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一子八十一子 posted on 09/04/2005
爱因斯坦脚下的星空
八十一子
美国首都华盛顿市众多的人物雕像中,美国科学院大楼前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雕像是我最喜欢的一个。
这座熟铜雕像表现的爱因斯坦坐在宪法大道旁的树荫下,穿着一件松松大大的毛线套衫和长裤,脚上一双凉鞋。他的蓬松的长发飘在脑后,带着笑意的眼睛似望非望,一副在自己心田里游戏乃至于迷失的神情。
这座雕像仿佛是用泥土随意堆成。夸张的人体比例使得爱因斯坦带着几分稚气。几乎所有的孩子见到这座雕像就立刻毫无顾忌地爬上去,舒舒服服地坐在爱因斯坦膝上。他的膝上放着几页摊开的手稿。有的孩子就用

Ben Jonson is the earliest English writer who is routinely called by a
nickname, a familiarity that seems justified by Jonson's vigor, charm,
and good humor. He was a successful playwright, producing tragedies as
well as comedies; a translator, conversationalist, and critic of great
learning and distinction; and , above all, a lyric poet whose grace and
energy are the equal of his best classical precursors.
#####
Drink to Me Only With Thine Eyes
(To Celia)
Drink to me only with thin

北岛眼中的9位伟大诗人
哪九位?xw查查?:)
--------------------------------------------------------------------------------
作者: 马策 (推荐: 一读者) 万维读者网 2005年09月04日 http://www.creaders.net
20世纪是人类诗歌史上最灿烂的黄金时代。其间,诗歌作为一种极高的文学样式,它冲破了国家种族和语言的边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国际影响。
说起来,成长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诗人,大多都是被译诗喂大的,他们认西方诗歌大师为生父,比如北岛们。北岛属于以读禁书作为接头暗号的一代,地下阅读成了当

adagio一石 posted on 09/03/2005
讲个温暖的故事吧
相遇
出门旅行的时候,住到一个小镇旧式阁楼的房子里。小镇里的夜,没有由来的停电了,点上房东老伯送来的蜡烛,在昏暗的有些霉潮味的屋子里,心里有些默然,没有一点睡意,我走到窗边,推开旧式的木窗,窗外,月光象雨一样的洒满院子,院子门口有一棵清朗的月桂树,在银色月光里洒下斑斑的乱影,寂静的小镇上,能听到的只有一点轻微的风在穿过时的跌落和扬起。院子西侧房东老两口的房子里,黑漆漆的,两个老人该是已经入睡了。
在窗口站了一会儿,觉得腰有点酸,舒展了一下腰,在准备关上窗户的时候,我看到了窗棱侧面栏

xwxw posted on 09/05/2005
Wallace Stevens
Sunday Morning
1
Complacencies of the peignoir, and late
Coffee and oranges in a sunny chair,
And the green freedom of a cockatoo
Upon a rug mingle to dissipate
The holy hush of ancient sacrifice.
She dreams a little, and she feels the dark
Encroachment of that old catastrophe,
As a calm darkens among water-lights.
The pungent oranges and bright, green wings
Seem things in some procession of the dead,
Winding across wide water, without sound.
The day is like wide water, wit

adagio马慧元 posted on 06/05/2005
Just for fun lah, nothing serious. :)
1。拾破烂的
今天一个好朋友打电话来,我们高兴死了。聊了半天,她说咱们这样一个个学位读下去的人算什么呢,古董收集者?最后得出结论,我们都是拾破烂的。Joe有一次听说我和我的同学一个接一个地拿各种学位,叹息地说真不知道你们中国人是怎么回事。
2。路易斯
我现在正在科学图书馆。我不常来这里,多数时候是在另一个图书馆。
科学图书馆让我想起很多人和事,其中之一就是Thomas Lewis,我在国内看过他的,喜欢得不得了,后来发现这里他的书满全嘛,有

KCruge posted on 09/05/2005
好久没看到CCTV了,今天正好看见地方电台转播CCTV新闻,便全神贯注了一番,想看看中美“文化”差异。
首先,中国播音员的腔调基本上是义正词严而具道德感的。相比之下,美国新闻主播更像是在中立转达新闻。你如果是道德人士的话,在中国比较容易受骗;如果你是公正人士的话,在美国比较容易受骗。
中国的新闻,背后都透发着由中央发源的道德。新闻背后有着道德指向,金光万丈。
党中央,还是关爱全中国人民无微不至的家长。无论是抗洪啦,保护知识产权啦,干部培训落啦,文明建设啦,等等等等。当然,你对一切权威的来源不可能有任何疑惑。

