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ary 2003
让战争来解决问题
So many young men die
So many mothers cry -- Bob Dylan
一个伤心的青年
被热恋的情人抛弃
杯酒度日,愤懑不平
他一心想当兵
让战争来解决问题
一户贫穷的百姓
儿子都没办法娶亲
揭不开锅,衣不弊体
赶上动乱年月
让战争来解决问题
一门破落的贵族
不再有往日的光辉
读上等书,吃下等饭
他们等候机遇
让战争来解决问题
一支草原的部落
遭遇了三年的乾旱
羊没草吃,马没水喝
他们拼足勇气
让战争来解决问题
一尊独裁的僭主
失去了虎豹的宠幸
引狼入室,失信帮邻
埋头制造武器
让

台湾陈雪 posted on 01/29/2003
死的气味 先是香甜而后才是强烈的腥臭,他几乎可以看见一股乳白浓稠得几乎搅不动的气体流进他的鼻孔,那气体进入鼻腔之后成为乳酪般的半固体使他几近窒息,随之喉咙会有酥痒感使他不断咳嗽,他一下子胀红了脸,气味开着一辆火车驶进了他的胃部一路撞击着,轰轰作响,这是气味来临时固定的程序。 他几乎都无法进食,不是不饿,更非如亲友所想他是因为悲伤过度而食不下嚥,「要节哀顺变啊!身体要照顾好,你这样不吃不喝总不是办法。」他们都这样安慰他,他无法回答,总不能告诉

有时间会给你做评。
春节好,玛雅:)

我与《洛丽塔》结缘正好是十年。
十年前,我在Boston的地铁里,遇见一个大学生正在读一本封面非常吸引我的书。问他读的是什么, 他告诉我是《洛丽塔》,是一本非读不可的书。封面上是一个着夏装的少女的朦胧黑白照,网球鞋、黑白点露背紧身上衣,短裤,纤弱的细脖子、细胳膊,直直的黑发,推着一辆自行车。背后是一片花粉和尘埃的迷雾。这张照片袭击了我,让我一下子回到了自己躁郁的少年时代。我后来我把我的猫取名叫Lolita. Lolita 是我那黑白两色受同性恋困惑的猫,Lolita是一个不可捉摸的小魔女,Lolita是所有喜欢做梦的诗人灵感的缪斯。
我

生命比我们有智慧--纳博科夫访谈录
"事实上,孤立意味自由与发现。一片广阔无垠的沙漠,会比一座城市还令人兴奋。”
==========
问:身为一个作家,你会觉得孤立吗?
答:在二三十年代,我所碰到的作家大多是俄国的流亡分子。到了美国以后,我倒没有跟任何小说家接触过。可是,在英国,我曾经跟格雷厄姆·格林(Graham Greene)共进午餐。我也跟乔伊斯一起吃过饭,甚至还跟罗伯—格利叶(Robbe-Grillet)一起喝过午茶。事实上,孤立意谓自由与发现。一片广阔无垠的沙漠,会比一座城市还令人兴奋。不过,大体上,我的孤独生活并没有任何意义

maya posted on 01/23/2003
www.ylib.com

maya posted on 01/23/2003
http://www.ylib.com/author/
总的说来,台湾的纯文学网比大陆的高一个档次。声音纯净,没有太多杂音和骂人话, 评论也都心平气和。

49
想想有关(伊甸园中的)那条蛇是必要的:邪恶能够诱惑人类,但
不能够变成人类。
50
在这场你与世界的战斗中,我支持世界。
51
不要欺骗任何人,甚至连欺骗世界的胜利也不要。
52
只有精神世界;我们所谓的物质世界是精神中的恶魔,而我们
所谓的恶魔只是我们无止境成长中必然的片刻。
* * *
光线是如此强得剌眼,使你看见这世界渐渐消溶。可是对于目
力差者来说,这世界还是显得相当坚实;对更差者,它会愤愤
的晃着拳头;对最差者,它会感到羞怒,而且击倒那个敢看它
的人。
53
一切都是虚幻:你可以试着以最少的幻象来生

