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雅xw posted on 04/14/2003
梅
梅子黄熟的时候
雨下个不停
这不是个太平的年月
京城夜
也不安宁
灯火澜珊的街
烟雨蒙蒙
这是一年度的梅雨季节
南方来的暖风
湿的风
在北方冷冽寒流中
凝成雨点
柳絮翻飞
一个月漫长的雨
街道浸透了,房檐院墙和草木
都也浸透了
四围有些喧嚣
土墙院内
一颗甜熟晶晶的小黄梅
落 地
2003/04/11

玛雅玛雅 posted on 04/15/2003
上网乱翻,想找一篇魏明伦的杂文,几十篇溜过,竟然一篇都看不上。 在大陆,他竟然如此嚣张, 目中无人。
魏鬼才是雅姑娘的自贡“老香”,小时在乡下最怕听川剧高腔,无论男女声音都极尖利,尖到让听者全身过敏,比拿刀子刮玻璃的声音还叫人难受。
川剧据说演的时间很长,几天几夜都演不完一场戏,所以去看川剧,看的都是折子戏。平生只看过一场川剧, 都不十分记得了。电台里天天都播,但选的时间大概都是下午。只记得那尖利的嗓音,若半夜听到,一定吓死不少人。 锣鼓也是尖利声,分贝高,吵得让人耳朵聋。整场剧好像没有低音衬托。 戏完了,

不少文件在搬家时遗失了,重建以前的data,化了不少的功夫。
放了一些lolita的猫朋友的照片,Frida and Dali's paintings and photographs, 还有以前一些老照片。我慢慢会把gallery的内容扩充。我有3张CD不见了,是老照片,要重新扫描,太费事。
请朋友们送些好照片来。

Like the man who threw a stone at a bitch, but hit his step-mother, on which he exclaimed, “Not so bad!”
Plutarch. (A.D. 46?–A.D. c. 120)
On the Tranquillity of the Mind.

福里得舅舅玛雅 posted on 04/11/2003
我的福里得舅舅
玛雅
我的福里得舅舅是个人物。他是我的女朋友的男朋友的朋友。话说得这么绕口,舌头都转疼了。 好几年前,我在纽约无家可归的那些日子里,福里得舅舅 在中央公园附近800多呎的小屋子是我的避难所。如果他现在还活着的话,今年也快奔70 了吧!
有朋友问了,玛雅为了什么会无家可归的呢,那说起来话就长了。不得已的流浪对于我来说是聪明的自我放逐,可以增加寿数。 能活长总是好事吧? 据算命先生对我的刘备式的大耳垂的分析,我至少可以活到99, 那是好多年前的说法。现在科技进步了,活200岁都不成问题,再偶尔流浪一下

xw玛雅 posted on 04/15/2003
xw跟我推荐了很多次这本书,还没来得及看。 他说的怎么样?
×××××××××××××××
《忧郁的热带》·大智者,大老实
看《忧郁的热带》之前,从来不太注意那些畅销书排行榜,一个朋友在书店向我推荐时也未提及此事,但由于相信那位朋友,于是也就相信他推荐的书了。待到刚刚看完了作者自续的时候,才和另一朋友闲聊中得知,一本社科类的书能够盘桓在热门榜上如此之久,于是又翻后记。说是一部为所有游记敲响丧钟的书,不解。想是极尽景物描绘之能事才有此一说吧。于是只顾又继续看下去。
若说句坦率的话来讲,我是个构

LA的Dumpert和红袖妹妹都对“the core”有意见,我倒没觉得,也许周末的心情太好,也许是太喜欢Hilary Swanky,总之,看的时候,让我高兴得不得了,像当初看第一部科幻片《未来世界》一样。特别是看到世界末日的那些computer simulation 制作出来的奇观,几乎是诠释《圣经》里的《启示录》。
喜欢这些刺激的电影,也喜欢到迪斯尼乐园去玩惊险动作,从150米高的塔楼做自由落体,太棒!Peter pan, where is your never land?
不过,不会去看第二遍就是了,娱乐片就是这样,让你高兴一会儿后,什么都记不得。
THE CORE
Whether Para

洛丽塔二世牛虻 posted on 04/15/2003
When I play with my cat, who knows whether I do not make her more sport than she makes me?
简单讲:我不知道是我玩猫,还是猫玩我。
Montaigne
Book ii. Chap. xii. Apology for Raimond Sebond.

