意思是……?”“把她那个情人抓起来,流放到西伯利亚!” “是。”“谁冲她叫过‘乌拉’?”“臣调查过,那是好几年以前的事了。没人能记得谁最先喊的。”“那就把叶莉莎维塔情人的好朋友都抓起来,流放到不同的地方去。”“皇上,…该定他们什么罪呢?”“这还要我教你?再说, 没有罪名我就不能抓人?”“遵命。”

                            五

秘密警察持内务大臣签署的逮捕令到近卫军抓人。近卫军自成立以来,一直还没人敢惹哩。

读18世纪到20世纪的俄国史,不能不知道近卫军(LeibGuard)。皇家侍卫各国历朝都有。比如在中国有所谓“大内侍卫”。但一般他们不列入正规军或作战部队序列。换句话说,皇家侍卫属于保卫系统,编制不同。年青的彼得大帝在接受军事训练时,以游戏的形式组织了一支近卫军团,当年仅五十余人,其年龄与他相仿。就是这些青少年卫兵,在当年只有17岁的彼得大帝的策划和指挥下,出奇不意,逮捕了攝政的高利特欣亲王和索菲亚公主。其手段几乎与他同时代的中国的康熙大帝擒获鳌拜如出一辙。

亲政后的彼得大帝将这支亲信卫队转为正规军编制。这就是彪炳史册的“普若奥伯如仁斯基(PREOBRAZHENSKY)团”。史称近卫军,彼得大帝亲任团长。近卫军即是卫队又是作战的生力军。该团在1917年解散之前,官兵待遇比其他部队同军衔军人高两级。该团军人的社会政治地位也特殊。近卫军制度对近代世界许多国家都产生影响。德国纳粹的党卫军冲锋队,很可能就是借鉴了俄国近代近卫军的制度。

秘密警察进了近卫军兵营,立刻老实了三分。他们恭恭敬敬地请阿列克赛斯和其他三位军官到内务部“谈谈”。阿列克赛斯感到不祥。他交代在团部值勤的卫官,他的部下和朋友彼得舒瓦洛夫,如果晚上还不见他返回营地,第二天一早务必转告公主他被捕的消息。

但阿列克赛斯和他的战友当夜就被秘密警察押解出彼得堡。等到叶莉莎维塔得到消息,哪里还有他们的踪影?愤怒的公主恨不得砸烂内务部和秘密警察总部。她最后闯进沙皇住的冬宫,向堂姐安娜要人。

“听着,叶莉莎维塔。我早就听说你不太听话,没想到你任性到这个地步。警察抓人那是执行公务。你觉得我这当皇上的连这么屁大的一点事也会管?” “没有你的批示,他们谁敢无故抓人?”“哼,无故?他一个下级军官勾引你这个先帝的公主干什么?是不是有阴谋?”“你,…皇上姐姐,你怎能这样?姐姐,你可怜可怜我吧。爸妈去世,姐姐远嫁欧洲。阿列克赛斯是我唯一的朋友和亲人。你放了他,让他退伍。让我跟他远远离开彼得堡。好吗?”“妹妹呀,我是为你好。你怎么被一个小准尉给迷住了呢?我这儿有好多欧洲的王公贵族想向你求婚哩。你尽管挑,皇上我给你做主。”“皇上,你放了人,我就听你的。”“不放!我要让近卫军都知道:私下串通皇族和其他王公大臣没有好下场!我忙着呢,你走吧。”

绝望的叶莉莎维塔大病不起。两个月后,阿列克赛斯死于流放途中的消息传来。叶莉莎维塔万念俱灰,拒绝吃药,进餐甚至喝水。

                            六

医生阿蒙莱思托夫默默地坐在叶莉莎维塔床前,心痛地看着公主。莱思托夫医生过去是宫廷御医,一直为彼得大帝一家,以及朝廷官员,近卫军官兵看病。叶莉莎维塔公主可以说是在他的眼皮子底下长大的。“伴君如伴虎”,当年仅为求皇上饶过皇太子,彼得大帝一怒之下,把他发配到西伯利亚。叶卡捷林娜一世上台后,宣布平反和赦免的第一批人员中就有莱思托夫。回到彼得堡后,他不再拿朝廷的薪金,自开一个诊所,一直是叶莉莎维塔公主的医生。

