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佛家
求佛助道,多位一体:谈《西游记》的主题和人物塑造
廖康
第一次读《西游记》是在朋友羊羊家。那时文革初始,造反罢课;兴奋过后,闲极无聊。可看的书烧的烧了,没收的没收了;马列著作读不懂,老毛的书只是装样子时念念,其实没劲。意外发现羊羊家竟然还窝藏了本“四旧”小说。初尝禁果,哇!唾液横生,其快乐足以和宝黛偷读《西厢记》相比,欲罢不能。虽然羊羊得了甲种肝炎,我还是偷着去他家玩。他很快发现我这“患难之交”醉翁之意不在酒,抱怨起来。我只好与他达成协议,看一章,玩一会儿。记得一天,我看到孙悟空为过火焰山,从罗刹女那

看山不是山--缘起 (谈话录)
梦冉
(一)
看山不是山. 这题目不错哦. 游记绝大多数是在借题发挥. 我倒是很想写出真实的游历, 其实非常难. 应该是可能的。这也是我追求的,
我少年时的艺术主张是:唯美,超凡,自然。而现在我希望我的艺术能接近真实。
后现代,应该不会是那么简单--颠覆?艺术本身就是颠覆,从古代就是如此的呀。怪不得嚎兄在说到某些中国古人时会开玩笑地说:那时就后现代了。
真实究竟是什么?所谓“真、善、美”,真是什么?这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哦。
举例,中国诗人过了四十,极少人还能继续写诗,写出好

(c) 2010 Maya Chilam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