玛雅xw posted on 04/14/2003
上回引阿镗评乐,谈到中国的音乐。目前街面上听到的多是流
行音乐,或西洋音乐,而中国自古的黄钟大吕几已失传。《胡
笳十八拍》为琴歌,古琴伴歌,相当于西方的艺术歌曲。然而
境界之大,情感之深,曲律之宽,非一般艺术歌曲可及。这里
引其歌词,可见一般!
=============================
胡笳十八拍
蔡文姬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
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
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
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
对殊俗兮非我宜,遭恶辱兮当告谁?
笳一会兮琴

xw鲁汉 posted on 04/10/2003
红帆
几盘围棋之后,天礼和我在酷暑下早已疲惫不堪。又斟上一杯茶后,他忽然对我讲起在生活中对世界保持现实态度的重要。“果真如此吗?那你如何解释如下的故事。”我忍不住挑战了。“你想用实例说明非现实主义的功利吗?荒唐!好的,就让我给你一个机会吧。”他宽容地说。我于是讲了下面这个题为“红帆”的电影故事。
在一个远离海岸风景优美的海岛上,住着几十户勤劳淳朴的人家。其中有一位小姑娘因父母早丧,与对她疼爱非常的爷爷相伴为生。象所有的孩子一样,小姑娘喜欢听美丽动人的故事。爷爷有一次告诉她等她长大之后,会有一个英俊的王

牛虻玛雅 posted on 04/13/2003
比如这一篇:
假牙
●嫁入他家幾年後,她對以將軍官階退役的公公,仍然是敬畏多於親近。公公待人向來合理,但是一旦被觸犯,立刻不假辭色,當面數落,絕不留情。幾次尷尬經驗後,她慢慢學會了如何平安度日。
那天,她經過浴室,公公正在刷牙,四目相交時,她正欲展現的笑容突然凝結,眼前拿掉整副假牙的公公,像被魔咒箝制下的生靈,生命的精髓全被抽離,徒剩乾癟的面容。他露出牙齦,靦腆一笑,那神態像極了——從小疼她、寵她的阿嬤晚年的模樣!就在那一瞬間,她不自覺迎向前去,給老人家一個發自內心疼惜的擁抱!拾穗

牛虻玛雅 posted on 04/13/2003
半夜惊醒,大约是张爱玲的魂魄想倾谈。清明都过了一个多星期,才想起应该去给她上坟。今天就去。要是文采能和我一起去,那有多好,可惜。
她在墓园里应该是比较平安快乐的,只希望墓碑四周清净,没有呱躁絮烦的人唠叨她。

xw箫 童 posted on 04/11/2003
旧作一篇,敬谢读者。
甜蜜的二胡
箫 童
小时候,头一回跟父亲进城,父亲说让我见见世面,顺便还看看他以前的一位先生。记得是一个晴朗的腊月,地上还结著冰,黎明的冷风里跟著父亲一路小跑,不觉得冷。
那时,我对离家不很远的城有说不尽的新奇,对满城的颜色,满城的声音应接不暇,走在街上,觉得这也匆匆那也匆匆。当拥挤的楼拥挤的车拥挤的人还在脑中拥挤的时候,我已跟著父亲拐进了一条又深又窄的小巷。巷的两边立著破旧的板楼,是两层,地上是一色的青石板,光