卡夫卡格言
沉思罪、痛苦、希望与真道
在他死前几年(1924),卡夫卡记下一百多句格言。显然地,比
起其他的作品,他较注重这些格言,因为他不惜花费非常的
心血将它们抄写在分开的纸片上,而且编了号。它们就是那些
困扰了卡夫卡一生的主要问题,无可逃避的压力,也是卡夫卡
的“梦魔”。这些格言不仅本身卓越,而且还发了一道强光在
<城堡>及<审判>两本书上。
“沉思罪、痛苦、希望与真道。”
这些格言被发现在一本标明<一九一七 - 一九一九>日期的札记
里。
格言系指一种有力的短句,比较难以了解,而且不一

是台湾的李敖先生吗?
您好!正在拜读您大作。

玛雅您好:)

maya posted on 01/19/2003
Alone
From childhood's hour I have not been
As others were--I have not seen
As others saw--I could not bring
My passions from a common spring.
From the same source I have not taken
My sorrow; I could not awaken
My heart to joy at the same tone;
And all I lov'd, I lov'd alone.
Then--in my childhood--in the dawn
Of a most stormy life--was drawn
From ev'ry depth of good and ill
The mystery which binds me still:
From the torrent, of the fountain,
From the red cliff of the mountain,

红袖添饭 posted on 01/17/2003
《关于施密特》:生活就是强盗
一张泪流满面的脸,一颗逐渐冷却的心,这就是看完这部电影后脑海里留下的最深刻的东东。
按照电影介绍的分类,《关于施密特》是一部黑色喜剧,没错,正是那种让你笑中带泪的东东。从开影的第一个镜头开始,观众们就在笑,一直笑到最后笑不出来;然而,当你走出影院,用因为湿润而模糊的眼睛再次审视这个真实的世界时,你又会笑的,因为看了一部好电影。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部最具有典型意义的电影。说他典型,是因为电影中的情况是你我都最有可能遇到的:当几十年后,我们都已习惯工作(不管有

大路的尽头,没有人知道是什么,流浪的大路似乎可以自己生长,在杰尔索米娜和藏巴诺的脚下延伸出去。他们路过乡村,路过修道院,路过生命。我知道那个吹着小号,精灵一样的小女子杰尔索米娜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小丑,和所有的小丑一样,她脸上有泪水,却永远带来欢笑。
和《卡比利亚之夜》里的卡比利亚一样,杰尔索米娜有最纯洁的心灵,像孩子一样洁白的灵魂。孩子最圣洁,但也最柔弱,最易受伤害,杰尔索米娜是那个笑的最欢喜,伤的最厉害的孩子。也许那个背着翅膀走钢丝的马托是上天赐给她的天使,但天使的道理太圣洁,每颗星星都

后现代文化倾向下的西方绘画
三、锋刃——后现代锋芒
如果说,光效应绘画是后现代社会的幻景,那么我们可以把“锋刃画“比喻成一把快速出击的匕首,闪现在后现代社会之中。
“锋刃画“变称为”大色域绘画“”,60年代产生于纽约,是当时兴起于美国的“先锋派”艺术,或“非绘画性抽象艺术”的一个分支。所谓“非绘画性抽象艺术”是由作品的画面特征而得名。它是从“抽象表现派”中衍生出来的无主题绘画这样一种艺术风格。抽象表现派借助画笔、调色刀、漆桶、手抹等,将颜料直接抹到画布上,观者可以看到松散、零乱和相互

王爾德
.傻瓜创造了世界,聪明人不得不生活于其中。
The world has been made by fools that wise men should live in it.
2.世上只有两类悲剧,有些人总是不能遂愿,而有些人总是心想事成。
In this world there are only two tragedies.One is not getting what one wants and the other is getting it.
3.男人因厌烦而结婚,女人因好奇,他们都会感到失望。
Men marry because they are tired;women because they are curious;both are disappointed.
4.已婚者的快乐来源于那些单身汉。
The happiness of a married man depends

王尔德:一只唯美的细腰蜂
奥斯卡·王尔德入狱之后,据萧伯纳说,他弟弟威利是这样为老哥辩解的:“奥斯卡并不是个品格败坏的家伙,不管在哪儿你都可以放心地把女人交给他。"考虑到萧伯纳对这位爱尔兰同乡兼戏剧家同行既羡慕又嫉妒,这话说不定是他捏造的,可是捏造得也真漂亮,恰好用了王尔德最拿手的悖论形式:谁不知道王尔德是因为同性恋才给关进监牢里去的呢。
要知道克林顿总统给军中同性恋解禁的事儿,王尔德准会后悔自己早生了一百年。虽然王尔德曾经夸张地说,犯罪是现代生活中惟一的亮点,他自己犯的至多也不

