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 伟·

亚裔在美国主流影视中到底是一个什么形象?在美国的美华协会华府分会(OCA—DC)美华论坛不久前在马里兰州洛城市图书馆举行的“亚裔在美国主流影视中的形象”的讨论,试图给出一些答案。

根据在美国大学有过讲授和研究这一专题经历的黎慧女士讨论一开始的说法:长期以来,在美国银幕和视频中出现的亚裔(华裔)女性的形象,主要是两种:一种是下层的、仆人式的,一种是凶狠恶煞的,所谓的“Dragon Lady”。与会其他人也认为:以往的电影中,亚裔女性的角色很难摆脱依附性强的可怜兮兮的亚洲女人的形象。男性形象中,李小龙的武打形象,却成为了中国男性永远的“武打套路”。可能李小龙自己也没有料到,当年为了摆脱华人尽是一些懦弱的、反面的印象而设计的武打,却制造出了另一个僵硬的华人武打形象。

一直在从事这方面研究的DC亚太裔美国人电影制作公司总裁、韩国裔美国人Christian OH认为:从历史上来看,亚裔在屏幕上从来就没有正面形象。要么就是一些做苦力的小人物形象,对钱很看重;要么就是会功夫的黑帮形象。有着牛仔文化传统的美国人特别能够接受华裔功夫男性的形象,但在银幕上,对亚裔男性和白人女性一起发生爱情的故事却十分忌讳,甚至根本就没有反映。好莱坞对亚裔男人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与玻璃天花板,也让一代演员遭遇到歧视与不平。这种成见限制了亚裔演员在影视作品中获得重用的机会。直到后来在梁家辉主演的《情人》(Lover)一片中,正式出现华人男性和白人女性的婚恋情结。影片描写了一位十五岁的法国少女简和中国阔少东尼的爱情故事。另一部2000年由李连杰主演的《致命的罗密欧》(Romeo Must Die)电影中韩星复仇的故事中,他意外地得到了O'Day美丽又富于反抗精神的女儿Trish 的帮助与理解。这算是正面描写了亚裔男性和主流女性的爱情故事。亚裔男性和主流女性爱情故事在银幕上数量的增加,也说明了好莱坞正在改变亚裔在影视中的形象。马里兰大学亚裔美国人研究项目教授、日裔美国人Larry Hajime Shinagawa博士说:从历史上来看,美国以前有很多州都有法律禁止异族通婚,所以在银幕上不可能出现亚裔男性和白人女性的爱情故事。西方歌剧《蝴蝶夫人》中的女性形象,对西方人影响很深。长期以来,西方一直以蝴蝶夫人作为亚裔女性的固定模式。

在电视方面,亚太裔媒体联盟日前公布了一份报告指出,在美国电视黄金时段的节目中,还是很少能看到亚裔明星的身影。该报告观察了美国四大电视网的族裔多元化情况,发现亚裔担任主角的比例略有提高,但在编剧、导演、制作人队伍中仍少得可怜。美国编剧工会有95%会员是中年美国白人男性,他们都是才华横溢的编剧。但在编写亚裔及亚裔美国人的角色时,除非他们有接触渠道或者认识亚裔或亚裔美国人,否则通常都是直接透过对过去电影的研究得出结论,他们笔下的所有亚裔族群都被描写成一个个综合的刻板的形象。其结果就是,在其他编剧继续延用的情况下,这一形象被不断扩大,对亚裔的成见也越来越深。因此看来亚裔在美国主流娱乐传媒业的地位虽稍有改善,但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

也有人分析了今后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会对亚裔在美国主流影视中的影响发挥作用。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之后,世界对中国的了解更深和中国的进一步开放,会使西方影视中对华裔的形象反映更加真实。同时随着中国、日本经济在全球的影响,多元文化观念的逐渐渗透,中国导演、日本导演、以及中国、日本等国的演员、编辑、制片等越来越多地进入好莱坞,亚裔在主流影视中的形象还将会进一步改变。至于亚裔女性在银幕上的形象,现在已经有所改变,开始逐渐被主流接受,正面形象越来越居多。

Christian OH说作为独立制片人,他会拍摄一些真实反映亚裔形象的片子。他说支持改变亚裔在美国主流影视中的形象的最好办法,就是亚裔社团要多看亚裔人士自己拍摄的片子,并不断产生影响。

□ 寄自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