说梦
笑呆
(一)
人们将不可能的事比作梦,
然而却相互祝愿梦想成真。
(二)
总期待着生活象梦一般轻松,
可有时梦却比生活还要沉重。
(三)
从来也不曾记得梦从何处开始,
几乎每次都知道它在哪里结束。
(四)
好梦难圆固然是人生的不幸,
更加不幸的是不会作梦的人。
(五)
梦中的创造没有专利,
享受了梦也不必付税。
(六)
倘若在梦境维艰时突然醒来,
你庆幸那只不过是一场梦。
(七)
如果梦中佳景被强行惊破,
你懊恼那为何只是一场梦?
(八)
长夜忙忙迟入梦,
醒来匆匆窗已明。
梦中依稀儿时路,
一砂

一个作家愿把自己赤裸的本来面目展现于读者本是无可厚非,但如果止于这一境界就不免令人失望了。
把一本书的序言比作一场电影的介绍,试想介绍中除了保证材料的自然天成,对内容情节一字不提,这样的介绍恐怕没有几个人读了会不皱眉头,蒙田的序言难避此嫌。能在人前赤裸袒露勇气固然可嘉,但如果自己先假定那裸露的形像只因为是赤裸的而能受所有观众的欣赏,那不免有失于狂妄。
作家之于写作,不必有济世救人之机。为自己的抒发,为亲友的纪念,本来无过,其诚可勉。但如果以此标榜,字中行间又另有隐喻,仿佛那些在他推崇的自我动机之上还

lolita二世玛雅 posted on 04/10/2003
罗素曾说:哲学和文化都起源于闲暇中的抽象思维。 这句话用在我的猫身上再恰当不过。此猫对一切都持好奇观望以及一种超然的怀疑主义态度, 在接受了蒙田思想的启蒙后,更加超然于物外,恬静豁达却又不失偶尔的狡猾。 在我的家,猫很享福。 每天她的日子是这样开始的:
清晨她会跳上床唤我起床,然后跟我一起赖床15分钟,接着她自己会到阳台梳妆打扮(我家的猫可会精心打扮了,一丝不苟,不出门她也要化妆)。梳洗完了,她就伸一个长长的懒腰,然后运气作瑜珈功绕颈椎50圈。 漫步一番, 等我给她准备早点。慢条斯理地吃过,她开始跟我读报纸和

玛雅虚风子 posted on 04/10/2003
先 祖 小 传
我 父 辈 的 先 祖 据 说 是 明 代 皇 宫 里 的 一 名 官 员。 他 因 护 国 有 功, 被 明 皇 神 宗 赐 阁 亭 一 栋, 建 在 先 祖 的 老 家。 神 宗 还 诏 曰 遁 于 此 亭 者, 可 避 大 明 王 法。 1620 年 七 月, 神 宗 驾 崩, 其 子 光 宗 继 位。 光 宗 命 薄 且 好 色, 在 位 一 月 不 到, 就 病 死 在 宫 中。
光 宗 逝, 熹 宗 立。熹 宗 为 幼 主, 所 以 先 祖 成 了 他 的 辅 佐 大 臣 及 监 护 人。 先 祖 因 此 常 出 入 内 宫, 迎 送 小 皇 帝 上、 下 朝。
一 天 早 晨,先 祖 入 寝 宫 接 迎 明 皇

文采有时也很小资。
××××××××××××××××
想念這樣長,可是真的見著了,卻只不過如冬天出門前,居然找著了藏在櫃斗的舊圍巾,可以暖呼呼地繞著頸子。風一吹,就知道眼前的人真實。
你不一樣了,眼神裡有一種靜定,溫柔的睥睨。
竟然會與你靠肩坐在異國的夜車裡,夢般的聚散遇合,久違的知己。火車一晃一晃倒退而去,一個小停機坪閃過眼前,滿地紫燈、黃燈、藍燈……,夜地上華麗的燈毯。岸上棲著白鳥的湖邊,有人生了堆柴火,再遠些,懸了吊燈的長廊,掛了風向球的旅店……,搖晃飄忽,是記憶不肯失落在陌生裡。黑夜使真