迷宫里的幸福---走近阿尔贝/加缪
生活看起来是缓缓流动的小溪,而实际上是一支离弦的箭,永远在飞向死亡。文学似乎就是从各种角度去赋予冰冷的死亡以温暖的意义。阿尔贝/加缪(Albert Gamus,1913-1960)在二十九岁(1943)时就以一本哲学随笔《西西弗的神话》确立了自己的角度,那就是直到现在仍然被广泛误解的"荒谬"的观念。这一事实恰恰无比荒谬的证明了"荒谬感"的真实存在,也许挂在加缪嘴角的一缕微笑就足以使人类所有的文明簌簌发抖。
"对于什么人,对于什么东西我能真正的说'我了解这个!'"这是加缪对一切历史发出的振聋发聩的呐

蛇
●濕熱的八月下午,我到附近的美國同事約翰家送一樣文件。他知道我要來,早把面對樹林的邊門打開。我跨進門前,看到地上有一條成人手臂般長,手杖粗細的黑蛇,一動不動地橫擋入口。想到約翰向來喜歡耍寶,一定是想嚇唬我,好欣賞我尖聲呼叫的糗相,我偏不驚慌,讓他詭計不得逞。正在洋洋自得處變不驚,卻見到蛇身翻動了一下,露出鮮黃色的肚皮。哇塞!約翰買的這條蛇還是電池發動的呢!剛讚嘆完,突然醒悟到:不,這是一條活生生的蛇!於是,我魂魄全出了竅,手足失措地拼命喊叫約翰。
約翰聽到我的鬼叫,忙從廚房趕來「救美」。看到我語無倫

詩癡
●李甫白是剛出道的詩人,在年輕時反反覆覆經歷過的眾多鄉愁、情愁,正如 同詩中描繪,使他情不自禁地迷上了古詩,迷上了新詩,迷上古今中外詩人的行徑,迷上詩詞中多愁善感的況味,恨不得置身於詩詞虛幻的世界裏。當他寫詩吟詩入了忘我之境時,不期然與古詩友同行,飲酒一斗,披髮裸胸,又唱又吟,確具幾分詩人放浪的形骸。
長久以來,這位嗑藥酗酒現代嬉皮的李甫白,與魏晉名士間的風格,幾幾乎完全一致了。
中秋節後第二天,他被人發現倒斃在空酒瓶橫七豎八、白色粉跡斑斑的客廳中。手中握著一首馬致遠「枯藤老樹昏鴉……斷腸人在天

黛萊達及其撒丁尼亞小說
●葛拉齊雅‧黛萊達(Grazia Deledda)的母語不是義大利文,卻是第一位奪得諾貝爾獎的義大利文學家。
黛萊達成長於義大利旁的撒丁尼亞島。自耶穌誕生時起,這島一向自外於歐洲大陸。因此,著有《海與撒丁尼亞》(一九二一年)的英國著名小說家勞倫斯(D.H. Lawrence)曾說:「撒丁尼亞仍然是歐洲最未開發、最遙遠的地方,島民特異,歷史背景神秘……神秘,因為居民尚未進化,尚未被近代文明觸及。」遠古時來自北非的島民向以牧羊為生。迦太基、羅馬帝國、阿拉伯人、嘉泰蘭人、西班牙王國等,都先後佔領過這個島,

心物互動:吳爾夫的短文實驗
●試探現代人接觸世界 再現外界的難題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作家班奈特(Arnold Bennett)與高爾綏渥斯(John Galsworthy)習慣把事物鉅細靡遺一一加以交代,吳爾夫(Virginia Woolf)對他們甚感不滿,並譏之為唯物作家(materialists)。嚴格說來,吳爾夫的批評顯然不盡公允,但卻常為論者樂為引述。而她驚世的宣示——「一九一二年十二月人性變了」——雖然帶有宣言的意味,卻不免有語不驚人死不休之嫌,未必完全符合史實,可是也同樣常為後人所津津樂道。從這兩件事看來,在吳爾夫的眼中,人與外界的關係此時

(c) 2010 Maya Chilam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