Wallace Stevens - The Idea Of Order At Key West
She sang beyond the genius of the sea.
The water never formed to mind or voice,
Like a body wholly body, fluttering
Its empty sleeves; and yet its mimic motion
Made constant cry, caused constantly a cry,
That was not ours although we understood,
Inhuman, of the veritable ocean.
The sea was not a mask. No more was she.
The song and water were not medleyed sound
Even if what she sang was what she heard,
Since what she sang was uttered word by wo

xwxw posted on 08/28/2005
牦牛
牦牛背鹽的隊伍
出發了
大雪山上的人們把祖先洪荒時留下的
寶藏–雪白的鹽
換回山那邊綠坡上雪白的稻米
眼前是綿延不盡的喜瑪拉雅群山
風雪鎖住了山關
漫長的路 人們走斜了身子
几個月的風雪 星辰
一路上 有朝聖的吐蕃人﹑尼泊爾人和印度人
腳步 踏出聖歌
他們都發向卡納什山
那四條人間聖水的淵源
老酋長﹐在關口倒下
他一直精力充沛地走在隊伍的最前面
一直沒有放棄
或者說一直在為倒下而努力
“部落听命酋長 酋長听命于天”
年輕人背著他 他的媳婦﹑孩子
耗牛﹑鹽和一整個部落
來到一片美麗的人間
綠

wenzhai江迅 posted on 09/03/2005
http://news.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4190000/newsid_4194200/4194280.stm
中国大陆当下娱乐界最热门的词语莫过于“超级女声”了。
超级女声风靡中国大地
火爆了半年的“2005超级女声”比赛,终于谢幕。全国2亿(一说3亿)人收看的决赛,8月26日于湖南长沙,在800多万手机短信投票定胜负的竞争下,50进20,20进15,15进12,12进10,10进8,8 进6,6进5,5进3,3进1,经历一番细微而没完没了的过程,在读四川音乐学院通俗演唱专业的21岁李宇春,以超过350万票击败15万对手,荣获冠军。
“超级女声”是湖南卫视一档以音乐选

erlouerlou posted on 09/05/2005
方励之
XX,
按照承诺,我应当向你报告今夏李淑娴和我的行程之一——穿越韩朝军事分界线,即穿越大韩民国和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之间的国界。
事情源于第九届意(大利)——韩相对论天体物理讨论会定于2005年七月在朝鲜召开。我不是义大利人,也没有韩族血缘,原本无资格与会。但今年是联合国的物理年,或爱因斯坦年。主办者也了请几位非意非韩同行参加讨论会,并作公众报告,以彰显爱因斯坦的业绩。我也是被邀者之一。也是为了彰显爱因斯坦的物理为全人类所共用,它不分种族,血缘,国家或意识形态,会议安排三天在南韩首尔(汉城)举行,

雪个山庄BBB posted on 09/02/2005
长周末,转篇文章,这里不少爱乐者,大家看(以前转到CND爱太阳的古典专线过,正好今天又刚在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论坛新贴出。原来音乐学院的学生还对此有兴趣):
http://musicology.cn/bbs/dispbbs.asp?boardID=4&ID=738&page=1
顺便祝大家长周末快乐!
何谓“懂”音乐?
作者:杨燕迪
常听见有人说:“我很喜欢音乐,但不懂音乐”。还听见有人说:“喜欢就行,别管懂不懂”。可见人们普遍认为,“喜欢”和“懂”是两码事。
“喜欢”,就是非常情愿。不用找任何冠冕堂皇的理由,无需上级领导的动员和号召,更用不着什么

pengdaze朱老剑客 posted on 08/31/2005
上周末和Poorwind聊到我的博克,她说把我的博克戒了,说我的博克篇幅太长,看不完,看完了容易出人命。没办法,一个博克如果没点儿干货,我还不如啥都不说的好。
今天下午洗澡的时候想了一些关于月水社的事情,本来想发表在“月水社原始资料库”中,但是还为经社内一致通过,所以先把一些打算放在这里。
今天下午和康丁QQ,说到月水社要招新人的事情,康丁不知道啥叫“月水社”,我略说一二,他望而生畏,疾旋走。所以我打算在下次月水社会议上提出适当放宽月水社入社标准。
在当街调戏妇女伤风败俗的人叫流氓,打家劫舍杀

攒了很多书,很多都是垃圾书,每每想扔掉。整理的时候翻开一页读起来,竟不忍释手。一本美国人写的俄国末世沙皇尼古拉的传记。随便翻看一页,看到说某人年轻的时候对马克思感兴趣,以为是说年轻沙皇。再读, 原来是说列宁, 于是读下去。 那一章很短,题目是“两个革命者”,讲列宁和捷尔仁斯基, 而且主要是列宁。里面讲到列宁被当局抓了以后,流放到西伯利亚三年。书里说流放是一种仁慈的安排。你如果有钱,在西伯利亚可以买房子置地, 除了活动范围有限制以外,通信等都自由。那三年是列宁过得非常愉快的三年。他带了好像是1000卢布,一个装了100本