这位美丽聪慧的公主是两位先帝的掌上明珠,也是他阿蒙的心头明珠。眼下,他说什么也要让公主活下去。

“公主啊,你可不能这样糟贱自己。你要活下去。自古以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你至少要看到害死阿列克赛斯的仇人受到应有的报应吧?”“我哪里还有什么希望?让我离开这个世界吧,我要去找我爸爸妈妈,去找阿列克赛斯。”“你的仇还报不报?”“谁能帮我报仇?”“上帝会安排的。”“大夫,我连一个亲人也没有,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公主,你如今虽然落难,但你还是彼得堡的明珠。到处都是热爱你的人。大家都站在你一边。只有一两个人恨不得你死了才舒心。你怎么能让俄罗斯人民失望,让你的仇人称心如意呢?”“那你告诉我,我得等多久才能等到报仇伸冤的那一天?”“这, …十年,不出十年!”

公主接过医生递过来的药杯。

病愈后,叶莉莎维塔仍被监视着。在彼得堡,谁都同情公主,但很少有人敢于冒然拜访公主。叶莉莎维塔接受莱思托夫医生的建议,开始埋头读书。她在书山学海里找到了乐趣和面对寂寞与孤独的勇气。

阿蒙莱思托夫医生是公主府上屈指可数的来访者之一。他也充当着公主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从医生这里,叶莉莎维塔知道越来越多的前朝旧臣受到排挤和迫害,越来越多的人憎恨安娜伊娃诺芙娜的倒行逆施。“多行不义必自毙。公主,记住老臣的话,你一定回看到云开雾散的那一天。”

                            七

一天,医生阿蒙在来访时说起彼得堡歌剧院的事。他告诉叶莉莎维塔,歌剧院新添了几个成员,其中有一个乡下来的哥萨克小伙子唱男中音,很受欢迎。这小伙子常常单独表演,一边弹吉他,一边唱民歌,为演出增加了不少气氛。

“乡下来的?”“是啊。长得可英俊啦。要不要去看看?你已经很久没出过大门了。”

叶莉莎维塔公主的出现,引来了歌剧院所有观众的目光,连演员都掀开帘幕,争着看一眼传说中美若天仙的公主。公主在无声的注视中感受到同情和支持。她环顾四周,向大家轻微地点头致意。

那个哥萨克青年演员早就听说过有关公主的传说。百闻不如一见,公主比他想象的还要美丽,而公主坚毅的面容,更使人肃然起敬。轮到小伙子独唱的时候,他演唱了一首古老的俄罗斯民歌:

“茫茫大草原,路途多遥远。有个马车夫,将死在荒原。 车夫挣扎起,拜托同路人:将我埋葬了,坟墓向家乡。 请将我的马,带还我爸妈。再给我爱人,捎去几句话。 爱情我带走,切莫太悲伤。重找知心人,相守永相爱。”

歌声从他宽厚的歌喉中涌出,在歌剧院的大厅中回荡。那如泣如诉的歌声,象是从亘古长存的草原传来,漂浮在彼得堡的上空。那强烈的感染力,让许多听众热泪盈眶。此时的公主早已泪如泉涌。她相信,这个青年歌手唱的是她的阿列克赛斯。阿列克赛斯临死的时候一定会想方设法给她留下话来,否则他的冤魂不会离去。阿列克赛斯呀,这爱情是我们两人的。你怎能一个人带走呢?就算你把我的这一半带走,你的爱却永远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了。

歌手演唱完毕,面对公主的包厢单膝跪下。他左手持吉他,右手贴在前胸,久久不抬起低下的头。观众席上有人站起来,转身面向公主。更多的观众站了起来。最后几乎全场都站了起来。在这一片寂静中,分明响彻着动人心魄的呐喊。此时此刻,叶莉莎维塔公主心中的忧伤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但她很快冷静下来,她站起身来,对着演员鼓掌。全场随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八

