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宝申

一次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不仅是对东道国组织能力、竞技水平和硬件设施的检验,也是对其民众素质、服务质量以及空气状况等“软性指标”的考察,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参赛运动员和观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

*小小撞车纠纷竟阻断交通*

满载新闻记者的大轿车行驶在一条繁忙的公路上。突然,前面的一个十字路口出了状况,南来北往的车辆都停了下来。记者从窗口望去,只见一辆计程车和一辆装满水果的手推售货车顶在了一起。推售货车的人和计程车司机站在一起,为到底是谁的责任大声争吵,周围挤满了看热闹的人。

10分钟过去了,这场街头论战还没有结束,交通警察也没有踪影。大小汽车纷纷从事故现场绕道而行,而且谁都不让谁,汽车喇叭声响成一片。环望四周,堵塞的汽车长达几百米。

大轿车上的记者们不住地摇头。球赛再过一个小时就要开始了,记者们要赶到球场采访报导。几位外国记者小声议论起来。有的说,他们为什么不把车挪到路边去,让其他的车辆通行;有的说,交通警察为什么这么长时间还没有抵达;有的问,计程车司机和推货车的在吵什么;有的说,一个小小的事故,为什么这么多人围观;还有的说,为什么其他车辆互不相让。

*中国发展具有双重性*

到达新闻中心后,记者同美联社驻北京体育记者斯蒂芬.韦德进行了交谈。韦德从去年12月开始常驻北京,负责报导体育赛事以及北京奥运会的准备工作。

他说,在西方记者的眼里,中国具有双重性。

他说:“你看到一个非常现代的中国,你也看到一个正在发展的中国。你看到那些不惜代价建造的美丽的建筑物,你也看到堵塞的道路、混乱的交通,自行车和汽车夺路,交通事故不断。”

韦德说,除了交通,空气污染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建筑工地尘土飞扬,工业污染控制不力,而汽车数量的急剧增长也导致空气污染日趋严重。他说,到明年奥运会开幕的时候,北京的机动车数量将达到330万,也就是说每天增长1000辆。即使道路再宽阔,也没有办法容下这么多的车辆。

*提高社会水准需做深层文章*

记者问韦德,中国政府目前正采取一些措施减少交通,减少空气污染,比如“无车日”、公车专用车道等等;另外,中国政府也在教育人民“迎奥运、讲礼貌、树新风”,他来到中国的10个月来是否看到了成效。

韦德说,中国政府的确在付出努力,教育中国人民不要随地吐痰,等公车时要排队,计程车司机要讲英语,开车时不要突然换线等等。但是在他看来,这些只不过是表面的变化。

韦德说:“表面文章很容易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奥运会就像好莱坞电影一样。毫无疑问,北京奥运的场馆会很大,很漂亮。但是,建造漂亮的奥运场馆并不会改变中国老百姓的习惯,也不会改变政府的政策。”

当然,有的外国记者对中国城市的交通和空气质量也有不同的看法。江桥仪典是日本一家足球杂志的记者,第一次来中国采访。他对记者说,来中国前,他听说中国城市里的交通很糟糕,空气污染很严重。

但是,来到中国以后,他发现,情况和他听到的有很大的不同。他说:“交通很流畅,火车很舒服,飞机也很准时,空气质量也还不错。”

□ 美国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