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ghuan posted on 11/02/2016
昨天读到普鲁斯特这段话,对我有启发:

赫胥黎的语言很滞涩,我就读一些相关的文字以及quotes,他在这本书里谈了致幻药。台湾的翻译是众妙之门。8、与 奥尔德斯赫胥黎的会晤

今天仔细看了她的人生经历,十分感叹。受这么多折磨还能活到90岁,祝福老太太!三年饥荒和文革(1960-1974)

mayacafeJuly posted on 03/31/2009
蒙巴那斯艺术家剪影——苏丁
马振骋 编译
苏丁(Chaim Soutine,1894—1943)
苏丁是蒙巴那斯波希米亚人的生动体现。奥尔洛夫说:“戈雅以后我真的没见过谁像苏丁那样出类拔萃。”
苏丁生在立陶宛的犹太区,父亲做裁缝,他是十一个孩子中的第十个。八岁爱画画,十九岁来巴黎。从莫迪里亚尼给他画的肖像可以看出他五官不对称,两只眼睛炯炯有神,满脸的忧郁。
他在巴黎初期的生活跟其他穷画家一样像在地狱中,莫迪里亚尼奋起反抗世道的不公,因而常在街上跟人干仗,而苏丁则是埋头画画发泄心中的愤懑。他的作品类似表现主义

这篇影评,是写我自己的。99年的电影,大概是2000年看的,然后的人生就几乎是这电影里的一些情节。 中国古代的女人最常见的情绪是“幽怨”,这不满足,深深埋在心里,无法释放,无法言说。---

mayacafealex posted on 11/17/2010
很久没来这里了,要重新问候下,大家好。
记得也是一个入冬的季节发现了Mayacafe。很早还没有封掉,后来国内登陆不了了,也不方便了。
每次心情不太好的时候,总会想来这里看看。曾经得到过Maya姐姐的回信帮助,心里总是很感激她。
这次好不容易翻墙了。
贴一些这一年写的琐碎的东西,大家有兴趣就看看。
///////////////////////////////////////////
2010-11-08
不思量自难忘
这十几天里最快乐的事,就是读这本名为《不思量自难忘》的书。胡博士的忍、痛、乐、执一点一滴地溶在了他给韦莲司的信中。平平淡淡的文字,却有着恒

mayacafeJuly posted on 11/05/2006
赫尔曼.黑塞(1877-1962)是20世纪德国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20世纪文学在全世界读者最多的作家。一个浑身上下生前身后全是矛盾的人。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年7月2日出生于德国西南部巴登符腾堡州一个叫卡尔夫的小城市。他出生在一个牧师家庭,后来自己也进入了一个神学校,但忍受不了那里的生活,半年后就逃离学校。
1904年,黑塞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德”令他一举成名。一发而不可收拾,他先后发表了长篇小说“克努尔普”(1916),“德米尔”(1919),“席特哈尔德”(1922),“荒原狼”(1927),“纳尔

malingcat 这篇很有味道很有分量。

几个星期前,跟Alex提到我的拖延症procrastination,这些小随笔包括写父亲的那篇都拖了很久,只写下题目。他安慰说it's a part of the creative process. 今天一直在想他讲这句话时的温柔与安慰。我的拖延病跟addiction远甚于老普当年的哮喘吧。今天dylan获得诺奖,去问了几个dylan粉丝的感受。其实我对此的情感也是复杂的。想起当年给dylan修房子的那位朋友,是他告诉我dylan最近一位妻子的内情的。只要看一下,哪些人为这个新闻高兴,哪些人忧虑,就是一个好的辨认法。

false豆瓣文友malingcat的女王肖像系列。前段时间,ming在感叹我们今天的女人是比从前的女人更受尊重了吗?我也在想这个问题。几千年才出这样一个女人。接驾这段,cat写得特别好玩:https://www.douban.com/note/260860265/

huanhuan posted on 11/18/2016
mayacafezili posted on 11/21/2016
普鲁斯特与符号

今天开始读这本书,是lightman的第二本书。第一本是爱因斯坦的梦。推荐给各位。胡涣,网上有节选,你也抽空看看,想听你的评论。Evidently, our impression that solid matter can be localized, that it occupies only one position at a time, is erroneous. The reason that we have not noticed the "wavy" behavior of matter is because such behavior is pronounced only at the small size of atoms. At the relatively large sizes of our bodies and other objects that we can see and touch, the wavy beh