青年歌手名叫阿里克西格利高里维其若苏莫斯基,出生在乌克兰,原是个牧羊娃。他小时候跟教堂里的司事读过书,天生的好嗓子,在当地唱歌有些名气。22岁那年,本地一位当兵在外,因军功显赫而获爵位的上校回乡探亲。偶然听到阿里克西唱歌,觉得他有这样的天赋不该在乡下给埋没了,就问他愿不愿意出去见见世面。阿里克西求之不得,便告别父母,随这位爵爷来到彼得堡。

这个善良的青年歌手对公主崇拜到了极点。不仅仅是因为公主的美貌,更由于公主和一个低级军官之间如此长久而又坚贞的爱情,以及公主面对强大的黑暗势力和悲惨的个人命运所表现出来的坚强和勇敢。阿里克西心里想,如果需要,即便为公主粉身碎骨也心甘情愿。

演出后的第二天,莱思托夫医生受公主委托来请阿里克西。

叶莉莎维塔感谢阿里克西为她唱的那首歌。她想知道,阿里克西是否听说过阿列克赛斯的事情,或者,知道不知道任何有关他的消息。

“公主,我听说过您的不幸。但那是我到了彼得堡之后的事。那首歌是一首古老的民谣,已经传唱几百年了。”公主沉默了。“公主,这样的故事,这样的情义,千百年来不断重复着。那首歌能够流传下来,正是因为它表达了所有亡命天涯的人向亲人告别的心声。你觉得那是阿列克赛斯准尉传给你的话,那就不会错。我听说所有真心相爱的人的心灵都是相通的。”“谢谢,你说的对。我喜欢听你唱歌,但不愿经常到公共场合去。你能常来我家里唱歌吗?”“随时听从公主的吩咐。”

阿里克西从此成了叶莉莎维塔公主家里的常客。

当女沙皇安娜伊娃诺芙娜听到歌手阿里克西留在叶莉莎维塔家,夜不归宿的报告后,轻蔑地笑了:“这个贱骨头。使女生出来的贱人。放着王侯将相不嫁,倒是乐意和当兵的唱歌的混在一起。我看她成不了气候。这样一来我倒省心了。这比她嫁到欧洲还让我放心。”

秘密警察不久以后撤除了对叶莉莎维塔的专门监视。当局对前朝军政要人的各个击破已经开始了。顾不上几年来几乎与世隔绝的公主。

                            九

军头瓦西里弗拉基米若维其道格如可夫元帅首当其冲地遭到沙皇安娜伊娃诺芙娜的打击和迫害。

瓦西里出身于贵族世家,1700年入选整编扩充中的近卫军,后参与对瑞典的北方战争和镇压乌克兰的布拉营起义等战争,屡立战功,颇受彼得大帝的赏识。1715年,瓦西里做为彼得大帝的钦差大臣出使波兰,迫使波兰在俄瑞之争中确立亲俄反瑞的立场,表现出杰出的外交才能。由此成为彼得大帝的近臣。1718年,彼得大帝判处其长子,皇储阿列克西(ALEXEIPETROVICH)死刑。瓦西里挺身而出,为皇储求情,激怒了彼得大帝。随之被做为同案犯问罪流放。瓦西里由叶卡捷林娜一世平反召回,在彼得二世当政时被贵族樞密院授予元帅衔,并同高利特欣家族联手扳倒曼申可夫公爵,扶植安娜伊娃诺芙娜登上皇位。

安娜对于俄罗斯贵族企图用一纸“协议书”来限制她的权力即藐视又仇恨。彼得大帝的政治势力随着曼申可夫公爵被旧贵族放逐而不足为虑。打击叶莉莎维塔也只是防患于未然。真正需要认真对付的,是妄想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俄罗斯贵族们。安娜和恩斯特知道,单单换下重要的朝廷大臣还不够。要狠狠地打击他们。当然,最好是各个击破。

瓦西里道格如可夫元帅被逮捕,以发表侮辱女皇言论的罪名被判死刑,后改为无期徒刑。受此案牵连的有一批人。

女沙皇安娜伊娃诺芙娜执政十年,可以说是十八世纪俄罗斯内政史上的“十年浩劫”。旧朝官员人人自危。朝廷中的重要职位几乎都被安娜从科兰德带来的亲信走狗占据了。安娜自己也嗅得出彼得堡地下漫延着的仇恨的火焰。她常年移住莫斯科,组建了自己的警卫团。每次回彼得堡都由骑兵警卫团贴身护驾。对于前朝旧臣和贵族,安娜继续打击,毫不留情。