文采是我洛城的文友,也是洛城里我不多的中国朋友之一。 有几次兴高采烈的深谈,钦佩她神采飞扬的谈吐和想象。 这里是她的一些文章, 唉......
【凉月随笔】之二
时常在街上这样胡乱行走,东张西望看掉了魂,练习「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寂寞无为,寂照同时。」寻找我自己的直觉与谦卑,我自己的「精神的仪表」。那与四时万物对镜寂照的感觉,使我想用文字记忆,使我希望你也在其中找着我的「无法申述的眼神」。
这儿的CUCKOO杜鹃鸟,是一种红雀,SWALLOW燕子却是阴丹士林的蓝,都栖停在我的白花枣树上,啁啾叫着,

xw箫 人 posted on 04/11/2003
PORE 乃 HOLE,HOLE 非 PORE
-------致勉我炼心之人
箫 人
念念墓地
写写自己
话话在少
字字在意
数学学数
理文文理
社会会社
戏文文戏
眼眼枯井
井枯眼底
沥沥在清
涌涌在立
清清在淡
立立在稀
淡谈难淡
谈淡何易
一人知人
人即足矣
网开四面
络锁八极
山明水亮
路高云低
天清地淡
人先淡矣!

牛虻玛雅 posted on 04/09/2003
此译甚好!
尤氏是女性智性写作的典型了.可以说超过其他人,如阿特武德,杜拉等.我有一本她的[哈德良皇帝].是第一人称叙述,大气才气集于一身.怪不得学了数学的人好厉害!
***********
还没有读过这本书,哈德良皇帝是不是那个罗马皇帝?
由于罗马帝国推行高压政策,犹太人的反抗怒潮终于在131年汇成一次大规模起义。
公元131年,哈德良皇帝禁止犹太教徒举行割礼和阅读犹太律法,要在耶路撒冷城建立
罗马殖民地和罗马神庙,并把犹太人赶出圣城。犹太人面对国家被灭、圣城被占的严重
危险,忍无可忍,终于在“晨星之子”西门的领导下揭竿而起。

牛虻玛雅 posted on 04/10/2003
xw看过这个歌剧,跟我讲起这个故事,当时非常喜欢。杜欣欣写得不错。
××××××××××××××
杜欣欣
几十年前,我读过林纾翻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小仲马以第一人称叙述道:“我在玛格丽特去世后的拍卖会上买到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曼侬·勒斯戈》。几天之后,一位神色极为凄惶的少年来到我的住处,乞求讨回署有他名字‘阿芒’的这本书。那是少年给玛格丽特的定情物。”这本书实际上是小仲马送给茶花女的。正如我并不知道有一天我会探访茶花女墓一样,我更不曾想像过,我现在正坐在曼侬·勒斯戈为情而死的城市里。

xw箫 人 posted on 04/11/2003
最后一篇,敬谢读者。
疯 祭
箫 人
骑马的金戈倒提,叹:“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骑牛的洞箫横吹,叹:“天下皇帝都死光,哗哗,滚滚长江照样流!” 就在这人见人叹的大江边,有一座不大不小的城,城中有条不长不短的街。据说某年某月某日有一位皇帝来街上一走,把街走成了御街。皇帝死了多年,御街也还是街,盐铺米行布庄茶庄木器店豆腐坊,是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有一年腊月,街上来了个疯子,疯子来街上一走

茹月茹月 posted on 04/09/2003
她说自己是一个普通的母亲
-茹月
在印象里,与李茁谈话的时候,她很喜欢说孩子和家庭。心里就认定了她是一个贤妻良母型的女性。上周末到华夏中文学
校普兰斯堡分校去跳舞,在惊异中看到穿着一袭高雅黑纱长裙的她,从体育馆的大门里踩着猫步走到观众面前时,才发现
她原来还参加了时装表演,是一个喜欢多彩多姿生活的女性。李茁是华夏普兰斯堡分校的家长会长。了解她的人说,她性
格开朗,办事利索,热心公益,善于组织各种活动。在她的带领下,普林斯堡分校的家长活动搞得有生有色,他们有一个5
0人的腰鼓队,最近还成立了时装模特队。学校