Seajn玛雅 posted on 08/20/2005
纹身
http://www.sanq.net.cn/dlog/showlog.asp?log_id=818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php?blogID=3490

1905年秋天的三个人物
――纪念中国废除科举制100周年
七格
袁世凯
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又一次上朝了。这一次,他将和张之洞、周馥、岑春煊、端方一起,起奏慈禧太后建议废除科举制。在100年后的今天看来,袁世凯的这个方案仍旧是相当冒险的:中国的科举制,能让布衣成为卿相,其功能类似今天的超级女声,把默默无闻的人选拔成整个国家的明星,只是做法上略有差异:超级女声依靠的是人民手中的手机短信,而科举则需要通过皇帝手下官僚机器的遴选。这样的差异在不同时空下,对渴望出人头地的普通民众产生的激励效应是一样的,只是科举制同时

冰河期
地质史上的第四冰河期,差不多有快300万年的时间了,处在第四冰河期末尾上的人类在这个300万年的时间里,只是风刮过来,震动空气的几乎察觉不出来的一点波动。读冰河期的一点史料,觉得,人的狂妄真的渺小,渺小的有些可笑,我们象烛火一样的在地球上存在着,我们才存在了不到一万年,我们就觉得自己已经统治这个地球有数不清的年代了。这么样想的时候,就把身体团紧,不在没有由来的冲动,觉得自己更真实,这个时候,自己的心反而变大了。这是让人觉得一点喜悦的事情。
冰河期来临的高峰期,地质史给出的资料是,世界的海平面曾经下降了

gadfly一石 posted on 09/02/2005
感谢马慧元,来到这个地方,并学会最初的走路,是因为她的原因。
注:30岁左右的年纪,在网上做一个心理年龄测试,测试显示我的心理年龄有57岁了,我对自己说,那好吧,我们来一次57岁的时空旅行,于是就有了下面的这组文章,我想用了一个星期的夜晚来完成它,这是最初的一点设想。这组文章可以看成是叙事性的小说,是虚拟中的自传,或者是对生命一次很轻微的模拟。但这一切,对我来说,都是亲切的真实的,它们从我想象的幕布上清晰的凸现出来,就象从天而降的一枚印章一样。
[四季语言]
序 坐在乡下的家门口
一 春天
二 夏天

Can you believe what's happening in New Orleans? God certainly humbles every nations, the only super power included. New Orleans became the third world in one strike. The relief effort is not something you'd imagine from the most powerful nation on the planet. This does not bode well for George Bush.
I have pleasant memories of the Big Easy, the capital of the laid-back, the party town of the nation, the birth-place of Jazz.
Fats Domino you can't die, "Blueberry Hill" must live!

BBBgadfly posted on 08/31/2005
http://www.mozart-complete-works.com/

三腿儿狗与独脚鸡
□王成刚
记得第一次看见他们时,我惊奇于这条狗的残疾,放慢了车子的速度。赫伯特大叔看出我的心思,也停了下来,豪爽地和我这个外国人打招呼,顺便让我看个究竟。
这条狗的左前腿儿齐根没了,支撑头颅和前半身的重量靠着右前腿儿。走路的时候不能像健全狗那样四肢交替朝前走,必须一蹦一蹦地,非常吃力。摸着它那黑缎子一样的皮毛,捏捏它那快和后腿儿一样粗壮的右前腿儿,我感叹这条狗的意志力——活得多么不容易呀!
抬头看赫伯特大叔,他一脸的微笑。低头看“伍斯特”小狗,它一脸的泰然。

SusanSusan posted on 07/07/2005
Notes of the Crescent City
Under the honey-dipped moon
The city is brewing up a storm
Like a voodoo queen’s pot
Bubbling with excitement
With anticipation
I am but one of the ingredients
A sacrificed fish, suffocated
Gasping for the moist air
All things are mixed together
Milk chocolate skins and cellulite-free bodies mixed
With tourists’ pale paunches
Proud flags of Star - Spangled Banner mixed
With proud flags of rainbow
Smells of sweats and perfumes
Cigarettes and weeds
Ga

Caberet
What good is sitting
Alone in your room,
Come hear the music play
Life is a Cabaret, old chum,
Come to the cabaret
Put down the knitting,
The book and the broom,
It's time for a holiday
Life is a cabaret, old chum,
Come to the cabaret.
Come taste the wine,
Come hear the band
Come blow your horn,
Start celebrating
Right this way,
Your table's waiting
No use permitting
Some prophet of doom
To wipe every smile away
Life is a Cabaret, old chum,
Come to the cabaret
I use

八十一子xw posted on 09/01/2005
前面讨论的“弹蓝吉他的人”,应该是出于此画。
画面上的吉他并不蓝,倒是整个色调惊奇地蓝。这小学不毕业的大师
还真有点“思想”呢!