高利特欣家族难逃厄运。安娜下令高利特欣亲王休掉出身于天主教家庭的妻子,又强迫他娶安娜的一个老使女为妻。婚礼在莫斯科举行。安娜令人做了一个冰彫的宫殿作为“贺礼”。婚礼上,安娜令手下脱光新郎新娘的衣服,只让他们戴一顶小丑的帽子。然后推入冰宫,堵住门让他们在里面跳舞。安娜手下极尽嘲弄,羞辱之能事,直到两人几乎冻僵了才放出来。

这一幕写入了历史的“冰宫婚礼”映射出安娜王朝是何等的污浊暴虐。政治迫害史不绝书。然而,使用下流的人身侮辱手段,还只有上了“段位”的元首才做的出来。这类暴君把自己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

                            十

部分恢复了自由的叶莉莎维塔公主逐渐回到彼得堡的上流社会,参加一些庆祝活动和聚会。不过她十分谨慎,尽量低调,并且基本不与军人接触。近卫军中,只有舒瓦洛夫兄弟俩不信邪,偶尔主动拜访公主。这兄弟俩哥哥叫亚历山大,弟弟叫彼得。他们是将门之子,刚从军校毕业入伍时,是叶莉莎维塔公主的男朋友阿列克赛斯的部下和小兄弟。阿列克赛斯被捕,就是弟弟彼得给公主报的信。

1739年圣诞节期间,正当女皇安娜在莫斯科为高利特欣亲王举行骇人听闻的“冰宫婚礼”时,彼得堡的上层也在举行庆祝圣诞的聚会。贵族们三三两两地喝着香摈,谈论着由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尔斯六世的背叛,俄国不得不放弃在长达两年的战争中从奥斯曼帝国那里夺来的大部分领土的事。俄国这次可丢了面子。

法国大使拉柴塔迭向叶莉莎维塔公主走来。“尊敬的公主,可以坐下单独谈谈吗?”“不甚荣幸。”“公主,我一直想找一个机会为我们国王陛下错失的良缘表示遗憾。同时也想表达我及我们法国对彼得大帝开创的伟大事业后继有人的由衷的高兴。”“恕我迟钝,不明白大使先生的意思。”“公主一年前在那场音乐会上的表现令人叹为观止。那天我在场,正担心着全场高涨的情绪失控,公主却冷静机智地引导了大众。帝王风范,帝王风范啊!”“大使先生拿一个弱女子开心,太残忍了点。”“公主哪里担得起一个弱字?您若是比不上父亲,比起母亲来一定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话短说吧。你的堂姐自作聪明,太过分了。欧洲可不愿意被一个疯女人搅得心神不安。法国期待您取而代之,并乐意为您提供帮助。”“大使先生,我是一个平庸的女人,也是一个运气不好的女人。贵国国王路易十五当年没错。是大使先生您看错了。舞会就要开始了。您知道,我小时候太贪玩,除了跳舞什么也没学会。您愿意请我跳支曲子吗?”

                            十一

法国大使的话,叶莉莎维塔公主第二天就对莱思托夫医生和阿里克西说了。阿里克西这时已辞去歌手的工作,正式成为公主的管家。

“太好了!公主,这说明欧洲各国已经对我们这位女沙皇厌烦了。至少法国英国是这样。”莱思托夫医生兴奋起来:“我对你说过总会有云开雾散的一天,你一定能够看到仇人受到报应。这一天已经不远了!”“大夫,您这是在说什么呢?安娜还是皇上,手握生杀大权,朝廷里又都是她的亲信。你以为我往彼得堡的大街上一站,以我父亲的名义振臂一呼。全城人就会同我一起去围攻冬宫?”“公主,有一点可以肯定,彼得堡以及整个俄罗斯的人民现在更加怀念彼得大帝和叶卡捷林娜皇上。旁观者清,法国大使的话是有道理的。如果国内外都期待俄国有个大变革的话,你是取安娜而代之的最佳人选。”阿里克西说话了。阿里克西头脑清醒,说话很有分寸。这就是为什么叶莉莎维塔公主喜欢他,让他终日陪伴自己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在说这些还太早,太不现实。不过,下次舒瓦洛夫兄弟俩来访时,你可以不当着我的面,把法国大使的话透露给他们。”“公主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办。”