鲁汉牛虻 posted on 04/10/2003
刺猬与狐狸作为类别是否恰当是一码事,但我对人们所作的性格基本类别的区分感兴趣。刺猬与狐狸是较早的分类,因为柏林的缘故而又被抄作起来。最有影响的怕是尼采的日神和酒神之分。有荣格受尼采影响而提出的外向内倾之分。我记得还有意大利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帕雷托的狐狸和狮子之分。其它分法一定多得很。
所有的分类都是简化,效用有限。以我来分的话,我会把人分成一元型和多元型。一元型是系统型,纪律型,把世界看成是九九归一的东西,如果世界是不一致的话就得把一致强加于世界。一元型的极端便是单一狂(monomania)。在思想上是系统建造者,

玛雅茹月 posted on 04/09/2003
《彼岸》杂志总编宣树铮主讲“现代散文写作探讨”
由RUTGERS大学中国文化协会和彼岸文化协会共同举办的文学讲座将在4月27日下午1点在RUTGERS大学举行。
本次讲座由《彼岸》杂志总编辑宣树铮先生主讲。题目是“现代中文散文写作探讨”。宣先生曾经是苏州大
学中文系主任。教授现代文学和文艺理论,发表过多部小说和剧本。来美后长期从事散文创作。
在讲座以后,《彼岸》和新州的知名作家将与文学爱好者就现代散文的写作自由漫谈,互相交
流。欢迎新州所有喜爱文学的朋友参加这次讲座。
讲座地点:RUTGERS大学,BUSCH CAMPUS, HILL Center, ROOM

玛雅牛虻 posted on 04/09/2003
我发现我读诗的欲望越来越小了,更不提写诗了。我想这和年龄有关,也和气质有关。
有时,我还是会去搜找几句诗念念,那常常是在特殊的呆沉沉的情绪中。读诗,便是去寻发微言大意,附和着这呆沉沉的心绪。
从来不喜欢念叙事诗,叙事诗于我,就像在数学中注入情感一样多余。对我来说,诗便是抒情诗。
正因为诗与情不离,所以念诗写诗累。天下什么累过情?不过有诗才的人受情累较轻,这我是同意的。写打油诗,童谣之类的,不属此类。
有位情感丰富的朋友爱写诗,写得快,也写得好。但我每每给她泼凉水。意在保护她的精神健康。
我也不评诗

玛雅鲁汉 posted on 04/09/2003
刺猬与狐狸
“狐狸知道很多事情,但刺猬知道一件大事情。”
这一段希腊诗人阿基洛诸斯的诗句在当今文坛上的传颂也许更多地要归功于伊塞亚•伯林在半个世纪之前出版的一篇文评,题目是“刺猬与狐狸:论托尔斯泰的历史观”。在这篇已入经典的长文中,伊塞亚借用以上的诗句提出作家可大致分为两类的看法,其中第一类的作品围绕着有中心的体系,另一类则散乱无系。把这两类分别喻为刺猬与狐狸后,伊塞亚举了一些例子:丹丁是刺猬,莎士比亚是狐狸;柏拉图,巴士喀,陀斯妥耶夫斯基,尼采可谓刺猬,巴尔扎克,普西金可谓狐狸。正象伊塞亚自己

很多年前,到曲阜朝拜孔圣人,在那里的一个小吃摊上跟瘸足摊主-一个小姑娘聊天,她居然跟我谈休谟。当时的感动比置身孔庙时还甚。
××××
这一页很长,害怕朋友看不到,再贴一次。

木愉牛虻 posted on 04/08/2003
好多年前了,在充满疲惫的各色新老移民打工阶级,脏乱的纽约地铁七号车上,我发现有一块叫作Poetry in Motion的横匾,上面印着古希腊女诗人萨福的数行诗,我虽不记得这几行诗。但在这最不可能的地方看到诗,使我震惊,尤如沙漠中见到绿洲。我取出相机,把这诗匾照了下来。
后来,我去纽约,如果坐七号车的话,我便左右打谅,想看看这绿洲是否还在。但我看见的,是医疗保险的广告。

(c) 2010 Maya Chilam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