2000年写的,最近一年跟阿灵又联系上,十分亲切。

ming玛雅 posted on 08/17/2006
mayacafe八塔 posted on 01/26/2005
回到了欧登斯。毕竟是在家里好啊,可以开怀咬牙打呼噜。
我和Maria打了电话,她今晚在哥本哈根。明天她又到欧登斯来。
保罗给我发来很多诗歌。

Minghuan posted on 10/24/2016
huanhuan posted on 10/07/2016
ceruleanxirui posted on 02/22/2009
今年2月24日星期二是意大利的狂欢节。这个节日起源于欧洲的中世纪。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木神节、酒神节都可以说是其前身。有些地区还把它称之为谢肉节和忏悔节。该节日曾与复活节有密切关系。复活节前有一个为期40天的大斋期,即四旬斋(lent)。斋期里,人们禁止娱乐,禁食肉食,反省、忏悔以纪念复活节前3天遭难的耶稣,生活肃穆沉闷,于是在斋期开始的前3天里,人们会专门举行宴会、舞会、游行,纵情欢乐,故有"狂欢节"之说。如今已没有多少人坚守大斋期之类的清规戒律,但传统的狂欢活动却保留了下来,成为人们抒民对幸福和自由向往的重要节日

ceruleanzili posted on 10/20/201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mdi17AsqBcJS Bach - Keyboard Partita No 6 in E minor, BWV 830 - 1

mayacafezili posted on 10/22/2016
时代精神与专制批判——夏多布里昂《墓后回忆录》读解

zili posted on 10/22/2016
耶路撒冷所遭遇的飢荒導致婦人吃自己的小孩。耶利米哀歌研經資料
零、背景:
一、作者:
(一)一般認為是先知耶利米, 代下 35:25 記載耶利米作哀歌。不過也有人
認為哀歌的內容與耶利米書有不少差異,因此不可能是耶利米所作。不
過嚴格說起來並沒有決定性的反對

zilizili posted on 10/22/2016
mayacafemaya posted on 01/19/2008
人民网·天津视窗3月30日讯:
以婀娜柔美闻名的肚皮舞被绝大多数人认为是女性的“专属舞蹈”。然而,在北京却有一位年轻的男性肚皮舞教练,他不但培养了大批学员,还自称为“全中国肚皮舞第一人”。昨日,记者见到了这位男肚皮舞者的庐山真面目。
身姿婀娜难辨男女
记者如约走进舞室,看到20多位年轻女子正身着舞装,随着极富异域风情的音乐翩翩起舞。众女子前面,一位身材高挑的舞者梳着长长的马尾辫,上身穿紧身短背心,下身着蓝色长裙,裸露着腹部,胯上围着碎铃,一边以极其柔美曼妙的舞姿领舞,一边为其他舞者耐心讲解着每一

huanzili posted on 10/18/2016
大家,是谁?那段历史是大家各过?是希腊人和波斯人各过,还是十字军和犹太人穆斯林各过?抑或是希特勒和斯大林各过?建议阁下阅读卡尔史密特的宪法专政概念_那里是说纳粹党不能和宪政共融,要非法之;可惜兴邓堡和德国人不听,以为可以各过?呵呵,结果如何,不赘言.以下,阁下关于清史清诗说法,本要回帖,可惜这个坛子技术有问题,没有多言.谢谢环兄.

huan玛雅 posted on 02/10/2004
我的新瑜珈老师开始教kundalini yoga。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女人。 我准备给她画个像。
这是她的网站,她每天上课就是这个样子。 www.theblessingscenter.com
今天她讲了一个非常新的概念: Sin is the dark moment when you lose your consciousness. Committing a sin happens when you feel isolated, not connected with the Being. Sin is just a moment when you feel disgraceful, distrust yourself, faithless. Grace is the opposite of sin, when you see a graceful person, her inner energy exuberate and connected with the

zili posted on 10/20/201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vrF-sbwvF0https://youtu.be/jvrF-sbwvF0?t=2

zilizili posted on 10/19/2016
雅典民主启示录(续)

zilizili posted on 10/18/2016
吉拉斯对峙铁托

mayacafehuan posted on 10/18/2016
自立兄的文章不能回帖,就新开一线:这一句“历史上的冤家对头,谁是最后的赢家,谁是最后的输家” - 似欠妥。 什么时候是最后?我看来,最后应该是人类灭亡的时候,那时候也没有赢家和输家了。这样写,是否基于一种传统价值观:人生就是赢或输?踩掉别人或被别人踩掉? 人还有别的可能性, 如: 大家各过各的日子。

(c) 2010 Maya Chilam Foundation