一石激起千层浪。叶莉莎维塔公主的内心再也无法平静了。报个人冤仇是一回事,让俄罗斯结束目前这种混乱才是历史的大势。没有这个大目标,如何得到社会各阶层的支持?当然,扳倒当政的皇上和权贵们需要借助一支力量,一支武装力量。这就是安娜最惧怕的,能够立即至她于死地的近卫军。问题在于:第一,公主本人与近卫军早已中断了联系。目前的近卫军在人事上早有变化。那些看着她长大的老军人许多都退伍了。第二,安娜时时提防着老近卫军PREOBRAZHENSKY团。她虽未将首都迁回莫斯科,却常住莫斯科,每次回彼得堡,都由她自己组建的近卫骑兵团护驾。组织突袭或刺杀等行动等于自杀。现在搞政变?除非上帝帮助。

舒瓦洛夫兄弟两在近卫军中打磨了多年,如今都戴上了上尉军衔,在团里人缘不错,是少壮派的代表。听了阿里克西透露的信息,一下子来了精神。他们认为,所谓朝廷,不也就是那么几个鸟人?只要瞅着机会把他们脑袋砍了,天下就夺回给公主了。“这事要说难比登天还难。要说容易,也就是一个晚上的事儿。”

“那我们就等着,”叶莉莎维塔公主对他们说,“等着上帝的安排。”

                            十二

女沙皇安娜身体肥胖,移动起来很吃力,最近越发感到体力不支。安娜是个吃不得亏的女人,自当上沙皇起,对内排斥异己,对外与德,奥(地利)结盟,向中亚扩张领土。几年来,频频得手。但是这一次对奥斯曼的战争进行了两年,却由于神圣罗马帝国暗地里的交易,不得不从占领区撤军。到嘴的肥肉又吐回去,心里别扭得慌。一下子病倒了。医生诊断是肾炎晚期。

安娜很快就感到自己的寿限将至。她盘算着“接班人”一定要出自父亲伊万五世这一支。掐来算去,自己死去的哥哥查尔斯李奥波德公爵有个外孙算是同自己的血缘最近了,尽管这个孩子刚刚两个多月大。安娜宣布过继这个也叫伊万的婴儿为孙子,并立他为王储。十二天以后(1740年10月17日),安娜去世。临死前,经不住恩斯特的催促和恳求,安娜很不情愿的宣布恩斯特为科兰德大公国的公爵,兼俄罗斯帝国的摄政王。不情愿,是因为她深知恩斯特树敌太多,职位越高越难自保。

三个月大的伊万六世成了俄国的皇上。人见人恨的恩斯特拜伦摄政。仅三周之后,伊万六世的父母便与朝中重臣奥斯特曼等联手。由元帅穆尼池亲率士兵,以贪污渎职罪逮捕恩斯特,并抄了他的家。恩斯特拜伦之富有,堪比中国满清的和坤。从恩斯特家中抄出大量欧洲各国的房契,现金,钻石,珠宝,价值连城。数目之大,令当时欧洲所有王公贵族瞠目结舌。

俄罗斯又经历了一场政治大地震。这次拼杀是在已故沙皇安娜 伊娃诺芙娜的朝臣中进行的。它以伊万六世的母亲安娜李奥波多芙娜继任摄政,外交大臣奥斯特曼任首席大臣告结束。奥斯特曼是德国血统。伊万六世的父亲弗笛南德公爵任俄军统帅,他也有德国血统,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尔斯六世的姨侄。俄罗斯朝廷里形成了德国人主政的格局。

局势向着对叶莉莎维塔公主有利的局面发展。由于多年的低调和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朝廷的重臣们几乎想不起还有这个公主的存在。他们为了巩固政权即要打击恩斯特的残余势力,又要防止俄罗斯旧贵族势力死灰复燃。在女沙皇安娜 伊娃诺芙娜死后的一年里,涅瓦河暗流汹涌,彼得堡余震不断。直到1741年冬季来临,彼得堡被冰雪覆盖之后,俄国的政局似乎才平静下来。

                            十三

1741年12月6日。晚餐时,值勤官亚历山大舒瓦洛夫上尉宣布:晚十点要在餐厅举行一个生日晚会,请各位参加。“谁过生日?”亚历山大嘿嘿一笑:“保证给各位一个惊喜!各位可以猜嘛。写在纸头上,来时交给伊里奇上士。猜中的得一瓶伏特加。可不许互相打听啊!”