八十一子八十一子 posted on 08/20/2005
再读《岳阳楼记》
八十一子
近日偶读汪曾棋先生《湘行二记》,其中提到岳阳楼,说是写《岳阳楼记》时,范仲淹先生被发配在延安,并且有可能根本没有到过岳阳。本人孤陋,以前光知道范先生曾被黜,倒没有听说过他的足迹未曾到过洞庭。赶紧把《岳阳楼记》找出来再读一遍,果不其然,“岳阳楼”本是范先生的心中楼台。
稍微留意就会发现,《岳阳楼记》无一处写实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这完全可以是对任何一个大湖的想像。所有的具体景象一言以蔽之: “前人所述备矣”。笔锋一转,“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来往行旅或遇“

adagioxw posted on 08/31/2005
芙蓉女儿诔
维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竞芳之月,无可奈何之日,怡红院浊玉,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縠、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宫中抚司秋艳芙蓉女儿之前,曰:
窃思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凡十有六载。其先之乡籍姓氏,湮沦而莫能考者久矣。而玉得于衾枕栉沐之间,栖息宴游之夕,亲昵狎亵,相与共处者,仅五年八月有畸。
忆女儿曩生之昔,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姊妹悉慕媖娴,妪媪咸仰惠德。
孰料鸠鸩恶其高,

adagioxw posted on 08/30/2005
昨天读歌德的自传《诗与真》,今天读旧书《现代世界诗坛》,发现
了这样一段。想找英文对应不果,只好照译文敲出:
当代诗歌丧失了节奏和音乐感。一般说来,当文学试图变得过于聪明
,过于高雅的时候,它要失去维生素。当代的诗歌都想完全与众不同
,都想别出心裁,诗人通常都是文学教授,他们阅读了大量的书籍,
他们想超过前人,想更为独特,更为新奇,但他们一无所成,这种现
象在文学史上已经屡见不鲜。音乐史也是如此。我宁愿听贝多芬而不
愿听马勒,因为马勒过于别出心裁了,独特的风格并不因为你在寻找
便会出现。当今作家们,当他们

rugeruge posted on 08/30/2005
吾老矣,竟不知道“博客”是何东东。两三个回合才意识到是英文新词BLOG的译
音。创译者一定至少短了半截舌头。为什么不在音义上都动点脑筋呢?我们可是
央央翻译大国啊。我们是把“滑铁卢大桥”翻成“魂断蓝桥”的民族啊。为什么
不把这BLOG翻成“剥了壳”呢?
自从有了“剥了壳”,网上乌合之蛋纷纷剥壳,真正形成出版大民主的格局。于
是有话没话,一搭白搭,薄积而厚发,蛋未成而壳已去,清水鼻涕纵横捭阖。
上帝慷慨的时候慷慨,吝啬的时候吝啬,连鼻涕都是有计划按比例地供应的。剥
客一开闸,久泄必稀,稀得连自己都不好意思看的东西

KC令胡冲 posted on 08/22/2005
轻装跳伞,不携带任何武器。底下国军兄弟们接应,分发武器弹药。台湾民众送吃送喝。然后大家一起杀奔总统府,生擒阿扁总统?:-)
看了这条BBC普通新闻,笑得俺直不起腰。中国军队如此疲软,打起仗来全靠士兵白送命来吓唬对手?怪不得不敢让美军观摩。当年北洋水师不知是否也如此训练,才导致其后国家的悲剧。打仗是动刀子拼命,输了就血本无归,有可能全完蛋。在这个世界上,估计没有哪个国家敢如此举重若轻训练演习的。就这也叫板,如何解放台湾。?大概全仗台湾内部爱国人士的觉悟了。对美国,就看美籍华人的了。:)
http://news.bbc.co.u

我是苍穹之子,奇形异状云的挚友,变幻莫测风的知音,我的名字叫 --- 鹰。
从地面仰视,我是一只断了线的风筝,于渺渺碧霄中随风飘荡;自天外俯瞰,我是
一叶失去了风帆的扁舟,于浩浩云海上随波逐流 --- 不!事实是:不是风云左右
支配着我,而是我在驾驭着高空的气流 --- 因为,我在飞。
我的一生,是飞的一生,飞翔是造物主安排予我的使命,构成我活着自始至终的事
业,贯穿我此次唯一的生命。既然我为飞翔而来,我也终将于飞翔中离去;那就告
别故乡的土地吧,以海平面为起点,自我选择流放去天空。对此我无悔无怨,感谢
上苍这份特殊

(c) 2010 Maya Chilam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