当兵的爱热闹,何况有酒喝。不到十点,该营二百来人就聚集在餐厅里了。当报时的钟声响起,大门打开了,几个人在彼得舒瓦洛夫上尉的带领下走了进来。亚历山大吹了声响哨让大家静下来。一位来客走上临时搭起来的讲台,脱下貂皮斗蓬。亚历山大宣布:“今天的贵宾是叶莉莎维塔公主。请公主讲话!”

全场都楞住了。即使有人从未见过公主,她的大名在近卫军普若奥伯如仁斯基团哪个不知,哪个不晓?

“近卫军官兵们,弟兄们:

当我走进普若奥伯如仁斯基团的营地,就像一个游子回到久别的家中,只不住热泪盈眶。十年了,我没能走进近卫军的军营一步。但在这十年里,这座近在咫尺的军营夜夜在我梦中萦绕。我的心始终和我忠贞的近卫军弟兄们在一起。父皇和母皇死后,姐姐远嫁欧洲。我在俄罗斯最亲近的人就是你们。但我却不能来看望大家。

十年前,安娜 伊娃诺芙娜逮捕并杀害了近卫军准尉阿列克赛斯舒宾和他的三个战友。她公然告诉我,阿列克赛斯并没有罪。他的死只是因为他同彼得大帝的女儿恋爱。杀了他就是对近卫军发出警告:不允许任何人接近彼得大帝的女儿!

如果这种荒唐和残忍仅加害在我一个人身上,如果谋杀了我的爱人并把我打入冷宫能够换来俄罗斯的稳定与繁荣。我可以忍受这一切。但是,弟兄们:看看这个国家,看看安娜和恩斯特把俄罗斯糟蹋成什么样子了!俄国军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领土,被安娜皇上大笔一挥统统退回。俄国的前朝大臣们被杀被抓被剥掉衣服当作小丑在冰窖中蹦达。这场闹剧该结束了!

父亲彼得大帝在天的英灵指示我重振俄罗斯的光荣与理想。他引导我走进这个军营,寻求你们的帮助。弟兄们,让我们把安娜颠倒的历史再颠倒过来!”

热血在近卫军军人的胸中奔腾。“公主,彼得大帝的近卫军就是您的近卫军。下命令吧!”

普若奥伯如仁斯基团三营兵分两路。一路由舒瓦洛夫兄弟带领,一路由公主亲率,分别去抓伊万六世王朝的军政大臣奥斯特曼,穆尼池等。他们中大多数人还穿着睡衣就被五花大绑塞进囚车。最后近卫军两路人马在冬宫外会合。站岗的卫兵发现情况不妙,立即往钟楼上跑,试图敲响报警的铜钟。弩弓强箭早一步射穿了卫兵的胸膛。

冬宫的宫门被打开了。近卫军在宫中没遇到任何反抗。摄政的安娜李奥波多芙娜和丈夫弗笛南德公爵还没来得及从床上爬起来就俯首就擒。小沙皇伊万六世被一个近卫军士兵抱到叶莉莎维塔公主跟前。这个一岁零三个月的小男孩揉了揉惺松的睡眼,咧开嘴笑着把手伸向漂亮的公主。叶莉莎维塔接过孩子。她亲了亲孩子可爱的笑脸,深深地叹了口气:“可怜的孩子。”她转向管家阿里克西,“你让他的奶妈和他在一起。三岁之前就不要换佣人了。”

叶莉莎维塔公主坐进了沙皇办公室。一道道公告和命令签署并发送出去。当涅瓦河的冰面被旭日染红时,俄罗斯已经进入了女沙皇叶莉莎维塔的时代。

□ 读者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